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內所發生的事情,丁遙并不知道。袁府內所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也不會知道。
“可惡,可恨,可惱!”伴隨著怒吼聲一起發出的,還有不斷的乒乒乓乓摔東西的聲音。
“袁本初這是怎么了?”
“回二少爺的話,奴婢也不清楚。只是大少爺從蔡府的雅集上回來之后。把自己鎖到房間內,已經將近兩個時辰了。”被問的小丫鬟急忙回答道。
“能夠讓袁本初這個小子這么生氣,那肯定是受到了天大的氣了。這樣的人……”二少爺捏著下巴,臉上陰晴不定。
“大少爺的氣,二少爺肯定會幫忙出的。”那小丫鬟剛進府里沒多久,見過最多的也就是府內最活躍的兩個少爺了。而她負責服侍的,更多的還是大少爺袁紹。這個二少爺,因為比較高傲,若非有事兒,是很少和他們有交流的。
“若是對方欺負的是袁家,某必定要他好看!”二少爺這話說的很有意思,只是其中深一層次的意思,小丫鬟并沒有聽出來。
“二少爺英明。”聽不出來的小丫鬟,此時心中盡是對袁府內兩位最出色的少爺的兄友弟恭表示欽佩。
“蔡府雅集嗎?早知道有這么精彩的事情,當初就應該去參加的!明明蔡邕那皓首匹夫也給某發了請帖的。”這個被稱作二少爺的人,心中所算,和小丫鬟心中所想根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之事。
當然,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曹府內。不過摔東西和怒吼的時間較之袁紹短了太多,多到甚至沒有人注意到,原來曹家最優秀的人,竟然也有失控的時候。
蔡府雅集已經過去了三日,丁遙每日依舊還是凌晨起床跟著呂布流汗訓練,晚點兒進宮陪同劉協讀書。同時把自己所看到的書籍中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摘抄下來記載竹簡上,待到黃昏的時候,回到盧府內找盧植詢問。
不知道為何,現在蔡邕來盧府的頻率較之往常提高了很多。這短短三天的時間,丁遙就在回來路上碰到了他兩次。而其中有一次,丁遙還被蔡邕給喊到了馬車上,在注意到丁遙背著的竹簡,就令丁遙將竹簡取下讓他看看。
這可能是自己未來的泰山大人,丁遙不敢怠慢。僅僅看了沒多少,蔡邕本來還緊皺的如同酸梅干似的臉漸漸的展開成一朵菊花。
“此等見識,是汝所見,亦或者是高祖留侯所傳?”
“自是丁遙之意。”丁遙答道。
在得知了是丁遙自己的看法后,蔡邕先是一愣,而后忽然大笑道。“孺子可教也!”
但旋即卻又意識到自己剛剛稱贊的對象,是策劃了丁原出資從宦官手中買并州牧事件的主謀,而且還是可能撬走他家白菜的那頭豬。剛露出喜意不超過五秒的臉又立刻耷拉了下來。“年少得志,未必是好事兒。好事多磨,切不可因此自滿。”
“泰山大人教導,小婿定銘記于心,終生不忘。”
“豎子,休得孟浪!”聽丁遙竟然稱呼自己泰山大人,蔡邕臉色驟然一變。
“泰山大人何須如此?”丁遙輕笑道。“若是泰山大人當真對丁遙不滿,一直看丁遙不爽的尊駕,又豈會喚某上車?若是對丁遙不滿,又怎會教導丁遙?丁遙對蔡小姐之才仰慕已久,對泰山大人之賢欽佩萬分。恰如留侯所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這天下之中究竟幾人乃是這大漢真正的忠臣,幾人又是如同那王莽一樣的貌似忠臣的奸佞,還需交給這時間來評判。若僅僅因為和閹宦之流做了一筆交易,就定為是奸佞,那丁遙可太過冤枉了。”
“豎子倒是舌尖嘴利。”本還是緊繃著臉的蔡邕忽然大笑了起來。
丁遙所言句句屬實,經過了雅集之后,尤其是在聽到了丁遙所吟誦的留侯饋言。蔡邕心中對丁遙的反感,早已經煙消云散了。只不過礙于面子,蔡邕才會如此。就像丁遙所言,若是蔡邕還對丁遙很是反感,又怎么會在有這么多人的路上,就喚丁遙上車呢?
