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星首相府議事堂。
“閆忠,各部似有我欲連任的傳言,確有此事?”內閣首相皇甫松問向他的幕僚長,閆忠。
“明公,非但各部,連我們首相府也有傳言,官員們對此議論紛紛。”閆忠答道。
皇甫松并沒有問詢消息的源頭,而是繼續問道:“反應如何?”
“據下官所知,在首相任期內得到提拔的年輕官員,多數持支持態度。少部分高級官員則認為吏法不可變,明確表示反對,大部分高級官員都未表示過看法。其中法部大臣對部下點名,不允許部內官員談論此事。皇帝陛下是否知曉此事,下官則不知。”
“你怎么看?”
“明公是問連任之事。”閆忠有些遲疑,等了會,看首相沒有說話,于是說道:“下官以為,內閣首相制是文帝時期確立的制度。在文帝之前還是左右相共治,文帝之后經歷數次變革,至成帝定型十年任期且不得連任制。沿用百年歷任數相都不曾變化,乃至權傾朝野的霍相和喬賊亂政也未曾改變。如若想要變革,難度非常巨大。”
“但不是沒有可能。”閆忠再次停頓下來。
“但說無妨。”皇甫松說道。
閆忠得到首肯,繼續說著:“要想變革首相任期制,就要改憲章。憲章是帝國根本大法,由元老會掌控,寫進蝸皇系統里。要說動元老會幾無可能,但只要不是變動最頂上那幾條,也可以不經過元老會,直接在蝸皇里修改。”
“而要修改首相任期制,則需要一枚十三級權限和三枚十二級權限,還有六枚十一級權限,且包含吏部權限進行署名,才能操作執行。十三級權限在皇帝陛下那,首先就要獲得皇帝陛下的認可。十二級權限有五枚,在大人和三位副相還有樞密、都御大臣那里。十一級權限更多了,依據首相的威望不難獲取。”
“如若獲得陛下的支持,要修改首相任期不難。就是不知道陛下的意思如何?”閆忠說到此處,不再說話。
皇甫松沉思片刻后,說道:“王相本是我任副大臣時的上級,韓相與我志同道合,兩相都與我交情甚密,三枚十二級權限不難。吏部大臣嵇豐羽,是我一手提拔上來的舊部下。至于陛下,雖是身體有恙,但昨日看其精神尚好,陪著萬寧公主嬉戲。帝國四下并無明顯禍端和大規模戰事,陛下應是不會同意我再掌權。”
“那不是毫無辦法。”閆忠知道還有一個辦法,但不能由他提出。
“閆忠可知本相的想法。”皇甫松問道。
“下官不知。”
“本相并無連任之念,明日本相將面圣,進言陛下,舉薦吳充為首相。”皇甫松坦然的說道。
“吳相不是多次以與民不利之言,反對大人您施下的政令嗎?他要是做主相,豈不是會把大人立下的政策廢棄掉。”閆忠有些詫異,就算不變革吏法以謀求連任,那舉薦親近自己的韓相,以便政令延續,也是極好的。如若讓政敵上臺,豈不是會把多年辛苦都付之于流水。
皇甫松不答,而是問道:“閆忠跟隨我多久了。”
閆忠起身,對著首相行禮后道:“下官自靈能學院畢業起就跟隨大人,至今已有二十二年。”
皇甫松有些感嘆,頓了頓說道:“閆忠你跟隨我二十余年,起初從書吏做起,后升任主簿到如今幕僚長,日常間可謂是與我接觸最多的人,那閆忠你可知我的政治抱負是什么?”
