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這點父愛,能有幾分?
皇帝只字未提,卻讓顧景驍住進了國公府,看似隨意其實暗藏心意,只是這心意是好是壞,還真不好說。
君晚寧琢磨了一下,跟顧景驍對視了一眼。
“所以昨晚的戲,不過是演給別人看的?”
顧景驍點頭,將君晚寧緊緊地抱在懷里。
“我一直認為,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謂的父子情深不過是演戲,比起一個從小養在身邊的兒子,我這個在外二十年剛剛回歸的兒子,誰是太子的人選,他心里早就有了定數。”
君晚寧點頭,說來說去,老皇帝將顧景驍做了一塊磨刀石,為的就是試探其他的幾個兒子,看看到底誰才有資格做未來的藺國皇帝。
至于顧景驍,睿親王應該是老皇帝最大的恩賜了。
想到這里,君晚寧就有些心疼,伸手也抱住了顧景驍的腰身。
“阿驍,你還有我,我們以后會好好的,再也不會分開!”
顧景驍點頭,低頭吻住了君晚寧的唇,君晚寧想要推拒。
“不行,剛喝了藥,嘴里太苦!”顧景驍卻毫不在意,沉溺在這個吻里。
往后幾日,顧景驍每日都去都察院,除了都察院正史楚離會跟顧景驍說幾句話意外,其他的御史看見他,都是一副鼻孔朝天瞧不起人的模樣。
顧景驍也不生氣,每日都去看卷宗,都察院的清暉館,幾乎都成了顧景驍辦公的地方。
觀察了幾日,發現顧景驍絲毫沒有公子哥的傲氣,甚至從不在人前擺皇子的架子,知道他每日都去清暉館,楚離好奇的想要去看看,看看顧景驍每日都在做什么。
到了清暉館,看見成季守在門口,楚離便走了過去。
“殿下可在里面?”
成季看了楚離一眼,說道:“殿下在看卷宗,不喜旁人打擾,楚大人可是有要事要找殿下?”
言下之意,如果沒有要事,就不要隨便打擾顧景驍。
楚離淡淡的笑了,好脾氣的說道:“下官是看殿下每日都會來清暉館,所以想來看看,有沒有什么是下官可以效力的地方。”
成季正要拒絕,里面就傳來了顧景驍的聲音。
“成季,請楚大人進來!”
聽見顧景驍的聲音,成季這才帶著楚離進門,還順手給二人都倒了熱茶,然后又退回到了大門口守著。
“勞煩楚大人惦記,本王還真是慚愧!”
楚離聽聞趕緊擺手,“不可不可,關心殿下本就是下官的分內事,下官知道,您每日來清暉館,是想更快的了解都察院,其實殿下大可不必這般舍近求遠,有何事,殿下問下官便是!”
顧景驍打量了一下楚離,外面都傳言,這位都察院的正史楚離,就是一個笑面虎,平日里八面玲瓏,掌管都察院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出過什么大事。
當然,也沒有辦成幾件驚天動地的案子,被稱為好好先生。
“本王只是想通過這些卷宗,了解藺國百姓的疾苦,楚大人日理萬機,大可不必將精力放在本王的身上!都察院乃是天下民生的窗口,本王并不準備在這里建功立業,就做個安靜的副使便可!”
楚離有些意外,倒是沒想到這位剛剛回歸皇室的四殿下,心中想的卻是民生。
之前也有皇子來這里歷練,可為的卻是辦幾件漂亮的案子好在皇帝的面前邀功,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民生如何,他們更是不關心。
“王爺就不擔心,會讓陛下失望,若是能辦幾個案子,或許能讓王爺更上一個臺階!”楚離的話,意有所指,顧景驍又豈會聽不懂。
“本王跟別人不同,邀功這件事是不會出現在本王身上的,而且陛下如何看本王,本王更加的不在意,既然做了藺國的睿親王,那么就該做些事情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皇室受萬民供養,更是應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
楚離都差點拍掌了,大聲的說道:“好,王爺說的好!”
不過楚離也不可能因為顧景驍的幾句話,就真的認可顧景驍這個人,他既然來了,索性坐下來將有些卷宗給顧景驍講了一遍。
“順德四年,火燒玉清觀?本王來的時候曾經路過玉清觀,它建在半山腰,后面還有瀑布,怎么會一把火被燒掉?”
說起這個玉清觀,楚離倒是說了很多。
“王爺有所不知,這玉清觀是太后娘娘常去修行的地方,因為一場大火,倒是引出了一個貪污案,當時陛下剛登基不久,這個案子轟動朝野!”
一個小小的道觀,竟然會涉嫌貪腐,這就有點意思了,通過深入了解顧景驍才發現,此事之所以這么轟動,是因為當時牽扯貪污案的,是福王顧燕青。
福王是當今圣上的親弟弟,一奶同胞,卻不是太后的親子,二人出生后沒多久,生母惠妃就亡故,所以都記在了皇后名下。
皇后也有嫡子,卻在十六歲時戰死沙場,這才有了當今陛下登基為帝。
哥哥剛做了皇帝,弟弟就被扣上了貪腐的帽子,這正常嗎?顯然,不正常!
“所以,陛下下令處死了福王,抄沒了王府,還將王府家眷全都發配去了邊關為奴?”顧景驍看著卷宗,都覺得不可思議。
楚離作為親歷者,此刻卻頗為淡定。
“玉清觀本是福王管轄,卻從大殿內挖出了幾十萬兩銀子,加上觀主一口咬定這銀子是福王的,陛下就算是有心救他,也是枉然!”
淡淡的幾句話,卻能看出皇帝的薄情,幾十萬兩銀子,就算是親弟弟有冤情,他也不會幫忙說話,甚至下旨抄家,結果在福王的府邸又抄出了跟玉清觀一模一樣的銀兩,就坐實了貪腐案。
“福王就沒有辯駁?”顧景驍話落,就看見楚離搖頭。
“福王一個字也沒有留下,就在牢中自縊而亡!”
顧景驍看向了楚離,眸光變得深沉起來。
“楚大人今日親自來此,又與本王講了福王的故事,是想告知本王什么?莫不是在警告本王,莫要走了福王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