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開元情詩與劍榜

第21章 隋煬帝的亡國之音!(第二更)

開元情詩與劍榜 長慶二年 2153 2019-09-07 18:21:18

  雷公斫古琴,郡主請新榜

  你以為人家“聞”的是刮大風的風,可實際聞的是伯夷柳下惠的風!

  《孟子·盡心篇》說:“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

  炫技于無形!

  第三聯已經有了個急轉彎,到第四聯還有急轉彎!

  連續彎道!

  美人已經“聞風相悅”了,兩兩欣賞,花兒肯定很樂意美人來折,原地結婚。

  可問題是,這些優秀品質是花兒的本性,不是要讓美人折下把玩的!

  君子潔身自好,修德立業是本心,而不是借此來博得帝王大臣的青睞,以求富貴利達!

  在玄宗朝,是一代名相,流芳百世!

  可要是在隋煬帝的時代,同樣故我,仍舊是這樣高潔脫俗,不流于污!

  這就是我,張九齡!

  “‘寧棲野樹林’與‘草木有本心’,應是等比其觀,難分高下。”張九齡評價道:“不過,若勝負無論,張某可能要優先考慮‘拔擢’陳萇小友。”

  “哦?”這個結果令李隆基意外,現場其他大臣驚訝,陳成自己也錯愕!

  “此作何解?”李隆基問。

  “都是可造之材,但不擢王摩詰,摩詰亦會‘動為蒼生謀’,”張九齡微笑道:“可若不拔小陳萇,此子自生山林,野鶴閑云,反叫朝廷平白丟了一個可造之材!”

  “哈哈哈哈!”李隆基放聲大笑,難得竟能從張九齡口中聽到幾分詼諧!反而讓人更加細品“陳成詩”中的有趣來!

  陳成之前說這首詩“書不得念不得”,張九齡卻說是因為“折不得”,這造成陳成演成了另一樁“行為藝術”:

  這首詩如此出色,當眾展示,肯定是能博得滿堂彩的,可是這個場合是他與王維一決勝負的比拼,拼的是誰能獲得張丞相的青眼,嬌嫩的花,究竟誰能被老張頭輕輕地采!

  陳成說了,采花別采我,我是有本心的,根本不希望你采我,你要采采別人——

  多么高尚!多么純潔!這是一個9歲孩子能說出的話?

  可他私下里說給張九齡聽也就罷了,如果是當眾把“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說出來,這就好像去參加快樂女聲的決賽,到了冠亞軍拉票環節,陳成忽然來一句:“我來參加這個節目,不是為了當冠軍的,我有我高尚的情操,我決定放棄最后一輪冠軍的爭奪,請你們不要選我,把票投給我的對手。”

  這聽上去不但不高尚,反而顯得又裝又心機,不想當冠軍,你早干嘛去了?

  但是如果你不當眾退賽,而是和主持人私下里溝通一下,夠誠懇、夠淡泊,想來節目組也不會太過為難。

  節目組最后干脆成人之美:某某選手因身體不適,舅媽生二胎,著急出國留學,不得不退出最終的對決,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一路安好!

  這就是“全軍復誦”與“悄咪咪念給張丞相”一人聽的區別。

  而且在張丞相問“書得否”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陳成將是此局獲勝的那一個!

  因為“鮮花”真的不允許“美人”采他的話,就不會把詩寫出來,給所有人看了!

  對張九齡和玄宗來說,玄宗是“美人”,張九齡是“花”;

  對陳成和張九齡來說,張九齡是“美人”,陳成是“花”;

  兩朵花都是質地純潔,升華自我不是為了功名利祿;

  可是,如果有“動為蒼生謀”的機會,難道就為了自己的潔身自好,而放棄為天下作一番事業嗎?

  是的,張九齡說我的品質都是出自本心,不是為了取悅君王;無論得到重用與否,他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操節。

  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就希望君王重用李林甫之流,而遠離他這樣的賢臣。

  歷史上,最終玄宗還是無情地拋棄了他。

  寫此詩時,他重申了自己的價值追求,但難免還是會有壯志未酬的怨念。

  陳成懂這一層意思,所以以此詩激發了老頭的逆反心理:好小子,不想我采花是吧,那我偏要采你!采你!采你!

  不能讓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再發生在你身上!(雖然這時候老頭還沒被拋棄,但之前幾十年可也是被君王拋棄過好幾回了。)

  陳成這招叫“不折為折”,“不爭而爭”,張老頭“可不采而偏要采”,于是陳成“求采得采”!

  “陳萇小友年紀輕輕,卻得睿宗朝陳拾遺風骨,已窺文學大道!日后前途不可估量!”張九齡總結道:“這場比試,就讓陳萇小友勝罷!”

  當他宣布是陳成是最終贏家時,陳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臥槽臥槽臥槽!

  莫怪小陳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自己竟然勝了王維?!

  就憑借一首既不華麗,也不能感人肺腑的五言詩?

  當世文壇宗主說話,又有誰能質疑他的判斷!