閆忠沉思后答道:“大人師從前任首相曾國公,曾國公畢生追求的是整頓吏治、打擊貴族壟斷和扶持民營經濟。開放了多個壟斷行業,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形成行業競爭,與民便利。”
“大人施政主要在兩塊,保護地方生態和整頓貴族產業。利用蝸皇強盛的數據庫和計算能力,嚴格控制著地方資源流入和流出,完善和保護一般地區的社會生態。對于貴族壟斷并不是完全打擊,民營經濟也不是完全迎合。而是開發和使用定價子系統,依據現行市場環境,定下最低和最高售價,讓企業遵守。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和資本放貸標準,整頓已經進入的企業,引導大貴族世家和大企業進入新的行業。”
“政策并沒有偏袒平民也沒有打擊貴族,而是完善和設立規則去整頓行業,讓行業在一個高標準下共同競爭。”
“與曾國公實行的方式不同,我想為民謀利應是共同追求的結果,首相大人。”閆忠說完,抱拳低頭,并不看向首相。
皇甫松點了點頭,并沒有表露情緒,說道:“曾國公平民出身,官試時奪得榜首,進入仕途,而后一步青云至宰執,累封國公。其早期的平民經歷,讓其對于貴族壟斷充滿痛恨,后半期的執政則極力實現破除壟斷。
“我本是大世家出身,了解世家作風,并無成見。雖受曾國公教育甚多,但并不想照搬學習,我有我自己的政治主見。”
“皇上是帝國共主,首相則輔佐皇上管理天下。其所站的位置,思考的角度,一定是要維系帝國穩定,任何可能導致帝國動蕩的政策都是不可行的。世家子弟也好平民子弟也好,都是帝國子民,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世家有今天的地位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祖輩用犧牲和努力打拼下來的。我不愿剝奪他們的資源,我也不愿他們坐擁金山而就此沉淪。他們沒有目標,沒有威脅,不愿奮起,也就只有我從外界來給。”
“我也給了平民更加公平的機會,完善官試、升遷考核、準入通道等等措施,盡可能的給平民更公平上升空間。但志向遠大的人畢竟只占平民里一小部分,占帝國絕大多數的,是想要安逸度過一生的凡民。他們不愿離鄉,不愿折騰,也不愿改變自己。想著學業結束,找份穩定的工作然后結婚生子,而后安然的逝去,平靜的度過一生。”
“這樣的人生不管是他們主動選擇的,還是被動只能接受的,都占著帝國絕大多數人口。我想要保護他們的選擇,能夠不被打擾的度過一生。限制資本流入,完善福利機制,貿易進行保護,盡可能的保護地方生態。至于那些想要繁華和綺麗的則可以去都市闖蕩,任他們選擇。”
“現在看來,改革吏法,連任首相是很難的,強行去做容易引起時局混亂,我不愿如此。”
“吳沖雖與我政見不合,但其也是為民請命,與民謀利。能做到這點,不失為一代賢相。”
“而且我們有個極深的理念是共通的,去一體化。帝國自立國以來,統一語言,文字,消除星球間的異性,提倡星區一體化。這對于維系帝國的穩定是極好的,但我覺得星區太過于龐大,很難以實現,并且也不公平。”
“國民生來存在區別,就算在同一起點,未來也會發展不一。而一體化帶來的經濟,文化,物資的統一,讓區別帶來的不平等導致的差距更加巨大。根本原因還是視力所及高于手能接觸,而我的做法就是用制度去限制你能獲取面。”
“學生年幼體弱,知識和價值觀都尚在成長中,接觸到太多超過他們心智所能控制的理念,就容易沉淪其中,而忘卻他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情。所以我們對容易沉迷的事項進行限制,并且分級。讓學生接觸到不到,不是他們這個年齡該接觸到的觀念。游戲影視書籍分級制,禁止未成年飲酒吸煙條例,分段禁宵,違例者重罰,這些都是保護方式。”
“普通地區民眾,經濟不發達,購買力有限。接觸到太多非它地區生產力所能達到的理念和便利,會讓民不思安,物價飛起。地方經濟看似提高,實質淪為它人羊圈,以點點物料任人剪你羊毛。所以我們進行地區保護,限制資本流入,征收區域保護稅。可以隨意出去,嚴格進入標準。”
“只要吳相依舊奉行去一體化,不管如何去執行的,都無礙于我的理念。”
“閆忠你可懂得。”皇甫松問道。
“下官本是平民出身,有幸身懷靈能潛力,受帝國資助,入學靈能學院。雖身為帝國官員,但絕不會忘記平民身份。下官自對大人的政令非常支持,并為之效死。”閻忠慷慨陳詞表衷心了一通。
“本相曉得了,回去吧,明日與我一同面圣。”皇甫松下了逐客令,閆忠告退。留下皇甫松一人,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第二天,首相向陛下陳述:近日朝堂傳有自己預圖連任的傳言實屬謠言,自己遵守憲章,盡心為帝國,并無謀求連任之念,望陛下明鑒。自己還有三年時間要從首相之位退卻,欲舉薦吳沖為首相,陳述了很多吳沖的為人......
