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絕江南望,依然畫圖中。
六朝幾興廢,滅沒但歸鴻。
王氣倏云盡,霸圖誰復雄?
尚疑鐘隱在,回首月明空。
書開卷第一回也。若說此書奇也是他,尋常亦是由他。有道是,世間的萬事都因私而始,從原始到王制,便是由無私到有私,由公產發展成私產,由團體合作狩獵到個人為名利奉生,無不帶有個私,從三皇五帝到如今,老夫隨走隨記到如今已匯成書籍,名曰:《暗愉》,歷經十年寒霜幾番刪減增新,雖不及那頑石上刻的《石頭記》,卻也值得諸位聽客聽著。前些時日,閑來無事故隨走一村,村中有少志男子皆是,其少志一男子正三十而立之初,雖善學問耐在這偏鎮無施展,故而老夫看中舍得把余書交納此人,因交的充忙忘問結書之人名甚?常想此事感慨系之。
正巧昨日碰到此人,問刪改幾何?有取新書名否?那男子一一回答:《暗愉》,又改名《暗似歡愉似夢》,書中道盡人間萬態,皆不外乎紅塵諸事。那人不念名利不屬其名又還書與我,老夫代為講書中內容向諸位一一道來,且聽老朽道這一出,宮廷渾賬情海冤孽的舊事。
此朝末年,兵戎四起,攻破皇城,天子自戧。內外大亂,就在這時有一嬪妃臨產。生出來的是一個小女孩,生的粉雕玉琢一般,只是可惜這個小女孩的半邊面孔上有隱隱約約的印記。有若蛛網一般,只因年紀太小,尚未長開,遂看不清楚。小女孩的母妃情急之下托付給一個心腹宮女為撫養感激不盡。宮女答應之后,便偷偷的朝城外走去。誰知道天不遂人愿,被殺進了的士兵發現,情急之下,將小襁褓放入竹籃隨御溝飄去,不在話下。
“將軍”崔副將說道。
原來崔副將口中的將軍是京華金陵六大權貴之首納蘭世家的大爺,又官拜京中都尉監察點將御前右營值宮司,同金陵王世家的大爺,京中都尉監察點將御前左營值宮司,為京畿左右將軍,各自統領京師五萬人馬,同為是御前頂紅的紅人。
納蘭大爺正可謂年少有為,文武雙全,文以詞著稱有《淥水詞》;武以自創“形蕭拳”聲震南北武林。納蘭大爺名叫寒萱,金陵人士,時人有贊“南海水月觀音現”。
寒萱抬頭看他“哦,你來了?!笔疽庾尨薷睂⒆麓鹪挕?p> “前日讓你辦的事兒何如?”又讓崔副將沏壺雨前白茶。
“已在計劃當中,將他安插在了四海會,您但可放心”崔副將自信的回道。
寒萱拍了崔副將的肩膀“甚好,隨我去巡營。”
右營校場中軍營帳外,值衛兵士掀開氈簾門。
二十名簪纓血紅、甲胄煌煌的值衛兵士,左手按著腰刀把柄,右手立著寒月銀槍,隨著右將軍寒萱和崔副將走了百步進了上馬坪前,翻身上了雕鞍。
二十二匹坐騎昂起脖子、騰起前蹄,開始巡營。
所見之處,皆是插在桿上的紫緞作底,上用黑絲錦線繡著斗大的“納蘭”二字。所到之處,右營將士皆喊“右將軍威武!”