  李隆基笑道:“此一‘花’便叫被張曲江折下了!”今夜幾度開懷,御音響徹:“你們各撒潘江,寡人又豈吝賞賜!”指揮高力士賞陳成十段:

  絲布二匹,?二匹,綾二匹,縵四匹!

  金鏡一面,銀盤一面,銀胡瓶一對,金鍍銀蓋枕椀兩雙……

  其余賞賜,不一計數。

  陳成聽著一連串豐厚的賞賜,心里樂開花!

  今晚賺大發啦!

  天子也賜王維十段——絲布二匹,?二匹,綾二匹,縵四匹。與陳成相比,多有不足,可見天子似乎也采納了張九齡“此局陳成為勝”的意見,厚此薄彼可見一斑。

  但陳成反應很快,因為他深刻知道,王維是自己別得罪的!今晚這事起碼不能給他留下芥蒂!

  他惶恐地面向王維道:

  “王老師曾在五鳳樓下批閱我的詩稿,有師長的恩誼,小陳當行師長之禮!”陳成躬身深深行禮:“能有詩文作出來實屬僥幸,哪還能敢和前輩師長相比較,更遑論勝敗!請王老師務必不要見怪!學生想向王師請教的學問還有很多,希望日后王師能不吝賜教!”

  王維本來被這小孩兒高了一頭,心中難免一兩分不快,可現在陳成如此尊重謙卑,那一絲不快也撇去了,微微一笑:“但有所知,無有藏私。”

  “哦對了,”天子忽然想起最貼親的小侄女來:“瑜兒今番奪了音樂大較的魁首,你可想要什么賞賜?”

  李瑜答道:“瑜娘不要賞賜。”

  “是不要,還是沒想好要什么啊?”李隆基道:“取朕‘九霄環佩’琴來,賜于會昌郡主。”

  四川雷氏是最負盛名制琴世家,所制的琴被尊稱為“雷琴”、“雷公琴”,又以玄宗朝的雷威制琴最為著名,他的琴千金難求,被封為琴待詔,專為皇室制琴。雷公琴的狂熱粉絲蘇軾就說:“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韻,其精妙如此!”

  九霄環佩為雷威專為天子制作,更是不凡。

  眾人看那把琴,桐木琴面,梓木琴底,鹿角灰胎,葛布為底,蚌徽、紅木軫、白玉足、紫檀護軫,材質當真精良無比!無不羨慕天子對李瑜視如己出,連他幾個親生的女兒都免不了吃醋!

  李瑜抱著琴跪下道:“圣人如此寶琴,瑜娘受之不起!”

  “你是知道的,朕喜鼓,不喜琴。鼓者,羯鼓又在漢震之上。”李隆基眨眨眼笑道:“這把琴是開元三年雷威替朕所斫,松透恬靜,昔日為汝父所喜,他向我討要,我還未嘗舍得予他哩!”

  天子一方面開玩笑說自己不喜歡古琴,另一方面卻又要強調此琴的不凡,正是要宣示他對小侄女兒的珍視異常。

  但李瑜一聽到他說起父親,又忍不住眼泛淚光。

  “圣人恩重,瑜娘安有它求!”李瑜道:“唯獨有一樣,若是圣人恩準,瑜娘便無此珠玉寶琴,亦是無憾!”

  “唔。”李隆基沉吟。

  李瑜唯一的哥哥李瑾,散漫隨意,沉湎酒色,始終沒能嗣歧王之位,只封了河東王。先前發生的一樁事更是讓天子對其厭棄,如今連天家正常的宴席都不準許他來參加了。

  如果李瑜借機想讓大哥嗣歧王位,那天子是不會準許的。這侄子不成器,更在李隆基諸子之上。

  只是李瑜的回答出乎他的預料:

  “瑜兒請命重開‘歧王詩榜’,以追先父遺德,讓大唐子民也記得先父這樣一位賢王!”

  當“岐王詩榜”四個字說出來時,眾人紛紛側目,忍不住去觀察天子反應。

  王維也怔怔出神,思緒回到十多年前岐王詩榜風行的那個時代。

  那時候,自己的名字永遠是詩榜的榜首,那時候自己還不滿二十歲。

  歧王除了是酷愛音律的雅士,也是精通品評詩賦的高手。

  他當時最喜歡做的事,除了找人寫寫詩、彈彈琴、品品書畫,還會把這些人的詩賦、音樂、繪畫的技藝高低,各加品評,分列座次,做成榜單公布于眾,有東漢末年許劭兄弟主持的“月旦評”的遺風。

  那時節,一旦登上歧王的詩榜、畫榜、音樂top排行榜,立即聞名天下,身價百倍!

  李龜年曾經連續登頂歧王音樂榜第一;

  王維曾經連續登頂歧王的詩榜、畫榜雙料第一,所以還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就已經轟動長安,朝野聞名。不出所料,當他參加開元九年的進士科考試,直接拿下當科狀元!

