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2009年中旬開始,喜歡寫文字,后來漸漸的就開始嘗試著去寫,2013年有一次開始試著去整理,然后發現其實并不是自以為是的那般好,或者說那般豐富,以至于產生過質疑,覺得寫得不好。現在2016年末,我想著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心態,整理還是必然的,至于什么時候有一個開花的機會,還是坐等時間或是契機,期待結果。
我是1989年生人,籍福建莆田,廈門理工學院文學學位,通素描、色彩、速寫、設計、詩詞、游記、小說等。筆名:未樹,這倒值得一說,這筆名是高中時期一個摯友取得。之前覺得好聽就一直用著,而后再去思意有點:“未有建樹”的味道。我后來也找摯友問詢,她也不說,只是笑,我也不知道她笑的意思,反正不透徹。最后我就是尋材料去,才知道莊子《逍遙游》里提到:“彼其于世,未數數其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大致意思是:他在世上,從來沒有急忙忙地追求什么。雖然這樣,還是有未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是我后知后覺的,知道的時候都已經是大學時期。我感念她博學的同時,覺得自己渺小,每想至此,倍感唏噓。
這里面收集了我從2009年中旬開始寫的詩詞和游記,過程雖然不算是漫長,但是曲折也并沒有,花了一些時間,記憶起了一些事情。記起往昔在廈門的學習生活、工作出差的酒店生活、回鄉工作之后的生活。有過福州西湖的寧靜,也有過漳州花都的喧鬧,記起校園的同窗,也有工作的同事,每每及此,無不感嘆歲月。整理到2011.03.24的:“繁華落盡,風云幾何,愁水三千多,人生幾回博。怎奈冬雪消逝,卻依是臨近寒春。”時,我記起那是為康飛龍寫的,我猶記得當時寫的時候已是知道他去世許久之后。高中時,男生少,同窗之誼猶深,他是年后正月里準備結的婚,今日通知結婚,卻在明日告知不必來了,我突如其來的以為是被開了玩笑,沒有細細追尋。但是我卻不知那是一場禍事,帶走了他。諸如此類的很多很多,我更覺得整理出來,不僅僅是收集作品,更覺得好像把回憶的五味雜陳重新整理,再細細的放回去,相比之前,或許只是規整了一些,但是更加堅定整理的必要性。
雜記命名《檐下聼風》,想這往事如風逝,既然抓不住,那邊細細記下,時而放出聽聽罷了……
胡陽凱(未樹)
2016年12月15日
丙申年冬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