在巡營過程中,寒萱對崔副將軍囑咐道:“加固營防,抓緊操練會營所需的各種陣形?!?p> 崔副將早年是山寨上的匪頭,因一次寒萱奉旨出兵剿匪,見崔副將其心未泯,便留了他一條性命,留在身邊差遣,在一次合適的時機,才向德慶爺要了副將之職,以為恩賜。
因寒萱平時喜靜,于是在府內花園蓋了一座亭子,亭子名曰“月府亭”是平日里寒萱和朋友把酒言歡的地方。每到夜深了,華燈驟熄之時,只有站在清輝閣的后花園里的月府亭中,才能享受到這月如水銀般傾瀉閃耀,因此寒萱常常一個人在亭中酌酒賞月,有時會吹短笛助興,往往風大時才回房休息。此處不記。
因下月中旬,南北文人齊聚姑蘇慕容府,實乃文壇盛景一般。又因前些時日,寒萱在街中解圍慕容少俠夢婉,夢婉正好亦是姑蘇中人,遂二事并一,二人一同前往姑蘇城。
姑蘇城,城門上“姑蘇”兩個銅鑄大字,在夕陽時分的時刻下,閃閃發光,自帶著傲骨之氣,被護城河環抱其中。
時人有詩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月落烏啼”“江楓漁火”之景,真真兒是人間盛景非同凡響。
來到七里山塘,已然暮色降臨。山塘街東起閶門渡僧橋,西至虎丘山的望山橋。寒萱與婉兒正沿著山塘街道走著,他們腳踏著青石板路,追尋著圣人古賢的足跡。兩岸數萬商鋪相連,門口房檐皆是高掛紅色燈籠,為這暮色增添一抹微紅之氣。
月色當頭,慕容府。
慕容府,七分青翠,兩分寧靜,一邊悠然。但見這園中柳樹,拂地臨水,婆娑隨風,猶如煙霧彌漫,也猶如簾幕低垂,風韻獨步。
趁著月色,慕容清風邀寒萱眾人來墨亭。
墨亭有一副對聯“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這墨亭造型獨特,形似一把撐開的大傘,與周圍的樹蔭環抱其中,但也是乘涼的好去處。
當朝圣上德慶爺曾書御筆贈于此亭:“疏影橫霞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币詾楸摹?p> 寒萱看見御碑,不由的口占了一首令詞《夢江南》:“如意玉,風水鎖長園。雄麗六龍書御筆,吟詩繡字拜花仙,何日贈青簪?”
慕容清風道:“當真是我朝無雙圣手,愚弟佩服之至?!?p> 納蘭寒萱問道:“清風弟最近可好?”說著與慕容夢婉坐在一旁。
“尚可”慕容清風道“可得感謝寒萱兄,上次來弟府邸教弟那套“行云步拳”十二路散手派上了用場。若不會哥哥這套功夫恐怕弟弟早就死于賊人之手了。”
“我已收到弟弟的請帖。恐這次南北文人集會高手甚多,愚兄自知才疏學淺,平時填詞只合轍五代南唐之詞。這次真怕丟盡清風弟的臉面呀”納蘭寒萱慚愧的說。
“寒萱兄太過于自謙,試問哥哥的《淥水詞》南北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早就揚名南北了”慕容清風道。
納蘭寒萱道:“常言道,山外有山人外人,一山勝過一山高,實在不敢當呀”。
正說著忽聽有人大笑道:“右將軍,還是不改自謙的口吻呀。”納蘭寒萱轉身看見了司馬蕭然。
司馬蕭然向慕容清風賠罪道:“小弟來遲還望清風兄原諒。”俯身以請。
慕容清風道:“來的不遲,明天才是是南北文人集會,弟弟可準備好了?”看見司馬蕭然身著青藍色水紋袍子很是別致,又問道:“蕭然弟最近這“葬花拳”練得可自如往來?”
納蘭寒萱道:“蕭然弟的“葬花拳”已自成風格,每招每式自有新意,已不再受原有七十二路拳腳固定招式的局限,我的“形蕭拳”除了我師傅南風影見過外還未嘗讓誰見過,只因“形蕭拳”乃余之自創,平時于別人過招只能使得我師傅南風影傳授的““行云步拳”十二路散手固定招式。今日愚兄不妨給你們展示一下?!?p> 慕容清風道:“如此甚好,請大家隨我到后院”。說畢帶著司馬蕭然納蘭寒萱和慕容夢婉來到后院。
后院。
慕容清風吩咐:“來人掌燈”。
一時間紅燈籠掛滿后院,與當空月色遙相呼應。
