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豐收與月下詩
金黃的麥浪在秋風中起伏,沉甸甸的麥穗低垂著頭,仿佛在向大地致敬。俞曉棠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這片豐收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豐收季。經過春夏的辛勤勞作,她的試驗田獲得了超出所有人預期的收成——抗旱小麥的產量是村里傳統品種的三倍,間作的高梁和大豆也碩果累累。更令人驚喜的是,那些傻三郎偷偷種下的紫云英不僅肥了田,還成了優質飼料,連村里的老農都豎起大拇指。
“曉棠姑娘,快來!“張嬸在曬場上向她招手,“開始打谷了!“
曬場上熱鬧非凡。男女老少齊上陣,有的用連枷打谷,有的用木锨揚場,金黃的麥粒如雨點般落下,堆積成小山。孩子們在草堆間追逐嬉戲,歡笑聲與打谷的節奏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生動的豐收圖景。
俞曉棠剛走到曬場邊,幾個農婦就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夸贊她的種植技術。
“我家那口子說了,明年全按姑娘的法子種!“
“這麥粒真飽滿,磨出的面粉肯定香!“
“姑娘真是我們村的福星啊!“
就連一向刻薄的王翠花也不情不愿地嘟囔:“還算有點本事。“
俞曉棠微笑著應酬,眼睛卻不自覺地搜尋著一個熟悉的身影。自從三天前稅吏來過之后,傻三郎就很少出現在村里,不知又跑到哪里去了。
“找那傻子呢?“張嬸看穿了她的心思,“昨兒個老李頭說看見他往東山去了,背著一大包東西,神神秘秘的。“
俞曉棠點點頭,心里有些失落。自從那次算術教學后,傻三郎似乎有意無意地躲著她。每次她以為兩人關系有所進展,他就會立刻退回那個“傻子“的殼里。
曬場中央,趙德柱正指揮幾個壯勞力將打好的麥子裝袋。見俞曉棠來了,他難得地露出笑容:“曉棠姑娘,今年全村增收三成,你功不可沒啊。“
“里正過獎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俞曉棠謙虛地說。
趙德柱捋著胡須:“我已經向縣太爺遞了文書,為你請功。說不定會有賞賜下來。“
周圍響起一片贊嘆聲。俞曉棠卻敏銳地注意到,趙德柱說這話時,眼睛里的算計多過真誠。這個精明的里正,恐怕另有所圖。
正說著,曬場邊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俞曉棠轉頭看去,只見王翠花正揪著一個孩子的耳朵大罵:“小兔崽子!敢偷老娘的餅!看我不打斷你的手!“
那孩子約莫七八歲,瘦得皮包骨,被揪得踮起腳尖,疼得直咧嘴,卻倔強地一聲不吭。俞曉棠認出這是村里最窮的劉家小子,父親病逝,母親靠給人洗衣勉強糊口。
“王嬸子,孩子餓了拿塊餅,不至于這樣吧?“有人小聲勸道。
王翠花三角眼一瞪:“餓就能偷?今天偷餅,明天就敢偷錢!這種有人生沒人教的東西,就該好好教訓!“說著揚起手就要打。
“住手!“
一個沙啞的聲音突然響起。人群自動分開,傻三郎不知何時出現在曬場上,衣衫襤褸如常,但眼神卻異常銳利。他大步走到王翠花面前,一字一頓地說:“放、開、他。“
王翠花被他的氣勢所懾,不自覺地松了手,隨即又惱羞成怒:“喲,傻子也來逞英雄?關你什么事!“
傻三郎沒有理會她的嘲諷,蹲下身與孩子平視,從懷里掏出一個油紙包:“給你,肉餅。“
孩子怯生生地接過,打開一看,果然是張香氣撲鼻的肉餅,還冒著熱氣。他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含糊不清地說:“謝謝三郎哥。“
王翠花臉上掛不住,尖聲道:“傻子哪來的錢買肉餅?肯定是偷的!大家看看,這傻子不光自己偷,還教唆小孩偷!“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確實,一個靠村民施舍度日的傻子,哪來的錢買肉餅?