而且在車內,還指導丁遙。這種事情,要么是父子,要么是師徒。或者是和這兩種關系相似的關系才可以做到,畢竟就算是授業解惑,也是需要看人的。而像蔡邕這樣的大賢,他們對自己的徒弟要求就更高了。
蔡邕雖然不是那種勢利眼,但若一個人笨的摳腳,蔡邕自然是不會浪費時間在教導這個人的身上。
人都有野心,只是他們的野心對象不同而已。而對于蔡邕,他所在意的從來都不是自己可以擁有多大的權力,而是在于自己可以為大漢的子民做多少東西。
而作為生物的本能,他同樣希望自己這一身的本領可以被人傳承下去。
雖然不太想承認,但現在的丁遙無論是創造力,亦或者是理解力,都是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存在。如果說在數百年前,一個甘羅讓當時的世人驚嘆。那么現在的丁遙,可以讓現如今的世人有幸知道,當年的甘羅究竟右邊多么大的本領。
或許……
“這個黃口小兒,可以成為連甘羅都得仰視的存在。”
正是心中對丁遙的印象已然改變了不少,所以此時丁遙滿嘴口花花的,蔡邕也只是佯怒。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自家的寶貝閨女蔡琰已經對這個小子芳心暗許了。已經十四歲的蔡琰現在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身高也足有七尺一寸(一米六四),比起一些男子也不遑多讓。而丁遙現在不過六尺七寸(一米五四),當然,在同齡人中不算矮了。可是和自家的寶貝閨女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但想想丁原身高七尺六寸(一米七五)并不算矮,蔡邕也就不擔心將來自家閨女和丁遙說話,還需要低著頭了。
在簡單的試探后,一老一少最終以小狐貍的獲勝告終。丁遙在將書中所存在的疑問從蔡邕這里盡數獲得解答后,馬車已然回到了蔡府。
早在春秋時期,上層人已經多加了一餐。而到了東漢時期,稍微有些地位的人,也都是一日三餐。蔡邕雖然不是那么的有錢,一日三餐卻還是可以滿足家人的。
此時已然是晚餐時間,雖然將丁遙的疑問都盡數解決了。但是蔡邕心中的疑惑,卻沒有解決。
“盧子干那里,老夫會派人去通知的。你今晚就在這里住下,明日早朝,老夫會遣人送你。”
“有勞泰山大人。”丁遙笑呵呵的說道。
“關于這個稱呼,待到進了府內,你還是盡量不要如此稱呼。你泰水大人雖然也欣賞你,卻是欣賞你的早熟,而不是浪蕩。若是你還希望娶琰兒,就管好你的嘴。”
“泰山大人教導,小婿記下了。”丁遙笑笑,而后躬身說道。“蔡大家,請。”
“孺子可教也!”丁遙這么省心,蔡邕對他的態度也更加的友善了。一個有能力,而且情商不低的女婿,對自己,自己家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本來蔡琰就對丁遙芳心暗許,而蔡夫人對丁遙也十分的滿意。現在連蔡邕都已經對丁遙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丁遙在蔡府內的晚餐,自然是十分的愉悅。
只是對于蔡琰,丁遙的態度很是敬重,卻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曖昧。這讓蔡邕暗暗點頭的同時,卻也有點兒愕然。
畢竟自家的閨女無論是姿色還是才華,蔡邕自認為縱然是在這大漢十三州中,能夠在才華和容貌上都超過自家閨女的人,不會超過一手!單單是這一點兒,愿意和自己結為親家的人不在少數!將蔡琰許配給丁遙,縱然丁遙現在如日中天,蔡邕也不覺得自己的閨女和丁遙之間差多少。
食不言寢不語,在用膳的時候,餐桌上是很安靜的。所以,丁遙和蔡琰之間的交流,也僅僅局限于問好而已。
待到用膳完畢后,丁遙和蔡琰之間,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交流。
丁遙的表現,和在雅集上所展現出來的咄咄逼人截然不同。在蔡琰的面前,丁遙雖然已然是談笑風生,但卻溫文爾雅,并未有半點兒鋒芒露出。
這讓蔡琰驚訝的同時,心中對于丁遙的好奇也愈發的強烈。
而在遠處一直看著丁遙和蔡琰的蔡邕夫婦,對于丁遙和蔡琰之間的第一次見面,不能說是特別的失望,卻也不能算是太滿意。
一方面,丁遙在蔡琰的面前表現的和雅集之上截然不同,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丁遙很在意蔡琰,所以才不會在蔡琰面前露出自己鋒利的一面。
另一方面,卻也說明丁遙這個人的心思很重。縱然是對蔡琰喜歡,卻也不會在蔡琰的面前表現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蔡小姐,今日丁遙分外欣喜,若來日可以再與蔡小姐相見,丁遙不勝榮幸。”
“若是丁公子有空,琰兒定不會爽約。”說這話的時候,蔡琰的小腦袋一直是低著的。
女孩子的閨名,是不會輕易的透露給別人的。而在丁遙的面前自稱琰兒,已經是向丁遙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十日后,不見不散。”
“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