納蘭寒萱起式第一招“驚風拳”右拳連續兩拳,隨即右臂向下擺去;接著第二式“破風掌”右拳又順其擺下成掌向上隨風發出,這時左拳也快速出招,左右手相互配合連發數十拳,這便是第三式“沖風拳”如同數個人同時發出一般,在“沖風拳”擊打之時,右腳已經向上擺出忽左忽右;左腳依舊保持平衡,這便是“擺風腿”,待右腳落地瞬間左腳發出擊打,這時已騰空出腿,左腳按著不同方向在半空中連續發出三腳,這一招可是納蘭寒萱的絕招“勾風三腳”,這一招沒有固定方向,可在陸地可在半空,也就是無具體位置,出其不意的三腳可令對手防不勝防,這也難怪當時納蘭寒萱的師傅南風影告誡于他不可輕易傳授他人。
慕容清風、司馬蕭然和慕容夢婉沒有想到“形蕭拳”這般厲害,更神乎其神的便是這“勾風三腳”,不禁拍手稱好。
司馬蕭然道:“難怪納蘭兄平時只使用“行云步拳”十二路散手,倘若誰遭到納蘭兄這“勾風三腳”的話不死即傷呀?!?p> 納蘭寒萱道:“你說得在理。我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使用“勾風三腳”得。剛才我展示的都是固定招式,但在實戰中并非始終一層不變。我的這套功夫正是在于“形蕭”二字,形既然消失又有何固定從而局限招式內呢。愚兄并非不教授兩位賢弟,只能得到我師傅南風影的同意才行”納蘭寒萱看出慕容清風和司馬蕭然的心思。
慕容夢婉問道“寒萱哥哥,小妹不解。為何哥哥所交之人都是文武兼備呢?哥哥的武功又練的這么好,而剛剛二十出頭啊就已拜京畿右將軍?”慕容夢婉雖疑惑不解,但心里又對納蘭寒萱喜歡加深。
納蘭寒萱說:“我從九歲那年便上山跟隨師傅學武,我師傅乃當朝帝師,武學和詩詞歌賦自然是樣樣精通,經子史集也不在話下。因從小跟隨師傅,自然學的不少知識。我師傅打得“行云步拳”十二路散手已經出神入化,非常人等能與之對抗交手。我也只從師傅身上學的幾分,跟我師傅相比還相差甚遠。”將早年之事一一告訴慕容夢婉。
又一日。慕容清風安排仆人在后花園設弄酒席,只見司馬蕭然偕一女子在花園游現.慕容清風碰見便向前詢問道“蕭然弟,請問這位姑娘是?”。
司馬蕭然答道:“忘了跟兄長介紹,這位姑娘叫做榆柔是當今榆王爺的女兒。我們是偶然在橋邊相遇,一見鐘情;沒有向兄長提起此事,請原諒愚弟!”。
慕容清風道:“不礙不礙的。只要你有了喜歡的人,哥哥才放下心來,這些年你對很多姑娘都不屑一顧,為何對這位姑娘情托所依呢?”
司馬蕭然答道:“此女子才華橫溢,雖是大家閨秀,可不失理性?!边@位姑便娘是榆墨軒,榆王爺的女兒。說罷慕容清風辭去。
夜晚。
文人墨客皆以聚此,宴會之中有人提議先讓京畿右將軍納蘭寒萱開詩一首以為正式。
納蘭寒萱不再推脫,遂調整氣息,思量一下,便賦詩一首七絕:
回首風塵十數年,憑將底事著詩篇。
臨窗遠望憑欄看,傾蓋江湖豈偶然?
聲聲入耳,竟讓眾人心曠神怡,這時作為東道主慕容清風提議為“傾蓋江湖”觥籌一杯豈不快哉!
眾人紛紛舉杯觥籌,一片祥和景象。
慕容清風又道:“既然右將軍以《淥水詞》聞名海內,不如借此良辰吉日,就請右將軍移步中位,開壇講詞何如?”
如此,納蘭寒萱不再推遲,恭敬不如從命,開壇講詞:古人曾填《山花子》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莫,接天流?!笆志碚嬷樯嫌胥^”借“真珠高卷對簾鉤”之意,而“青鳥不傳云外信”中的信指的是乃是使者,上古奇書《山海經》曾云:“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又曾有人云:“青雀西飛競未回”。便是此意。當真是全詞情景相融,意境深況委婉,留有余韻,可稱詞中神品,不為過譽。
一時間,眾人鴉雀無聲,皆被右將軍寒萱詞義引入其中,卻不知開壇講詞已然結束,不在話下。
宴會結束后,寒萱隨著慕容夢婉同去拜見其父。
慕容老雙俠也打算在金陵長住,不幾日買了足夠大的府邸。府邸的匾額是由納蘭寒萱題寫的。
“慕容府”三個大字,似飄逸仙人風骨,又有莊重之本;似大家風范,又不失清秀。
金陵慕容府,前廳。
古雅淳樸不顯豪華美麗,蒼桑古隸清秀小楷,山水風景大幅壁畫;又有農耕收割景樣,到底不是塵俗富貴人家。
納蘭寒萱左右看過后,早已生出隱逸之意,看此更添幾分欣喜,于此口占一首七絕:
題詠山林詩句老,不如寫意雪中天。
幾時歸隱江湖去,是酒是詩比謫仙。
慕容湘竹道:“多謝前日納蘭公子為老朽府邸題字,不知來到寒舍可否喜歡?”