傻三郎轉身面對眾人,背挺得筆直,聲音清晰有力:“我砍柴換的。東山老林,一天兩擔,一擔五文。“他指了指孩子,“他幫我捆柴,該得的。“
這番話說得條理分明,哪有半點傻氣?曬場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傻三郎,仿佛第一次認識他。
俞曉棠心頭一震。這是她第一次聽傻三郎在眾人面前說這么多話,而且邏輯清晰,用詞準確,甚至帶著幾分書卷氣。更讓她驚訝的是,傻三郎說完后似乎意識到自己“失態“了,立刻又變回那副瘋癲模樣,抓耳撓腮地傻笑起來。
王翠花還想說什么,趙德柱出面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別為這點小事掃興。三郎,帶那孩子去邊上吃吧。“
傻三郎拉著孩子走開了,臨走時,他的目光與俞曉棠短暫相接,那一瞬間的眼神交流,讓俞曉棠心跳漏了一拍——他在向她傳遞某種信息。
豐收慶典持續到日落。村民們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分享美食。俞曉棠被奉為上賓,不斷有人向她敬酒致謝。但她始終心不在焉,目光頻頻掃視人群,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
直到夜深人散,她也沒再見到傻三郎。
回到小屋,俞曉棠輾轉難眠。今晚傻三郎的反常表現,更加證實了她的猜測——他根本不是傻子,至少不全是。但為什么要裝傻?他在躲避什么?
月光如水,透過窗紙灑在地上。俞曉棠索性起身,輕手輕腳地來到屋后的菜園。夜風微涼,帶著泥土和植物的清香。她深吸一口氣,忽然聽見不遠處傳來細微的聲響。
循聲走去,她看見傻三郎正坐在老槐樹下,借著月光在沙地上劃拉著什么。俞曉棠屏住呼吸,悄悄靠近,發現他正在寫字——而且是非常工整的楷書!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傻三郎低聲吟誦著,聲音低沉悅耳,帶著幾分文人特有的韻律感。這哪是那個整天“吃飯飯““睡覺覺“的傻子?分明是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讀書人!
俞曉棠不小心踩斷一根樹枝。傻三郎猛地抬頭,瞬間又變回那副癡傻表情,手忙腳亂地抹平沙地上的字跡。
“姐姐偷看!壞壞!“他撅著嘴,像個被抓包的孩子。
俞曉棠走到他身邊坐下:“三郎,剛才那首詩...是誰教你的?“
傻三郎眼神閃爍:“傻子不懂詩!瞎寫的!“
“那字呢?那么漂亮的楷書,也是瞎寫的?“
“風吹的!沙子自己動的!“傻三郎開始胡言亂語,明顯是在逃避。
俞曉棠嘆了口氣,決定換個方式:“今天你幫了那孩子,我很高興。“
傻三郎安靜下來,低頭玩著衣角:“他餓。我...記得餓的滋味。“
這句話說得異常真實,帶著某種深切的痛苦。俞曉棠心頭一軟,不由自主地伸手覆上他的手背:“你記得什么?“
月光下,傻三郎的側臉輪廓分明,鼻梁高挺,下頜線條堅毅,如果不是那臟兮兮的臉和亂蓬蓬的頭發,該是個相當英俊的男子。他沉默良久,終于開口,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記得...冷。很冷。還有血...很多血...“
俞曉棠握緊他的手:“然后呢?“
“然后...就在這里了。“傻三郎抬起頭,眼神迷茫,“有時候...我會想起一些東西,像夢一樣。詩啊,字啊,還有...刀光,喊殺聲...“他痛苦地抱住頭,“頭好痛!不想了!“
俞曉棠連忙安撫他:“好了好了,不想了。“她猶豫片刻,輕聲問:“那為什么要裝傻呢?“
傻三郎的眼神突然清明了一瞬:“因為...傻子沒人注意。傻子...安全。“
這個回答讓俞曉棠心頭一震。什么樣的人需要靠裝傻來保證安全?逃犯?被追殺的貴族?還是...
