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晴天
每天到吃飯的時候,外婆都會在廚房里叮叮當當忙活半天。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時,她總愛用圍裙擦擦手,笑瞇瞇地看著我。可最近一個月,我盯著那些熟悉的菜式卻總提不起筷子,碗里的米飯越堆越高,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事情要從兩個月前說起。外婆接替了奶奶做飯的重要項目,奶奶帶二寶,外婆燒飯。媽媽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回家時天都黑了,她累得靠在沙發上直揉肩膀,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外賣盒漸漸堆滿了廚房角落,那些印著花哨圖案的餐盒里,盛著油汪汪的宮保雞丁或者色澤可疑的魚香肉絲。第一次吃外賣時,我還覺得新鮮,可連續吃了幾天,舌頭就像被蒙上了一層薄紗,連糖醋排骨都嘗不出酸甜。爺爺說這就是垃圾食品的味道。
直到那天傍晚,我練習完小手球,晚上七點才往家走。推開家門就聞到了熟悉的蔥姜香。外婆系著褪色的碎花圍裙,正站在灶臺前翻炒鍋里的肉塊。她左手握著鍋柄輕輕顛動,右手拿著鏟子快速翻拌,油星子在鐵鍋里歡快地跳躍。“今天給你做紅燒肉。“她轉頭沖我笑,眼角的細紋里盛滿溫柔。我踮腳往鍋里看,切成方塊的五花肉在醬油里翻滾,漸漸染上琥珀色的光澤。
飯桌上,外婆把盛滿紅燒肉的青花瓷碗推到我面前。晶瑩的米飯上澆著濃稠的醬汁,肉塊顫巍巍地泛著油光。我夾起一塊放進嘴里,肥而不膩的肉香瞬間在舌尖綻開,醬汁的甜咸與肉質的鮮嫩完美融合。這味道仿佛有魔力,喚醒了我沉睡的味蕾。我狼吞虎咽地扒著飯,米粒從嘴角漏出來都顧不上擦。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那些包裝精美的外賣餐里,缺的是外婆切菜時滴落的汗珠,缺的是鐵鍋與鏟子碰撞的叮當聲,缺的是混著油煙氣的溫柔目光。原來家常飯的滋味不是鹽和糖的配比,而是藏在每一道褶皺里的愛。當外婆又把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我面前時,我會像小松鼠護著松果那樣,珍視這獨一無二的味道。
我有時候也自己下廚,奶奶和外婆都說,我做的菜味道好極了,有時候甚至超過了她們的廚藝。我得到鼓勵,做飯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