  你可以鄙視歧王的風流不羈,但是你不能懷疑歧王的藝術造詣和品味。

  考官一見考生是詩榜第一的王維,如何能不取?畢竟這時的試卷不糊名。

  甚至不說別人,陳成的父親陳兼也是因為文章被歧王看重,順利通過開元十二年的進士考試,交情匪淺。

  如果歧王不“早薨”,他不至于蹉跎十一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縣丞。

  可悲!可嘆!

  隨著歧王的逝世,歧王府的詩榜、樂榜、畫榜也不斷沒落,如今說起詩榜,更具權威的是以皇帝之妹,玉真公主主導的“玉真公主詩榜”,以及太子右庶子工部侍郎賀知章所撰“集賢院詩榜”。

  李隆基對李瑜道:“歧王詩榜,未嘗斷絕,又何來‘重開’之說!”

  天子的反應怪異,其他人的反應也有些尷尬,陳成想了想,估計是古代“編書編詩榜”這種事,都容易犯皇帝的忌諱。

  詩寫得好,既可以在李隆范的詩榜上當明星,也可以在李隆基的朝廷里當官。

  以至于到后來,與歧王來往的詩人,漸漸地都成了大官小官。

  當官員都與歧王有故人之情,誰敢說歧王對官場沒有巨大的影響力呢?

  對于歧王當年的詩榜,李隆基是頗有些反感的。

  別看李隆基以兄弟友悌著稱,但只要是君王,就不可能對臣子毫無防范之心。

  兄弟,也是臣子。

  他曾明確下旨,禁絕親王與大臣結交。

  大哥李憲安分守己,從不與閑人往來。

  但李范明顯不識抬舉,與萬年縣尉劉庭琦,太常寺太祝張諤飲酒賦詩,歡樂常在;李隆基直接貶二人為雅州司戶和山茌縣丞。

  又有光祿少卿、駙馬都尉裴虛己和岐王宴飲,裴駙馬更身帶讖緯之書。得知消息后,李隆基立即讓霍國公主和裴虛己離婚,并把他流放新州。

  歧王再傻,也知道三哥是什么態度了,安分不少。從此再沒有大臣膽敢私下再和岐王往來了。

  表面上,李隆基對岐王一如既往的信任,甚至恩寵加倍。

  李隆基還“感慨”地對高力士說道:“朕的兄弟自然沒有問題,但要提防那些趨炎附勢小人。”

  朕怎么會責怪兄弟呢,朕只會宰了跟兄弟玩的人!

  歧王的詩榜,并不是在歧王死后才不行的,在他沒死之前就已經走下坡路了。

  如今再開詩榜,是不是又讓一幫子雜七雜八的人,圍在河東王的周圍,評頭論足,批評朝野?

  “那詩榜有誰來品評呢?”李隆基不動聲色。

  “瑜兒自不量力,請圣人準瑜兒來主持評選。”

  “啊?”李隆基聽說她要“親自編選”,啞然失笑,戒備心也減輕了幾分。你姑媽與賀知章,那是多少年的見識學問!你一個小丫頭片子,又能評得哪門子的詩榜了!

  “可瑜娘已經下定決心了!”李瑜堅定的樣子,像是天子今天不答應她的要求,她就不起身來。

  別看她年齡小,她要做什么事情,向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頗有曾祖母武曌少年時代的影子。

  她說要在“三年之內憑實力進音樂較比的三甲”,就立即去做,將父親留下來的所有曲譜都搜羅出來,日夜學習;用豐厚的錢財聘請洛陽、長安的音樂能人,裁汰樂工中年老無力,不思進取的;樂隊設立“紅藍”雙隊,互相比拼,誰好誰來參加較比。

  一番行動下來,即便今年天子與寧王不是故意相讓,前三的水平肯定已經達到了。

  這才練習兩年半而已。

  躊躇滿志之余,她將目標放在父親另一項更為恢弘的事業上!

  她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歧王府的詩榜,搜羅無遺,公正詳實,才是最好的詩榜!

  父親的事業,不能因為他離開了,就沒有人繼續下去。大哥對這些事沒興趣,那就我來做!

  看著小侄女“我意已決”的模樣,李隆基好氣又好笑,但還是溫聲勸道:“旁的事也就罷了。編詩榜之事,多費心機,更兼瑣碎。等瑜兒年歲再長一些,日后再議吧!”天子再度拒絕。

  李瑜眼含熱淚,到此也無話可說,只能深深一拜,跪坐在地,撥弄那把九霄環佩琴。

  幾個音符下來,天子忍不住心中一顫!

  《常棣》之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综艺| 岳阳县| 磴口县| 陕西省| 瑞安市| 正蓝旗| 深州市| 弥勒县| 娄底市| 敦化市| 兴山县| 临西县| 太康县| 介休市| 桐城市| 黔南| 广丰县| 博客| 原平市| 来安县| 建宁县| 汤阴县| 兰西县| 宣化县| 邵阳县| 咸宁市| 丰原市| 沧州市| 沁阳市| 庆安县| 太保市| 丹寨县| 瑞安市| 五峰| 长丰县| 都匀市| 哈密市| 临沭县| 湘潭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