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張國紀這一出抄家事件,原本還想效仿哭窮的官員們,一下子也不敢哭了。
不過,他們捐資倒也不算白捐,起碼,捐資多少,還給算政績。
所以,相比什么好處都沒有的國戚,他們到是積極的多。
甚至有些捐資的數目,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上任不滿一年的富庶小鎮的七品縣令,捐資數額竟高達十萬兩文銀。縣令捐了錢,沾沾自喜的,凈想著因此能升官發財。
而葉向高則是反復勸誡...
有了張國紀這一出抄家事件,原本還想效仿哭窮的官員們,一下子也不敢哭了。
不過,他們捐資倒也不算白捐,起碼,捐資多少,還給算政績。
所以,相比什么好處都沒有的國戚,他們到是積極的多。
甚至有些捐資的數目,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上任不滿一年的富庶小鎮的七品縣令,捐資數額竟高達十萬兩文銀。縣令捐了錢,沾沾自喜的,凈想著因此能升官發財。
而葉向高則是反復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