納蘭寒萱回道:“客氣,題字本是小事,豈敢言謝?!彪p手握拳,又問道:“寒萱聞慕容老雙俠在江湖威望過甚,不知為何生此隱逸哉?”
慕容湘竹回道:“生也江湖,死也江湖,成也江湖,敗也江湖;原來如此,何不隱去。”納蘭寒萱生出敬佩之意,見天色已晚匆匆告退。
正如佛法圣書《金剛經》所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p> 納蘭府,靜淵草閣。
說起靜淵草閣,是納蘭寒萱的書房。書房里經子史籍很齊全,名人字畫更是數不勝數。還有一間暗室,暗室里裝滿了奇珍異寶的兵器。寒萱雖是當朝京畿右將軍,但納蘭家畢竟是詩禮世家,所以也不好將兵器隨意堆放擺出。納蘭寒萱在東南角書架隨意翻出一本書,看了許久,時到睡眼惺忪,方才解衣睡去。往往醒時,寒萱便打坐吐納,修身養性。正所謂:無虛無極氣中理,太虛太極理中氣。動靜成風分陰陽,相分陰陽為天地。又曰:“虛無者縹緲空空,無極者混混沌沌,其中一點生機,則此極為先天真一之祖氣,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龍虎二氣發源之始,易謂之太極也。太極者,氣形之本,無極而生有極。自無歸有,有必歸無,無能生有,有無相生,無有盡時,則綿綿流行不息。太極陽儀是氣之伸也,太極陰儀是氣之縮也,太極中于四象,兩儀之母也。其性屬土,天地萬物皆由土而生,故萬物之旺,以土為本,萬物之衰,由土而歸根。取之于身,在臟,屬脾,為土,脾旺則四體百骸健全。取諸于法象,土力也,內包四法,即金力、水力、木力、火力是也,共謂之五行也?!?p> 清晨,納蘭府,中閣。納蘭志清和鄂雙飛在商量事情。
鄂雙飛道:“萱兒今年要過冠禮了,得找個老先生給他取個字才好。還有冠禮之后得為萱兒尋得一門親事,我看慕容姑娘著實不錯?!?p> 納蘭志清道:“夫人所言正式。我看不如將萱兒的師傅逍遙子南風影請下山來,南風影老先生博學多才正是最合適的人選,況且萱兒早年和他師傅生活在一起,他師傅比咱還要懂得。我早飯后便擬一封書信,請逍遙子南風影老先生下山?;槭孪炔槐刂?,凡是也得舉行冠禮之后方能進行。”早飯后,納蘭志清擬信畢交于下人快馬送去。
逍遙子南風影正在坐在山中石床上運轉小周天,小徒弟接到信便在老先生旁邊等候。
但見南風影老先生運轉結束后,全身發汗,神清氣爽,好是自在。小徒弟將信遞給了他。南風影見是金陵納蘭府修書,打開一看才想到愛徒寒萱快到冠禮,甚是開心,遂回房去也。
第二日,天未明,南風影選了一名歲數極小的徒孫帶在身邊,一同下山。
日出薄霧,海面,一葉木船順風駛進。
南風影站在船尾與徒孫呼風為伴,但見南風影吐納一口氣,隨即手腳并用,步伐極快,出腿分開徒孫兩腿,雙手浮起,幫助徒孫開拳。
一時間,風起云涌,一整套浮云十二路散手演練完畢。只見徒孫剛要張口喘氣,就被南風影浮手頂住下巴,引導徒孫調整氣息。
在蒼茫的暮色中,這艘船正伴著暗藍色的長影在平滑如鏡的江面上疾行。
南風影作為帝師,在京華金陵享受著無人比擬的名號。也是除了帝家之外,金陵六大權貴最為忌憚的老者。
碼頭,晌午。
納蘭家的轎夫和家丁已經早早的候在碼頭岸上,寒萱帶著他的二弟三弟一同過來迎接南風影老爺子。
船停,南風影帶著徒孫登岸,寒萱和二爺三爺一同跪拜。
寒萱跪道:“徒弟寒萱,攜家中二弟三弟一同拜見師父?!?p> 未等南風影說話,小徒孫很機靈的也跪道:“拜見師伯”。
寒萱聽到稚嫩的孩童聲音,原來師門第三代傳人也已經能運用本門的基本內功調息之法,說話之時已是談吐自如。
南風影道:“你們都起來吧”。
寒萱將南風影請到預備好的頂好的轎子中,一時間氣勢湯湯的回程納蘭府。
京華,五月。
納蘭寒萱在宗廟中將頭發盤起,戴上禮帽。穿戴的服飾很多,有冠中、帽子、幞頭、衣衫、革帶、鞋靴等。
南風影道:“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念過取字時的祝辭,南風影頓了頓說道:“你的字取為{清柔}”。納蘭寒萱躬身拜謝。南風影當晚和徒孫乘船回去。
納蘭府,中閣正房。
鄂雙飛道:“孩子的字也取好了,那接下來的婚事該是你這做父親張羅著辦了”。
納蘭志清道:“是該給孩子張羅著婚事了,我明天去慕容府一趟,問問老雙俠的意思何如?!?p> 慕容府,前廳。
慕容湘竹道:“稀客!不知納蘭尚書來老朽寒舍有何指教?”
