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該怎么說,一朝回到解放前,在讀大學的時候,我經(jīng)常會想起這句話。不知道研究生是不是會說同樣的話,生活中,意想不到的突發(fā)情況往往打亂原有的計劃。
我本來應該在讀研究生,卻被迫求生打工度日,在這個狹小的辦公室掙扎呼吸,尋求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和海洋。老板對我很好,做不到的事情他也沒有苛責,而是默默放開。我時常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天空上,云層中,是否有生靈在控制降雨量,播放天氣預報。我往往走在路上的時候想到了數(shù)學,從一數(shù)到九百九十九,再從一數(shù)到九百九十九,這樣一般我就能夠回到家門口。我總也眺望遠方,遙看瀑布,前瞻鋪路,得出的結(jié)論是今晚睡好明天自然不會差到哪里。
我害怕洗面奶,那需要全副武裝才能不打濕衣服的洗漱措施。媽媽很能干,外婆很聽話,爸爸很安靜,妹妹很懂事,我別無所求。十年前我肯定想不到今天會是以這樣的姿態(tài)生活在熟悉的地方。那個時候可能我現(xiàn)在的家還只是一片沒開發(fā)的荒地。
現(xiàn)在的房地產(chǎn)市場跟火熱,但并不意味著我一定要去分一杯羹。買一套房子有時候需要幾代人的積蓄,而付錢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只要你簽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我們的未來都燦爛如朝陽,明媚如春光,熱情如火,一覽無遺。
一朝,有時候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蒙蒙的天光便轉(zhuǎn)瞬照耀大地,完全看不見黑暗曾經(jīng)籠罩。一朝,有時候只是幾個轉(zhuǎn)身,一輩子已經(jīng)錯過,今生不再可能相遇攜手,骨肉分離甚至不識眼前人。一朝,對某的人來說是一生的遺憾,對旁的人來說是猝不及防的打車招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類的快樂并不相通。有句俗語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愛情當中,女方無論多么高貴優(yōu)雅、知書達禮,一旦被男方欺騙或者侵犯了,也難免陷入自責,少則五年,多則半生,不愿意原諒對方,幸好老天垂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小女和長大后的男生終成眷屬,事業(yè)有成,也算給自己的青春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他們是幸運的,不幸,也祝福這樣幸運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過得更幸福。
我從來不奢求自己愛對人,只希望自己轟轟烈烈、刻骨銘心地愛過,哪怕她愛的并不是我,哪怕這份美麗的愛情沒有結(jié)果,哪怕我們給別人做了嫁衣??赡?,這就是愛情對人類的改造吧,她要求我們奉獻自我,為偉大的人類事業(yè)添磚加瓦,奮不顧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任務就交給社會主義接班人,解放勞動力,解放傳統(tǒng)思想束縛,解放全人類,祖國媽媽啊,我長大了,您聽到我對您的呼喚了嗎?終有一天,我們的國家也會如同雄獅虎豹一般英姿勃發(fā)、昂首挺立、勇立潮頭!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回,一條普通的河流,由無數(shù)冰棱組成,冰的化身,風的舞臺,地的延伸,火的結(jié)果。回,一段鄉(xiāng)音,一首兒歌,一種承諾,背井離鄉(xiāng),衣錦還鄉(xiāng),高中狀元,張燈結(jié)彩,若沒有能夠讓父母兄弟驕傲的資本,她是寧愿餓死街頭,也不肯回的。回,向量,動詞,英語中有事也作為副詞,表方向,回到家鄉(xiāng),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懷抱,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回到自己屬于的土地上。我想回家。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心,烙上中國印。寫信的時候,寫作者總愛加加上兩個字:速回。它不僅僅指代回信,也旨在提醒讀信人早日回家,以免家里人擔心。
解放的那一天,具體時間應該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一天,聽同學說,那時候爺爺在世界上,看到東方血紅血紅一片,染紅了半邊天。后來太陽升起來了,爺爺也閉上了眼睛。再后來同學就出生了。似乎是為了印證她沒有說謊,不久之后,她就成了我們班的班長。因為這個同學,唐傲寒,開朗活潑,善于交往,我們班在整個年級都是很受歡迎的。當時工作被別人取代了,心里依然是酸溜溜的,就像一條夾著尾巴的大尾巴狼,四處逃竄,生怕同學開口喊一句“前班長”。好在小說給我創(chuàng)造了一點自信,我便沉浸在長篇小說的快樂里,很少和同學來往了。因為成績下滑嚴重,最后初中也沒有考上,讀了一個嚴格且保送高中的初中,苦不堪言。真是福禍相依。
我時常想,如果我生在解放時期,我一定要當一名光榮的八路軍,不當漢奸,不幫小鬼子。我要打跑日本人,保家衛(wèi)國,做民族的英雄。
前一段時間,我在日語培訓機構(gòu)學習了日語,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可是不久之前,老師和培訓機構(gòu)一起消失了,她之前好像有告別的話對我說過。日語老師希望我成為一名家具設計師,設計出適合休息的椅子,最好是自己親自動手打完一款舒適健康的木制工具板凳。我當時很受觸動,覺得日語老師的生活很貼近現(xiàn)實,并不是只活在書本中的書呆子。秋田日語培訓機構(gòu)是一個夢幻的培訓班,只需要背單詞記語法,就需要交上萬的錢給培訓機構(gòu),我覺得老師教課可能都沒有收錢來得積極。他們好像有非常燒錢的項目,幾天的時間就把我交上去的書學費揮霍一空,之后又讓我交書學費。學校大概都是這副德行,沒有好老師,也教不出好學生。錢大把大把地吞,就像一個危在旦夕的藥罐子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