第197章 云側妃性情溫婉,做不出那等心思惡毒之事
君晚寧認真道:“倩兒,你這么說不對,邊疆不穩,國家動蕩,是每一個大昭百姓的事情。”
“戰場是在西陲,可若是一直敗下去,戰火遲早會燒到京城,燒到我們自己身上。救人,救國,都是在救已。”
一字一句落到倩兒的耳中,仿佛一聲聲的警鐘,震得倩兒頭皮發麻。
倩兒從未想過,那個嬌縱任性,整天只會哭哭啼啼鬧著要回娘家的夫人,會有一天有勇氣去做這樣的事情。
來岳州賑災已經叫人意外,她如今竟然要去戰場,那是多么危險的地方啊。
她自幼在京城那個繁華又安穩的地方長大,從未見過刀山和火海,她就不怕嗎?
“可是,軍中不是有軍醫嗎?”
君晚寧無奈道:“如果軍中軍醫能幫到狄老將軍,他也不會將身體拖垮了,我去自然是有不得不去的道理。”
倩兒又問:“那侯爺呢?侯爺怎么辦?”
君晚寧解釋道:“你不必擔心他,今日我去找譚煜的時候,他給了我證明謝辰驍被誣陷的證據,我將證據交給了成羽,謝辰驍的通緝令很快就能解了。”
“此外,我吩咐了燕子閣的人去找他的下落,一旦找到他,會立即傳消息給我。”
倩兒無話可說了,對君晚寧只剩下了擔憂。
君晚寧怕她心中有芥蒂,解釋道:“倩兒,不是我不想提前跟你商量,實在是今日情況過于緊急,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地來,我沒有機會跟你細說。”
倩兒道:“奴婢明白。”
君晚寧點點頭,“我知道,你最是讓我放心的。”
一行人出城之后,路上疾行了兩個多時辰,在大軍中途休息的時候,狄菁分了一批人在前面探路,而派出去護送君晚寧的人就在其中。
君晚寧帶著二十人悄然離開,沒有引起大軍的注意。
岳州,蕭府。
蕭清河躺在床上,輾轉難眠。
他將李二和張三母子帶回衙門后,又讓人將張三母子的同伙,張三口中的‘兄弟’給抓了回來。
案件的幾個關鍵人物全部抓齊,他連夜將案子審查清楚了。
事情是譚煜的側妃云舒,以及她身邊的丫鬟春月兩人策劃的。
目的是為了阻止譚煜將能夠證明謝辰驍是清白的證人送給琉云夫人,同時還要陷害她是縱火之人,讓她下獄,染上污點,失去譚煜的信任和青睞。
這場走水事件,源頭只是后宅婦人的爭風吃醋。
卻意外地牽扯出來一個問題,那便是,代筆那小子失蹤后,出現在了瑞王的手上。
難道救下那小子的人正是瑞王?可他為何要摻和進這件事來?
真的像是李二說的那樣,他幫謝辰驍,只是為了讓琉云夫人欠下他的人情,對他生出感激和依賴?
蕭清河直覺沒有那么簡單,一個男人,若是覬覦上了別人的妻子,想做的應該是和他一樣,置她的丈夫于死地,又怎會讓他們夫妻有團聚的機會?
瑞王究竟是為何,要幫謝辰驍?
而瑞王現在已經知道了是他在陷害謝辰驍,他知道了此事,會怎么做?
是會告訴圣上,還是會告訴謝辰驍?
蕭清河輾轉難眠,次日一早,決定還是上門拜訪一下譚煜。
“下官見過瑞王殿下。”
譚煜這一夜也沒睡好,喚了個婢女為他按揉太陽穴,他閉著眼睛享受,漫不經心地問:“蕭大人今日怎么想到上門拜訪來了?”
蕭清河埋頭道:“云側妃昨夜突然不適,情形看上去很是危急,下官理該前來問候。”
“不知,側妃如今身體可還安好?”
譚煜淡淡道:“她身子沒什么大礙,勞蕭大人掛懷了。”
他抬抬眼皮,又問:“蕭大人清早來找本王,就是為了說這事?”
蕭清河看了眼他身邊為他按揉穴位的婢女,譚煜會意,揮揮手道:“你先下去吧。”
婢女走后,蕭清河道:“下官有一事要稟報瑞王殿下。”
譚煜抻了抻自己的衣袍,順手給自己倒了杯茶,道:“蕭大人坐下說。”
蕭清河在他的下位坐下,將來之前就準備好的說辭娓娓道來。
“下官昨夜連夜將案子審查清楚了,其中有些情況要向瑞王殿下匯報一下。”
譚煜坐直了身子,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你說。”
蕭清河道:“根據張三母子的證詞,他們還有一個同伙,名叫石強,下官命人將石強捕獲歸案后,將他們分開審查,最后問出了一些事情。”
“依這幾位嫌犯的供詞,事情的源頭是因為李二偷聽到您身邊的隨從議事,說要給琉云夫人送一名能夠證明平陽侯清白的人證,以此討好琉云夫人,獲取她的信任和感激。”
譚煜蹙眉,“荒謬!”
“皇兄親自來信,讓本王安心處理賑災的后續事宜,不可因其他的事情分心。”
“本王與平陽侯有過淺交,因而在這件事上一直抱著避險的態度,昨天琉云夫人來向本王求情,要本王插手此事,本王也是嚴詞拒絕的。何來給她送什么證人?”
蕭清河點點頭,心中有數了。
他繼續道:“下官也覺得,瑞王殿下斷不會做那等糊涂事。都是下人在胡說八道。”
譚煜又問:“那你可有查清楚,究竟是誰在主使縱火一事?”
蕭清河解釋道:“李二說,他偷聽到此事之后,便立即告知了他的表妹,也就是云側妃身邊的丫鬟春月。”
“春月聯合云側妃策劃了這場大火,其目的有二,一是為了阻止您向琉云夫人示好,使您和琉云夫人的關系更進一步。”
“其二則是為了陷害琉云夫人,令她背上縱火殺人的罪名,使她名聲一落千丈,被王爺您厭棄。”
譚煜聽完這番話后,臉色沉得厲害,他一拍桌子,大喝一聲:“胡鬧!”
蕭清河埋著頭,道:“王爺息怒,下官以為,云側妃性情溫婉,做不出那等心思惡毒之事。”
“依本官看,云側妃對此事并不知情,只是下面的人為討主子歡心的自作主張之舉。卻不知,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害云側妃氣壞了身子。”
“李二攀扯出云側妃,純粹是為了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