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婚事
宋氏的笑容瞬間凝結在臉上,剛邁開的步子定在了原地。
邵文瑜臉上的淚還沒有干,抬起頭來,一臉的受傷,“祖母,阿瑜和妹妹只是太想父親了。”
她小心翼翼地后退了兩步,畢恭畢敬地行了禮,“阿爹對不起,是女兒逾矩了,請阿爹責罰。”
阿淼也抬起頭來,“想念阿爹是丟人的事嗎?”
邵宗亭將邵文瑜拉了起來,然后摸了摸兩個女兒的頭,看也沒有看后面的老太太,“阿爹也很想你們,你們自小在京城長大,生怕你們在海邊吃不習慣。”
“阿淼長高了,也黑了些,在青州玩瘋了吧。你們一路上也累了,阿爹叫人給你準備你最喜歡的藕圓。”
士農工商,老太太一直看不上商賈出身高的發妻,這些日子宋氏不在家,老太太沒少起幺蛾子心思。
他放開兩個女兒,不顧門口中人的目光,直接上前兩步牽過妻子的手,“夫人辛苦了,為夫也準備了你喜歡的荷酥,咱們先進去吧,這些讓下人收拾。”
宋氏看著丈夫已經不年輕的側臉,心底劃過一片暖流。
她不管被婆母刁難多少次,只要丈夫女兒堅定不移地站在她這邊,她就永遠不悔。
邵宗亭剛抬起步子,想到還有是十幾車的東西還沒有卸下來,轉向一旁的官家,“守成,把夫人帶回來的東西全部登記造冊入庫,沒有夫人的允許,誰也不能動。”
“是。”
邵文瑜牽著阿淼的手默默跟在爹娘的身后,心底卻笑開了花兒。
前世的時候,也是一家人都在門口等著,卻都是等著要分她阿娘帶回來的東西。
祖母和二嬸嬸先發制人,兩人一來一往指責阿娘來信不準,讓她們在門口等了這么久,將一頂頂的大帽子扣在阿娘的頭上。
她和阿淼,父親的幫腔也成了不孝。
阿娘千里迢迢給好友帶的珊瑚頭面,都被祖母占了去。
這次,她直接把矛頭轉嫁在她和父親的身上。
有阿爹遮掩,老太太可舍不得指責怪罪替她長臉的大兒子。
這回,阿娘帶回來的東西,就是一根針都不準拿走!
“誒?你、你們……”邵老太太滿臉的錯愕地看著一家四口直接越過她回去了。
她這個做婆母在這兒等她已是給她臉面了,結果站著等了半天,人家不僅不給婆母請安,還防賊似的要登記造冊?!
袁氏也急忙上前兩步,只能看到一家人的背影,“大嫂,這就走了?”
她還什么都沒看到呢……
她抬眼就看到老太太幾乎快黑成鍋底的臉色,她的眸底的光一閃而過。
袁氏看了眼從馬車上抬下來的一臺臺箱子,甩著帕子上前攙扶著邵老太太,“娘,大嫂帶著兩個孩子趕了這么多天的路也累了,您多擔待。”
邵老太太輕哼了一聲,“孩子?瑜丫頭早該出嫁了,淼丫頭過三年也該定親了,算哪門子的孩子。”
提到孩子,她更是咬牙,“連個香火都不留,她還有臉回娘家這么久,我都替她臊得慌!”
袁氏見老太太又要說香火的事,她扶著老太太一路往里走一路嘆息道,“是呀,瑜姐兒一轉眼都十七了,確實是大姑娘了。”
她看著老太太的臉色又假惺惺地補了一句,“不過到底是還沒出閣的孩子,大嫂疼瑜姐兒也是自然的。”
現在邵家大房兩個女兒,只有她生的是兩個兒子,她那死鬼丈夫蠢笨如豬,男人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兩個兒子。
大嫂宋氏到底賺了多少錢她不知道,但是京城那么多鋪子田莊,只要大房沒生兒子,以后這些都是她兒子的。
日后大哥百年之后,還得指望有人給他摔瓦起幡不是。
邵老太太一直覺得宋氏配不上自己當官的兒子,要不是長子性子太倔,她早就休了宋氏另取個能生孫子的兒媳了。
她不喜歡宋氏,順帶著宋氏生的兩個孩子也不喜歡。
“那瑜丫頭在京城什么名聲,也只有她才當個寶了。”
袁氏的臉上滿是憂愁的樣子,“娘,雖然咱們家養得起孩子,但是瑜姐兒已經十七了,過了年可就是十八了,誰家姑娘十八還不出閣,不知道還以為咱們家有什么問題呢。”
“祥兒都二十了,還沒有定下人家來,再往后誰還敢再看咱們家祥兒啊。”
邵老太太看向袁氏,“我怎么就沒想到這層呢!怪不得前陣子我托人給祥兒說兵馬司使府中的柴二姑娘被推諉了回來呢!”
袁氏干笑了兩聲,她覺得自家兒子再好,到底也還是清楚有幾斤幾兩,兵馬司使雖然只是一個五品官,但人家是太后娘娘的親侄子榮安伯。
她那死鬼丈夫一個不流入的吏目,還敢肖想伯爵府的姑娘,人家不打出來就已經是給大伯臉了。
但這時候她也只能順著老太太說,“誰說不是呢,哪家姑娘愿意嫁一個家中小姑子不出嫁的人家。”
邵老太太皺起眉頭,額間的皺紋更深了些,“你說得對,十七的姑娘還留在家中,只會影響兩個哥兒娶妻!”
“這段時間你留意著誰家還沒有娶妻,趕緊嫁出去!”
袁氏的臉上的笑意更甚了些,“娘,我娘家哥哥的次子,您見過的,已經過了鄉試,明年就要進京會試。”
“那孩子是個忠厚老實的,學問也好,比祥兒大兩歲,到時候中了進士,做了官,配咱們瑜姐兒也不掉份兒。”
邵老太太一時有些想不起來袁氏說的是誰,袁氏娘家那一大家子也是讓她開心不起來,若不是老二成家早,她也不會看得上袁家。
不過袁氏給她生了兩個孫子,也算是功臣,不像宋氏,出身差就算了,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
“不管是誰,趕緊嫁出去才是正事。”
邵老太太抓著袁氏的手急切道,“你侄子不是明年要會試嗎,趕緊讓他過來,在京城同祥兒一道讀書,讀書趕考成親都不耽誤,說不得明年還雙喜臨門!”
袁氏立刻笑開了花兒,“好,兒媳這就給哥哥寫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