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七天七夜的自然反應,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最終形成。不過因為這里新生成的地圖和小五行未能達成動態平衡,整個地表從天到地都是昏暗,即便大氣層非常透明,也無法進來陽光。
“要有光!”孫悟空說道。
這一聲看似平淡無奇,然而卻蘊含著極強的針對性,具備四兩撥千斤的效應。隨著話音落定,大氣層陡然流轉起來,地球表面空間顫抖,小五行于是出現錯位,再有一系列累積反應,光最終照射進來。
孫悟空也沒等待,他駕駛筋斗云降臨天際,接著上面的反應延續,完美地控制大氣層的成分比例。不過還需要一個框架才能維持大氣層的長期穩定,孫悟空暫時找不到適應的法寶,他只好將逐漸失去作用的小五行陣法調上來,穿插在天際中,倒也非常合適。
孫悟空認真而愉快地觀察一番地球,發現這是能夠做到的最完美結果。但這個地球要持續發展到能夠支持他回家的程度,不能孤立,還需要非常大非常多非常重要的契機,其中大部分的來源出自宇宙,就是整個太陽系。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設定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孫悟空抬頭,月球就在眼前,他甚至僅用肉眼就能看見諸葛亮。這個距離太近,很容易誘發地球洪水,造成體系不可修復的混亂,必須拉遠。孫悟空將這個意思傳達給諸葛亮,諸葛亮深以為然,并提了一些建議。兩位大佬商量一番,就準備開動計劃。
諸葛亮很快就在月球上面對地球這個區域(南極)布置八卦陣,接應孫悟空,自己則在北極控制月球軌道,并做后勤。孫悟空升到天外,將金箍棒召喚,握在右手,重重向前一推。金箍棒猛然向上高速延伸,很快便抵達月球南極,對應八卦陣。
“起!”孫悟空重握金箍棒,右手使勁,慢慢往上抬。金箍棒聯合八卦陣,產生巨大的束縛和沖擊,形成宇宙錯位,短時間內成為孫悟空的掌控范圍。孫悟空趕快加快推速,不斷將月球推離地球,到一定程度,讓大格局越來越符合基本設定。
當天衣無縫地完成最后一步后,新地球終于宣告誕生。
“諸葛軍師,先過來吧。這個地方更適合探索宇宙。”孫悟空一邊通過遙感招呼遠在月球上的諸葛亮,一邊嘗試著不用筋斗云懸浮在地球上。經過短暫的適應和對地球的整體調整,孫悟空終于實現無需筋斗云就能隨意走動的理想結果。
“我來了!”諸葛亮顯然非常興奮,他也駕駛著筋斗云趕到孫悟空身邊。當見到孫悟空居然能懸空而行時,驚奇問道:“你是怎么辦的?”孫悟空讓諸葛亮感應地球上的陣法,講解一番。在孫悟空翻譯后,諸葛亮很快便找到規律,他也能夠不借助任何工具在地球表面自如行走。
“我們下去吧。”
孫悟空和諸葛亮降落到珠穆朗瑪峰上,再往右停于大陸,以此為中心作起點,建立基地。
“你覺得第一步該做什么?”諸葛亮試探地問道。
“把地球改造成第二個火星。”孫悟空答。
諸葛亮贊同地點頭,這也是他內心的構思,“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隨后他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兩人就此展開討論和實踐,而地球的命運也在此刻迎來史上又一次大轉折。
……
月明星稀,鳥語花香。
而今距離新地球誕生已過十年。
“終于出現了!”諸葛亮前所未有呆滯的雙眼迅速爆發出精神,他禁不住重力拍桌,也驚動了另一邊正在認真計算的孫悟空。孫悟空連忙瞬移過來,他一眼掃過諸葛亮面前的光幕,隨后忍不住咧嘴狂笑,同樣也是非常興奮地重拍桌面。
“新地球終于被太陽系認可,出現在地圖的軌道上了!”孫悟空長舒一口氣,為了這個結果,他們可是整整等了十年,比原本預算的時間多出近千百倍,然而實際效果同樣是這個差距。諸葛亮這時終于回過神來,其實他剛才發愣也是在穩定和證明更多事實,現在則對孫悟空點頭,“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許多了。”
“很好。”孫悟空終于再次迎來完整的意氣風發,他抖擻精神,拍趕身圍的道法殘留。孫悟空收回遙望的視線,再轉頭對諸葛亮說道:“軍師且在這里維護,俺老孫過去火星,關注一下缺失月球對火星的影響。”諸葛亮點頭:“你盡管放心歸去吧,我自管好這里,等你回來。”孫悟空隨即告別諸葛亮,帶著筋斗云趕往火星,他順便要了解吳承恩和花果山的近況。
憑借十年理論經驗,孫悟空在太陽系范圍內到達各星球要輕松許多,有些路甚至無需筋斗云的協助。比想象中的快,孫悟空降臨火星,一進入大氣層,他便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沖擊波撲面而來,那是強者的氣質反應。雖然這股能量對孫悟空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但絕對是他從未在太陽系土著里感應到的。沒有其他可能,只能是吳承恩突飛猛進。
孫悟空發送信號,同時瞬移降臨花果山,恰好迎來吳承恩拍馬趕到。
“大圣好本事!”吳承恩驚呆,他盡管進步神速,幾乎能將意識覆蓋整個火星,但是面對十年磨煉過的孫悟空,還是要跪。孫悟空慢慢虛空踏步,來到吳承恩的身前,先是贊許地打量他——著裝還是原本的書生模樣,然而氣場卻天翻地覆,有帝王將相之威壓,其力隱可實質。
“小子不錯,他日必能縱橫宇宙。”孫悟空真心看好吳承恩。
“大圣過獎。請里面談。”吳承恩擺手,招待孫悟空入內,一邊還跟他講這十年來火星上的所有變化——帝國重建,花果山為國都,皇帝奉齊天大圣,因未歸,首位從來空缺。吳承恩則自稱大將,臨時代理孫悟空處理國事。
“火星人倒也執著。”孫悟空剛聽過吳承恩陳述,帝國文武百官還是害怕此前認賊為主會受到懲罰,“他們其實也沒錯,只是俺老孫一直忘記理會。現在可以宣布,所有人都無罪,其職就按你安排的辦。”吳承恩拱手,“承恩代百臣謝過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