“三郎,“她鼓起勇氣問,“你相信我嗎?“
傻三郎定定地看著她,月光下那雙眼睛深邃如潭。許久,他輕輕點頭。
“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的真名是什么?“
這個問題似乎觸動了什么。傻三郎猛地站起身,退后幾步,臉上又掛上那副傻笑:“傻子就是傻子!睡覺咯!“說完轉身就跑。
俞曉棠沒有追。她坐在原地,望著沙地上尚未完全抹去的字跡出神。“秋風清,秋月明“...這首詩她似乎在哪里聽過,但一時想不起來。
第二天清晨,俞曉棠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是傻三郎,手里捧著幾枝沾滿露水的野花。
“給姐姐!“他笑得燦爛,仿佛昨晚的深沉從未存在。
俞曉棠接過花,發現下面還藏著一個小木雕——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憨態可掬。
“你雕的?“她驚訝地問。
傻三郎點點頭,又搖搖頭:“撿的!兔子自己變成這樣的!“
俞曉棠忍俊不禁。這個“傻子“,連撒謊都這么沒水平。她仔細端詳木雕,刀工細膩流暢,絕非一日之功。聯想到昨晚看到的書法,她越發確信傻三郎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可能是書香門第出身。
“謝謝,我很喜歡。“她真誠地說。
傻三郎眼睛一亮,突然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布袋:“還有這個!“
俞曉棠打開一看,是幾種她不認識的種子。
“東山后面,深谷里,“傻三郎壓低聲音,“特別甜的果子,只有我知道。種出來,給姐姐吃。“
俞曉棠心頭一暖。這些天來,傻三郎給她帶來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種子,有些甚至是珍貴的藥材。她開始懷疑,他頻繁“失蹤“的日子,就是去深山尋找這些寶貝了。
“今天我要去縣城賣糧食,“她說,“你要一起來嗎?“
傻三郎搖搖頭,臉上閃過一絲警惕:“不去城里!城里...危險。“
“危險?為什么?“
但傻三郎已經又變回那副瘋癲模樣,手舞足蹈地比劃著:“人多!狗兇!咬傻子!“說完就蹦跳著跑開了。
俞曉棠望著他的背影,若有所思。每次提到縣城或官府,傻三郎都會異常緊張。這更加證實了她的猜測——他是在躲避什么人或事。
去縣城的路上,俞曉棠向同行的張嬸打聽傻三郎的來歷。
“三郎啊,“張嬸回憶道,“大概是三年前吧,李鐵柱從縣城回來,說在官道邊撿了個渾身是血的瘋子,帶回來當樂子。后來傻子傷好了,卻記不得自己是誰,就留在村里了。“
“渾身是血?“俞曉棠心頭一緊。
“是啊,聽說可慘了,衣服都碎成布條,身上全是傷。里正本想報官,但那會兒正鬧北疆叛亂,官府忙得很,誰管一個傻子?“
北疆叛亂?俞曉棠隱約抓住了什么。她想起傻三郎曾提到“刀光“和“喊殺聲“,難道與此有關?
縣城比俞曉棠想象的繁華。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于耳。她跟著張嬸把糧食賣給糧行,又用部分收入買了些生活必需品。
經過一家書店時,俞曉棠忍不住駐足。店內擺滿了線裝書,墨香撲鼻。她隨手翻開一本詩集,突然僵住了——其中一頁赫然寫著“秋風清,秋月明“...正是傻三郎昨晚吟誦的詩!
“老板,這首詩是誰寫的?“她急忙問道。
書店老板瞥了一眼:“這是李太白的《秋風詞》。姑娘也喜歡詩?“
李白?唐代大詩人?俞曉棠心頭一震。在這個明顯不是唐朝的架空世界,李白竟然也存在?或者說,這個世界的文化與她所知的歷史有某種相似性?
回村的路上,俞曉棠心不在焉。傻三郎會背誦李白的詩,會寫一手好字,會雕刻...他到底是什么人?為什么會淪落至此?
傍晚時分,她回到村子,遠遠就看見傻三郎蹲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像是在等什么人。見到她,他立刻蹦跳著迎上來:“姐姐回來啦!“
陽光下,他笑得那么純粹,仿佛世間所有的煩惱都與他無關。但俞曉棠知道,在那張傻笑的面具下,隱藏著一個傷痕累累的靈魂。
“嗯,回來了。“她柔聲應道,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包,“給你帶的禮物。“
傻三郎好奇地打開,是一塊上好的墨錠和一支毛筆。他的眼神瞬間變得異常復雜,手指輕輕撫過筆桿,動作輕柔得像在觸碰珍寶。
“喜歡嗎?“俞曉棠問。
傻三郎抬起頭,眼中的清明一閃而過,隨即又變回傻笑:“畫畫玩!謝謝姐姐!“
當晚,俞曉棠在油燈下仔細研究傻三郎給她的新種子。以她的專業知識,竟然也認不出這是什么植物。這越發證實了她的猜測——這些種子絕非普通山野之物,很可能是某種珍稀品種。
窗外傳來輕微的響動。俞曉棠悄悄掀開窗紙一角,看見傻三郎正坐在月光下,用她送的筆墨在一塊木板上寫字。他的神情專注而沉靜,哪還有半點傻氣?寫完后,他小心地將木板藏進懷里,警惕地環顧四周,然后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俞曉棠退回床邊,心跳加速。她越來越確信,這個“傻三郎“身上藏著驚人的秘密。而更讓她不安的是,她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單純地把他當作一個需要幫助的傻子了。
每當那雙時而混沌時而清明的眼睛望向她時,她的心就會不自覺地加速跳動。這種陌生的感覺,讓她既期待又害怕。
夜深了,俞曉棠卻毫無睡意。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豐收后的田野上。明天,她決定再去東山看看,也許能找到更多關于傻三郎真實身份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