納蘭志清道:“豈敢談指教二字,我家小兒冠禮已過,今日拜山特為婚事。想必老雙俠也早聞我家小兒與令千金情投意合,何不促成一段頂好姻緣?!?p> 慕容湘竹道:“豈不是高攀貴府,既然如此,我同意了”。
納蘭志清道:“如此甚好,月末何如?”
慕容湘竹道:“但憑安排”。
納蘭志清回到府里,安排大管家準備婚事。仔細叮囑大管家將每處花費記下,日后好去核實。
納蘭府,靜淵草閣。
納蘭寒萱已得知父母安排自己的婚事,又回想到早年山上一直陪伴自己的小師妹,這一日便回想起那段往事。
山上,小溪邊。
“師哥快來么,快看有好多的小金魚”
“好,為兄這就來”納蘭寒萱看見小師妹愉悅的樣子,悄悄的在小溪旁捉來幾條小金魚送給晏琓。
“師哥真好”晏琓用手中香帕擦拭納蘭寒萱濕漉漉的雙手。莞爾目視。
晏琓央求納蘭寒萱攜手來到小溪北面的綠地中,雙雙背靠。
“師哥為什么師傅還不傳授我功夫,還讓我每日讀素女經之類的書”
“想來師傅自有深意,聽師傅就是了”
納蘭寒萱記起早年的那段往事,想起下山前小師妹說過要等自己的話語,皆不是歡欣記憶。
納蘭寒萱提筆寫道:當時只道尋常事。愁怯何如,紅稀香少,杜鵑夜鳴。千里關山湖上真浩渺,寶鴨煙銷沉水撥燒燈。皆不是,年少而已。好在重泉他年后,棲鴉薄劣,丁香千結,揉破萬點黃金萬點輕。
京華,五月末。納蘭府,大婚。
《詩經》曾云: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納蘭寒萱騎著上好紅駒,走在最前頭。后面則是頂好的紅綢轎子,上面繡滿了當朝國花,四名家丁一前一后有序抬著,周圍更有圣上親批右營營兵兩旁護行,以為壯觀。
終于眾人到了一壯高大的外墻中間。但見墻的兩邊貼著大幅長方形紅紙,上面寫著連體的囍字。
納蘭府內,各種紅紙花、絲綢旗子和紅燈籠應有盡有無所不有。
只見花轎在喧鬧的隊列中來到院子里,聚集在院子里的客人們高喊:“右將軍萬福!新娘萬福!祥光永照!”