皇上當時寬慰了首相,說著首相為帝國所做的功業,但并未表態下任首相人選。君臣相宜的場景后,首相等人告退。
待宮殿內只有皇上與內侍長兩人時,皇上問道:“季同,你昨日還說起此事,說首相恐有不臣之心。而今首相與朕陳詞,你覺得如何?”
內侍長在首相和皇上的對談時已經想好應答,并無猶豫,直接說道:“微臣惶恐,首相預圖連任之事已傳遍朝野,并非空穴來風之事,再言首相現年五十五,三年之后退位,也才五十有八,尚屬壯年。眷戀權位,不愿放棄權勢,實屬正常。而今首相來陳述己見,必是覺得阻礙眾多,大勢不可違,而選擇放棄。時候未到,皇甫首相還是手握重權,不可不提防。”
皇上這次并沒有直言訓斥內侍長,而是問道:“吳沖此人如何。”
內侍長想著,自己之前已經進言過首相不是,從政者最忌諱蛇鼠兩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也不怕再得罪首相,裝作沉思,片刻后說道:“微臣聽聞,吳相和首相不和,吳相數次在政事堂上反駁首相政令,兩人有多次就政令進行論戰。吳家世代為官,其父輩多人位列高官。其本人自小受到優質家學教育,早有盛名。仕途三十余年,政績優異。再加上家世卓越,實屬良相優選。”
“朕,知道了。”皇上說著。
內侍長看皇上不愿再聽,頓時轉換話題:“陛下,臣自民間新聽聞了幾種體位,愿獻給陛下。”
皇上頓時來了性趣,精神一振,說道:“哦,說來看看。”
“陛下,您請看片子......”
稍后時段,星區北端,唐陽星。
“徐績,皇甫松已經向皇上陳詞不會連任首相,你覺得首相真會安心退下嗎?”陳國公李蒼舒問道。
徐績答到:“士大夫皆重名聲,首相已向皇上表明過態度,基本會去遵守。如若到期反悔,必背世人所恥,威望跌到谷底,難以服眾。最大倚仗去掉后,也不成威脅。”
李蒼舒覺得在理,首相可怕在于名望,而名望積累艱難。皇甫松從政三十余年,皆在顯職,才能到如今一呼百應的名望。但名望也最容易退去,一言一行的缺失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會從百官攀附到千夫所指。名望是人心,人心受輿論影響,輿論又是可被人為操控。首相真做出不不妥的事情,這文章就好做了。
但李蒼舒并沒有直言贊同,而是問向旁邊一人:“李沁,你覺得如何?”
李沁回答:“我十分贊同徐大人的說法,不過我們忽略了一點,如若首相極重名聲是個假象呢。我分析其身邊細子傳來的消息,觀其應是個務實家,并不愛惜羽翼。再言,皇甫松表達的是不會連任首相,而沒有承諾離任后如何。這句話里,是可以做很多文章的。”
“明公,還有一點,我們的成事基業不在帝星,帝星的政局發展如何,并無礙于我們計劃。但讓水攪得更渾濁些,能迷糊住很多人視野,也有助于我們成事。”
李蒼舒點點頭表示贊同,又對另外一個說道:“杜詼,第五艦隊的滲透工作進展如何。”
“稟明公,依據計劃,府內數人成功進入艦隊高層,幾艘主力艦上也皆有我們的人,主要大人一聲令下能夠聽候差遣。”杜詼回答。
“我不需要幾艘主力艦,我需要的是整個艦群和成熟的兵員技工。再調集物資過去,加大滲透。”
“是的,明公。”
“濟民在帝星怎么樣了。”李蒼舒又問道。
“公子在學院專注于學習,并聽從明公吩咐,仗義疏財,結交廣泛,也沒有與他人起事端。”房齡答道。
“很好。”李蒼舒欣慰的笑笑,對于次子非常滿意。
“二龍計劃進行得如何。”李蒼舒問向李沁。
“白面已成功進入涂府,正設法獲取涂蛻信任。”李沁答道。
“下面我們對二龍計劃再斟確下細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