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乙想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深深感覺自己陷進去這種漩渦中還能活下來,已經不能算是本事了,而是運氣。
他足夠“幸運”的活了下來。
至于他手中的這團記載了公孫芷案牘資料的竹紙,張小乙略微思考,便知道是誰給他送過來的。
清羽!
除了這個神秘的組織外,沒有其他可能。
清羽送來案牘資料,有兩個目的,一是警告,二是答謝。
警告張小乙這起案件的嚴重性,答謝張小乙在面圣時并未將清羽組織暴露。
可想而知,張小乙面圣所說的話語恐怕早就被清羽得知,所以才會如此“及時”的送來了案牘資料。
張小乙看罷竹紙,便將竹紙撕碎,撕的很細很細然后拋進了茅坑之中。
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從這漩渦中脫身,那就不要再陷進去,李師道的事情如何發展,他從此之后將不再關心。
這是為了他自己的小命著想。
做完這一切之后,張小乙蜷曲在太平巢的一角,伴著眾多不良人的打鼾聲,緩緩進入了夢鄉,愿今夜好眠,明日又將是全新的一天……
三天后,張小乙一身的不良人皂服快靴已經進階為深青色低階武官服和蹬馬靴,腰間別著的短刀也換成了制式軍刀。
此時的他正站在萬年縣縣衙隔壁,看著一個正在動工的工地。
原本這里是個小樓,后來被官府買了下來,原本打算是挪作他用,恰巧圣人旨意下來,直接就把這里選為了緝兇司的府衙。
說是府衙,實則緝兇司可沒那么大,在張小乙看來,這更像是不良人的一個辦事處,和遍布長安城的太平巢沒什么區別。
但圣人說是“司”那就一定是司的規模,下面的人哪里敢怠慢,立刻就騰出了這么一大塊地方開府建衙。
想想大唐的司是什么地方?
庫房司、周轉司、漕運司……
這些地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何況司內主事大部分都是六品上的官員,哪里會出現一個最低級別的武官成為司內主事?
從此之后,張小乙就將成為不良人緝兇司的主事者,而且占據的地方還是一個司的面積——要知道不良帥還借住在萬年縣縣衙后院呢!
說起不良帥,郭子黔前兩天還來工地上看過,齜牙咧嘴的就走了,眼中滿是羨慕嫉妒。
現在他名義上還是張小乙的上司,但對于張小乙卻已經沒有了掌控權,反而緝兇司還分走了不良人一大塊權利。
原本緝拿盜匪就是不良人的天職,但緝兇司成立之后,緝拿盜匪的任務就落在了緝兇司的肩上,不良帥郭子黔卻并非是緝兇司的主官,這代表著張小乙沒必要聽從郭子黔的吩咐行事,甚至緝兇司出任務都不需要通過郭子黔同意。
幸好不良帥郭子黔只想著升官,對于權力欲并不太變態,所以還是咬牙忍了下來,換成另外一個人,恐怕當場就要和張小乙老死不相往來,而且今后還要變著法的坑對方。
郭子黔想的很好,他從來沒有將不良帥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這只是一個跳板,只要能夠讓他升官,別說張小乙分走他一部分權利了,就算是張小乙將不良人全部奪去,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張小乙并不知道郭子黔的想法,如果他知道的話,一定會給郭子黔一個大大的贊嘆,這才是真正往上爬的心態,如此一來下屬并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他最大的助力。
別眼紅下屬做出功績,就算是下屬做出功績了,還能不分給你主官一份?
修建府衙期間,狂歡的不良人心態有些膨脹,甚至有人提議去平康坊慶祝一番,后來數數身上的銀錢,這股膨脹的心態又縮了回來。
平康坊那種銷金窟,哪里是他們不良人能去的地方,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的銀錢,都不夠在里面喝一頓花酒的。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不過,想到平康坊,張小乙就忍不住想起了小左。
曾經小左就是平康坊內第一青樓春風露華樓的看場大哥,按照時間來算,小左現在應該已經抵達了東都洛陽,只是還沒有書信回來保平安,這讓張小乙忍不住有些記掛。
不過張小乙也知道,就算是小左到了洛陽,大概率也是不會寄回書信,因為一旦寄回書信,等于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無孔不入的“老鼠”很快就能夠找到他。
如此,張小乙也只能希望小左能安全的避過風頭。
至于張小乙自己,卻是再也沒有了喪命的危機——至少短期內沒有了要他小命的人。
在大唐,只要牽扯到圣人,那么一切東西都會變得不一樣。
可以說,全天下百分之九十的資源都在圍著圣人一個人轉,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人想要坐上龍椅的原因。
不過張小乙自身的地位有多么低賤,但只要他與圣人牽扯上關系,哪怕只是見過一面,短時間內就沒有人敢向張小乙下手。
“老鼠”幫會青木堂也不敢!
誰知道圣人哪一天突然想起來要再見一面張小乙,結果卻得知了張小乙已然身死的消息,到時候殺死張小乙的人肯定會被圣人遷怒。
圣人一怒,血流漂杵。
沒人敢用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因此,這幾天張小乙活的很肆意,他好久沒有這么輕松過了。
直到這天,張小乙依舊在緝兇司的工地上充當監工的任務,突然就有小廝送來了一張請柬。
這張請柬上沒有任何的署名,只有一個地址。
這個地址正是平康坊春風露華樓!
入夜,整個平康坊陡然“活”了起來,絲竹之聲縱然在坊市外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張小乙脫下官袍,重新穿上不良人皂服和快靴,腰間別著短刀,來到了春風露華樓。
只不過這一次,他并沒有從春風露華樓的后門進去,而是從前門堂堂正正的走進了樓內。
春風露華樓裝飾的極為金碧輝煌,金箔和寶石仿佛不要錢一般嵌在墻上,看樣子這里不應該叫做春風露華樓,叫金樓更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