緊接著大大小小的鞭炮同時點燃,聲聲作響。
沉重的大花轎落在臺階前,大太太從后院走出來,向客人們一一點頭致意。納蘭老爺走下臺階,后面跟著寒萱。納蘭老爺打開轎簾,停住,莊重的像賓客致辭……
寒萱牽著婉兒的手從花轎走出來,一起走到高堂前。拜堂不記。
納蘭寒萱那些好友都趕到府里慶祝,大婚之日在納蘭志清親自指揮下全部安排妥當。新人入洞房。
納蘭寒萱想要揭起慕容夢婉的頭蓋紅布,可是慕容夢婉讓他填首詞方可。
納蘭寒萱略加思索些,賦詞道:詩在殘紅浣雨音,雙凄迢遞蜀中魂,江干燕子半相渾。翻悔當年憐玉骨,而今醒視委儂身,夕陽無限怨啼痕。
慕容夢婉其實對詩詞并不十分懂得,只是覺得這首詞語句很好,于是方讓納蘭寒萱揭開頭蓋紅布,二人喝過酒便匆匆入睡。
納蘭府,正廳。
“馬子爺,前來有何要事?”納蘭寒萱問道。
“公子言重了。我家大少爺不日亦要成婚,還望公子和納蘭老爺賞臉過堂,不勝感激?!瘪R子爺回道。
原來馬子爺是金陵王家的大管家。
王家是這帶的貴族,其家勢力甚大,府內甚富,家丁過百,家眷過百。
王府內正廳中,有二三余人。一張木制帶有鶴紋制的座椅,坐著的是身穿大黑鶴紋袍的老人,老人密集的胡子隨風而飄,那個老者是王家的當家人,府內都稱呼他為王老爺子,至于名字也只有他的長子王成子知道。
在王老爺子旁邊坐著的是個年輕人,正在與王老爺子交談,他正是王老爺子的長子王成子,是這一帶出名的大少爺,平時無論對待家中長輩還是對待其他的傭人,無不謙讓有禮深受家中各類人的贊賞。
在王成子旁邊那個人是早年跟隨王老爺子打拼這份家業的功人,也同時是最親近的傭人,他無名無姓幼小被家人丟棄,因馴馬技術好,遂王府內的人都呼他為馬子爺,一個“爺”字可見在王府里的地位。
王老爺子道:“成子呀,為父為你訂家婚事,女方家亦是這一帶的貴族,在朝中頗有勢力可為你接守咱家時,確保平安無事,更上一層樓”。
王成子回道:“父親所言兒自當從之,不過與那家結親要準備好些,該花的一定要花,不要節省才是”。
“少爺說的甚是,老爺可把少爺的婚事讓我來辦,定會滿城貴人皆稱贊”。馬子爺自信的說道。
王老爺子打量馬子爺回道:“你且去辦,王府名聲要保”。
馬子爺走出正廳傳呼一六子,讓他去老麻子那叫幾個丫頭來,又傳呼其他輩分小的傭人分別交待事情,馬子爺讓馮媽安排幾個勤快的丫鬟準備禮餅一擔。海味有鮑魚、蠔豉、元貝、冬菇、蝦米、魷魚、海參、魚翅及魚肚每款分做兩包,又囑咐馮媽發菜是不可缺少。鯪魚和三牲雞兩對豬肉三至五斤起。椰子兩對。米酒四支。龍眼乾,品枝乾,合桃乾,生果。油麻茶禮。又安排李媽準備好帖盒囑咐禮盒內要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乾、龍眼乾,還有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以及龍鳳燭一雙及對聯一幅。連一些瑣屑的事也交待的一清二楚,可見他心細如真。
夜晚馬子爺經王老爺子派來的人傳呼,來到老爺子的屋內,站在一旁并不豎直很隨意的樣子。
王老爺子問道:“今兒辦的幾層”?
馬子爺答道:“二、三層矣”。
王老爺子又問道:“該交待得事都交代否”?
馬子爺答道:“都已交待成”。
王老爺子看了馬子爺一眼,讓他坐下,老爺子說道:“從我創家業你就跟我,到如今少說也有三十載了,我對你那不用說,你對我也很好,不圖名利忠心耿耿的跟隨我,我也沒給你什么”。眼眶打著淚珠。
“老爺客氣了,您對我如待親兄弟似的,我自然以心換心同樣對待你。若說沒給予我什么,那是假的。我這十來年每天吃好穿好也全仗著老爺子的照顧”馬子爺回道。
直道三更馬子爺才出屋回房。
天異常的陰暗,雷聲欲動欲響,風也跟著作怪;王老爺子的紙窗上添了幾片黃葉。
天明,王府內一片出奇的寂靜,直到府內所有人開始活動才有了聲音。府內一片騷亂,王成子站在老爺子的遺體前不禁簌簌地流淚了。他的心理很亂,自己還沒有成家卻先送走了先父,王成子覺得此事定是他殺;但是衣服穿好沒有傷痕,若說用毒致死,定然有白沫子吐來但沒有。
“大少爺有人求見,稱是您的堂兄”小廝稟告。
王成子不知何事,且說:“讓他進來,在正廳候著?!闭f著走進正廳,見到遠方來的堂兄,言道:“堂兄身體安否?”
