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絢麗的卡通圖案,大大小小的書包格子。望著店里那些琳瑯滿目的書包,大姐感慨:“我們幾姐妹呀,那時候讀書,哪來的書包啊……現在的小孩子真是幸福!”
二姐說:“我就是背大姐背過的?!?p> 哥哥說:“沒書包。”
妹妹說:“有過一兩個?!?p> 弟弟說:“沒印象。”
幺弟說:“大姐夫開著精品店,你說我有沒有書包?!?p> 能背起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是童年里微妙的渴盼。
大姐說,“上小學那會,我拿的是一個軍包,綠色的,布料的?!?p> 肩上挎一軍包,穿行于大街小巷,是那個年代流行的“驕傲”。后來,即使雪村先生跨著那種軍包上了很多次電視,即使雪村先生挎著那種軍包唱紅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也終究沒能讓小鎮再次刮起軍包流行風。
弟弟要上學前班了,二姐帶他去集市選書包,也給妹妹買了一個?!笆畨K錢一個,蠟筆小新圖案,有兩個格子,一紅一綠,我和弟弟一人一個?!?p> “好大一個小新腦袋……”孩子雀躍,孩子神采飛揚。這是妹妹人生里唯一一個硬質書包。
鎮上曾經流行一種串繩式的布袋書包。繩子從袋口串到袋角,拴緊袋口的同時,繩子會變成兩根肩帶,一個長方布袋就會變成一個雙肩書包。沒有拉鏈,沒有多格,沒有硬感,主要是便宜,軟趴趴的布袋,裝多幾本書,那細繩便會勒疼孩子的兩邊肩膀。
布袋書包也有顏色和圖案之分,孩子們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例如,妹妹的粉色書包印著的圖案是美少女戰士,哥哥的綠色書包印著的圖案是七龍珠。兄妹倆背起這種布袋書包的時候,市面上已經普遍掛賣硬質書包。“布袋書包是從文具店的角落里找到的,當時想必是在淘汰邊緣了。”
沉甸甸的書本貼靠后背,肩膀能強有力地感受到“繩的力量”。勒著,緊著,繃著,慢慢地,孩子們也忘了酸痛。
也許只有一學期,也許能有兩學年,繩帶斷了,圖案不見了,書包沒有了,它們成了真正的布袋。父母親用它們來裝存瑣碎東西。
六姐妹就讀的小學,很多孩子家里窮買不起書包。像中高年級的孩子,基本沒有書包。單用手捧著或著抱著,書本在路上容易掉落。那些年里,有很多用紅領巾拴綁書本的孩子:即將進校門,再拆了紅領巾往脖子上戴;一旦出校門,又解了紅領巾往書本上綁。這樣的辦法自是不妥,孩子連連遭受學校批評。
孩子家長們想出了其他辦法,剪一段長度適中的褲子橡皮筋,縫成一個足以套住書本的橡皮圈。基于需求,小鎮開始售賣專門用于拴套書本的二指寬橡皮圈。有些懂得花心思的,還會在大橡皮圈的外面再縫一個小橡皮圈,用于套筆。“那支筆,絕對是四色筆。然后,橡皮圈上,寫著名字和年級,紅、藍、黑、綠,各色涂鴉?!?p> 當橡皮圈黃了,當橡皮圈松了,父母親還用它們來固定蚊帳。美麗容易消逝,只有實用能夠繼續存在。
孩子從過六一節長到過五四節,書本不需拴了。把書一捧把筆一拿,風里來雨里去,初中三年過了,高中三年也過了。很多時候,書本就住在教室的課桌里。上學放學,兩手空空,孩子煞是瀟灑。
書本徑直放在學校當然也會怕偷。妹妹說,“大家基本上都會對課桌進行改造,裝個門或者鎖,更絕的是還有設置機關的。連凳子也能釘成內置暗格,家里還存有一個,雖說搬起來重了些……”
孩子將離開縣城讀書,父母親會給買新的旅行包或拉桿包。家里原前只有兩個老舊提包,皮已損、鏈已壞,母親形容,見不得人。
父母親從來不用包包,哪怕是錢包。衣兜、褲袋,還有塑料袋,就是他們的日常必需品。
臨出門,母親拿著兩條褲子問妹妹:“哪條比較好看?穿哪條好呢?”
妹妹指了指。母親可惜道:“好是好,我嫌它沒有褲袋呀?!?p> 父親外出,那隨身塑料袋一定是一層套著一層又一層裹著一層地?!板X啊,鑰匙啊,統統扔進去,不打結地,就像扭糖果一樣扭好袋口,然后手一抓便走?!?

遺一書
一個多月沒登錄,我密碼都忘記了。。連界面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