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慢慢推移,一晃已經過了兩個多月,陸寧已經能慢慢背起水缸從走到跑了,有時候甚至能偶爾跳躍一下,而缸中的水自然是滴水不漏,但要做到這些也是吃盡了苦頭。
古樹上的松鼠獸抱著松果,歪著頭,看著每日時而提水,時而背著水缸活蹦亂跳怪叫連連的少年,一臉訝異,要是這松鼠獸能說話一定會說:這人怕是個瘋子吧,要么就是腦子進水不正常了。
這幾日,陸寧的進步那是有目共睹的,但蘇云行并不滿足,他變著法子,竭盡所能,連本加利的折磨陸寧,不給陸寧一絲喘息的機會,感覺不把陸寧練殘廢就睡不好安穩覺一樣,還美其名曰:這是鍛煉其雄壯的體魄,堅韌不拔的意志。聽到這句話,陸寧兩眼一白,甚至連想死的心又有了。
后山中時不時傳來陸寧一聲聲慘叫聲,視角拉近,目瞪口呆!只見陸寧精赤著上身,脖子掛著盤龍碧靈玉在陽光下碧光流動,雙手掛在樹枝上做引體向上,而蘇云行拿著一條藤鞭,在陸寧上身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每一鞭下去,陸寧都要齜牙咧嘴的慘叫一聲,那真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只一瞬間,陸寧的身上的紅印就如蜘蛛網般布滿全身,琳瑯滿目,當然蘇云行的手法也很有考究,靈氣拿捏得當,剛好是在陸寧能承受又不能承受的極點之間。
這些天陸寧早上起來,要將水缸里的水挑滿,然后背著水缸繞著后山跑上十圈。還要時不時的躲避蘇云行夾雜著靈氣隨時彈來的石子,用蘇云行的話來說那是鍛煉他的反應能力。掛在橫枝上做引體向上,壓著巨石做俯臥撐,蛙跳從后山頂跳下去,又跳回來。下后山水潭里潛水捕魚改善伙食,又或者用樹皮編成的繩子爬下后山絕壁看風景。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陸寧做不到的。
雖說這樣鍛煉方式苦不堪言,但經過將近兩個月的死亡式摧殘訓練,陸寧也是進步神速。對于這樣的生活方式,陸寧已經能慢慢接受,要是一天沒有訓練,甚至有些皮癢。
雖說陸寧只有十四歲光景,但身體的潛能已經被開發到極限,全身肌肉如一頭年輕的豹子一般精煉而不張揚,充滿了暴力美學。
現在陸寧的身體強度韌性早已非一般人所能比擬,但唯一遺憾的是經過這二個月的艱苦訓練,身上還是連一絲靈氣種子也沒有捕捉到,不免讓人有些遺憾。
夜晚陸寧已經不再是如往常一般倒頭就睡,而是將固本培元湯喝完,盤膝坐在床上,慢慢的感悟蘇云行所傳授的清瑤宗心法口訣。
清瑤宗百年根基,玄功心法具是正宗,從練氣決至造化篇一應俱全,只是造化篇到之后的化神成帝篇就得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而靠機緣巧合得到了,只是很多人窮其一生也未必有用到造化篇之后的心決,但對于那些天之驕子清瑤宗有個規定,每當宗門之內的弟子修為達到一定境界后就需要下山去尋找機緣,而宗門自然也會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蘇云行也正因為此而與陸鳳南結識。
“玄功初修通九竅。。。。。。九竅相連照靈臺。。。。。。陰陽交泰龍虎會。。。。。。十二重樓成造化。。。。。。”洋洋灑灑百余字,這些日子陸寧早已經倒背如流,此刻他盤膝而坐默默在心中體會。
夜晚的天空如一巨大的墨盤,明月高掛,寧靜,安逸,星光閃爍,稀稀疏疏,月光透過后山茅草屋的窗臺,灑落在陸寧身上顯得格外朦朧。
此時陸寧將固本培元湯的藥力完全吸收入體內,不敢有絲毫浪費。要是別人知道陸寧這些日子來將這固本培元湯如喝開水一般,心中一定會大為嘆息,真是暴殄珍物。
藥物流入體內滋養過心、肺、腎、胃等全身各大小器官后,逐漸化作一股靈力涌入全身經脈之中,與經脈中的血液融為一體,沖擊著脈絡中的堵塞之處。內視可以將每條經脈中血液的流動看的清清楚楚。
陸寧突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生機,剎如百花齊放,爭奇斗艷,血液在脈絡之中翻涌流動,時而細水長流歡快跳躍,時而奔流直下,浩浩蕩蕩,洶涌澎湃。如海納百川一般流入體內各大器官,而后有傾瀉而出,周而復始。
人的身體果然世間最為奇妙之物啊,就在此時陸寧突然感覺到腹部麻養舒服,一小團火熱的氣息在腹中緩緩升起,那股氣息極為弱小,若不是陸寧現在坐照內視,在平時肯定感覺不到。
那股氣息雖然弱小但卻如陽光般金光耀眼,忽的從腹部竄出,流入靈脈之中,(修煉出靈氣之后修煉者稱呼經脈為靈脈或者玄脈)旋轉一周,似乎漸漸變得粗壯了一些,而后又懶洋洋的團縮在腹部丹田之處,如一只雞蛋殼般大小。
陸寧心中驚喜若狂,腦子就要爆炸開來,暗暗想到:難道這就是靈氣嗎?小心翼翼的嘗試控制那股至剛至陽的靈氣,起初那股靈氣桀驁難馴,對于陸寧的指令根本不予理睬,陸寧逐漸對其加強控制,那靈氣才慢悠悠的跟著陸寧的引導,在體內靈脈中流動。隨著反復練習,控制靈氣越來越得心應手,腦子所想靈氣就能同時到達,手指,掌間,后背無一不至。
盤龍壁靈玉似乎感受到陸寧身上的純陽靈氣,開始躁動不安起來,如一只小青龍般,竟蜿蜒盤旋繞著陸寧的周身來回游蕩,最終又化成碧玉狀停掛在脖子下。
陸寧豁然睜開眼來哈哈大笑,一滴淚水從眼中滑落了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此刻開始我就是一名真真正正的修煉者了,以前所受的這種委屈都是值得的!
蘇云行此刻也正目光灼灼的盯著陸寧,想不到他歪打正著,這樣的修煉方式剛好吻合陸寧的身體狀況,竟真的修煉出一絲靈氣,想到這不禁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