成子的堂兄姓王名安雄,無字,錢塘江人氏。
安雄答道:“安”又告訴來因“近日江南一帶有北方流民遷來,都是不開教化的家伙,更是不要命的人;我來的目的正在于此,恐潛入府中故前來相告”。
王成子留他堂兄安雄住一宿,夜里有事相告。
夜里,王成子屋內。
成子把其父死訊也相告安雄。安雄問知大驚。
且說這王安雄早年出來闖蕩混出點名堂來,跟官府里的人也常打交道,時常讓府衙辦點事;奔波多年,卻尚未娶妻孤憐的一個人。
王安雄此次來王府是有原因的,他想向成子這借點錢在外謀個官上下打理,但是讓他沒想到來這卻遇到這等事,自己沒惹上已算是萬幸。他得知王老爺子死訊,也知道了府里沒大辦喪事的原因。
王安雄道:“堂弟事已至此,悲傷自然切莫傷身,老爺子的事應花些錢讓京師府尹來辦,我也幫著尋些人打聽一下,這年頭社會不安呀?!遍L嘆一口氣!
成子也猜個七八分他此次來的原因,于是叫管家支些錢交給王安雄,又另外給他些錢,叫他將老爺子的死訊不要告訴他人。
成子的做法也是對的,其親尚未娶之,若先讓他人得知此事的確不妙。諸位聽客成子的娶親之事還得在稍候一些。
馬子爺請示大爺后,安排凌快的傭人準備馬車將王家準備的禮送往秦府。
秦府,管家秦桂收到王府送來的禮,著即安排幾個傭人分別準備茶葉,生果,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賀維巾;長褲;皮帶,銀包及鞋一雙;扁柏、姜;回聘金、茶煎堆、松糕大發、檳椰一個,余數全回給男家。
次日上午,秦府管家秦桂安排傭人回禮,亦詢問娶親之事,要面見王老爺子,當面相說。王成子自然要主動出屋相迎,說:“家父因病不能見客,現家中諸事皆由我掌問?!彼烨馗芗覍⑷⒂H之事與他相議,將迎親定為后日上午。
成子將管家叫來,相告后天迎親讓他準備。這婚前的事真是多而瑣屑,令下人有些招架不住。
大喜的日子王府秦府兩家都張羅著,秦府的花轎隨著鼓聲響徹九霄,花轎到了王府外。王成子身著喜服早已站在大門口等候。
“恭喜王世兄,小弟趕來多有冒犯哩?!奔{蘭寒萱道。
“沒有沒有,來了就好,請里面坐”王成子回道。
成子走下臺階和秦氏共牽紅喜簾踏上臺階進入大門走到正廳。
王家舉行拜堂儀式。因為王老爺離世于是請來族長王善充當王老爺子。
贊禮人名曰王進喝名受拜。王進道: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交拜。王成子和秦氏按部就班的進行。
納蘭寒萱越發覺得此時的王老爺子的模樣,與自己年少時看見的不大相同。因為是王世兄大喜的日子,寒萱不在多想,自己無聊的去找王成子喝酒。
王成子見寒萱朝自己走來,于是命下人換兩個觥籌。觥籌的蓋是作獸頭形,以計飲酒之數。寒萱戲言道:“好哥哥今天你大喜的日子,可有佳作好詩?若讓弟弟飲了如此分量的酒,豈不是要讓弟弟攜眾人去你的與蘭居窺聽您和嫂子的纏綿之話?!?p> 王成子微笑回道:“胡鬧!”遂一快沖拳向寒萱打來,寒萱也知成子并沒有傷害的意思,于是輕輕的用右手撥開,并說道:“好哥哥,小弟錯了該打該打喱!”成子道:“今天且放過你小子,改天定然去你府上問罪。”寒萱賠個笑臉乖乖的自罰三杯酒遂歸座。
回洞房成子一切的準備都做完,當成子揭開秦氏的紅頭巾。只見秦氏粉紅玫瑰香緊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綠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金絲軟煙羅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鬢發低垂斜插碧玉瓚鳳釵,顯的體態修長妖妖艷艷勾人魂魄。成子如此便醉了魂魄。正是:
新婚吉日欣然喜,貌似飛瓊也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