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讓太平公主接其位,然后留在洛陽的宮中。此時雖已八十歲,但仍精力十足。太平女皇每月都向其母后提供了百萬銀兩的供奉,這雖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太平女皇早年常年地出海貿易,帶回了萬億兩財富。因此這點供奉還出得起的。雖然如此,但武則天在洛陽宮中護衛,宮女,內侍都是每月固定地開支。因此為了能在洛陽更好地頤養天年,武則天把平時的時間用在經營皇莊和店鋪上。管理皇莊聘請的是民間為人忠厚的種地高手,皇莊的產出除了供應宮里的開銷外,一方面留做儲備備用,一方面適量投向市場。武則天專門聘請峨眉的師太和女道長與其談佛論道,并與其探討養生之道。武則天在宮中設醫藥局,專門研制養生的保健品,其產品除了供宮中的人使用之外,還通過店鋪進行出售。由于是高端價格產品,因此每次才上擺出來,便有人爭相競購,很快便出售完,每月的收入達億兩。這對于宮里的開銷是一個長期且穩定的保障。
由于閑來無事,日常在洛陽的宮里養花種草,武則天便養了許多,主要是各種牡丹,各種月季和各種蘭花,每樣都有上千種,每種都養上千盆,并將不同花期的花草放在花店里一方面供大家欣賞,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購便。名花貴在于量少,量多了之后價格自然更相宜,就可以讓很多人都能買回家慢慢地欣賞了。但名花通常不太好打理,很多人都養不好,因此花店長期供應,價格不會太過于便宜,也滿足了很多人賞花的需求。因此花店里每個月的大量供應特定的名花,保持了穩定地需求和收入。
另一方面,武則天又建了名為“長壽齋”的素齋樓,長期供應三餐素齋,從高端到尋常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素齋都有,富人和一般人家都能來消費的起。成為一種飲食的潮流,同時也帶來了持續又穩定的收益。
由于洛陽古都文人雅士居多,因此對紙的需求量很大,也很講究。因此武則天在皇莊里種了幾百畝的竹林用來生產紙張,方便竹林地不斷生長和使用。使好紙的供應量大大地增加,且價格也更加平民化。
為了提供價廉物美的毛筆,武則天在皇莊中還種了上百畝的紅木,上百畝的檀木,養了上千只綿羊,上千只山羊及上千只人工馴養的野兔子。并為了方便使用天然膠魚膠,還養了上百畝水塘的各種魚。大量質優價廉的毛筆和紙張的供應,使得洛陽古都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而這也帶來了持續穩定的可觀收益。而獲取魚膠所附帶產生的出售魚肉的收益也同樣可觀。為此還專門開設了很多烤魚館。這也帶來了很多的收益。
文人多的地方對書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因此武則天招募了一批文人專門地編纂各種故事,傳記及常識等,出成書,放到開設的書店中進行長期售賣。這也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雖然各種經營都需操心打理,但這些事務都有專人來負責,又有人總體上去管理負責,因此其實可操的心并不多,因此并不需要多花心思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