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的梵凈山,山間的廟宇晨鐘響過,暖陽下,滿山雖少了幾分花香,卻多了滿眼的金黃。那百鳥爭鳴間比翼著美麗,金毛的猴子在叢林里竄來蹦去,嬉戲著頑皮,那清風蕩起白云舞動著曼妙的身軀,那浣沙似的清流叮叮咚咚歡暢著小溪,好一派萬類霜天竟自由的自然美景!路過此地的銘鈺,正好領略一下這里的“梵天凈土”。
在山坡上的一座木質圓亭下,有一位戴著深度眼睛、氣質儒雅的中年人在畫布上做畫,另幾個象是學生的年輕人有的在照相,有的在彈吉他,還有兩人在長椅上下圍棋。
出于好奇,銘鈺驅前觀棋。看這兩人下棋的技法,一個偏重布設陷阱,一個側重整體盤面,表面看來殺的難解難分,其實卻是漏洞百出!銘鈺只看了半盤便轉身要走,卻被其中下棋的一人叫住。
“這位帥哥,你會下嗎?”這個青年一臉的粉刺。
銘鈺轉回身:“不會下棋,只會輸棋!”
這青年被銘鈺的話逗笑了:“哈哈,輸的多了也就無所謂了吧?”
“輸棋好,能學到很多東西!”此時銘鈺這樣說,其實是想起了與獨耳佬人的邂逅。
“帥哥真逗!我倆下一局吧?”這青年結束了剛才的對局誠意相邀。
“好吧!”銘鈺沒有拒絕。
這青年前幾十步總是撇著嘴帶著一副不屑的表情,在他看來,對面這位帥哥的棋毫無棋譜的章法,真的就像是不會下棋的一樣,但這之后他的嘴便正了過來,開始皺著眉頭凝神苦想,又下了十幾個子,發現已經大勢已去,敗局已定,只好心有不甘的投子認負。
“我剛才輕敵了,咱們再下一局!”這青年不肯就此善罷甘休。
第二局由于這青年慎重了起來,不停的給棋盤“相面,”所以他下的很慢,但這次他輸的更慘!沒過五十手盤面便已狼狽不堪,他實在不忍再受“蹂躪,”悻悻的再次投子!
剛才跟他下棋,后又在一旁觀棋的另一個青年打趣道:“就這水平還吹牛呢?老說自己打變高校無敵手,你那業余五段也是懵來的吧?哈哈!”
這青年撓撓頭皮:“帥哥,你是幾段?在哪學的棋?”
“什么段位?我不懂!”銘鈺實話實說。
“這么高的水平,沒有段位?暈死!”這青年感到不可理解。
此時別的青年也圍了過來,其中一個女青年面帶驚羨:“帥哥,你做過整容嗎?”
眾人的圍觀令銘鈺很不適應,倍感尷尬:“你們玩吧,我走了。”
“等等,”剛才那位戴眼鏡的中年人撂下手中的畫筆走了過來。
“您有事嗎?”銘鈺問。
“這些年輕人都是我在大學的學生,我姓施,是他們的教授,業余愛好繪畫。這位同學,看你與眾不同,你是哪里人?在哪上學?”中年人問。
原來這人是教授!這些年輕人都是大學生,這讓銘鈺有些自卑:“我很普通。我是山東人,我沒上過學。”
“現在這社會,還有人沒上過學?圍棋還能下的這么厲害?”剛才下棋的那位圍棋五段很詫異。
那教授有些不信,指了指畫布上的落款:“你看看那畫底下寫的什么字?”
銘鈺上前看了看,落款是“施笳”二字,但他卻沒有說字:“您這畫中廟宇的背景應該有一半是山色吧?怎么都成了青天?再說那個方向應該是藍天吧?您應該是在進行藝術加工吧?”
其實銘鈺的話,完全是在請教,而教授卻覺得這顯然是在挖苦:“哦,看來你不光圍棋下的好,繪畫你也懂,我倒要看看你畫的怎樣!來吧,你也畫一幅!”
銘鈺不好拒絕,只好上前拿起畫筆!
銘鈺作畫的功底其實是在跟石父刻碑朱丹時練就的。那時候石父要求非常嚴格,在石料上的朱丹不能有一點偏差,而且必須生動,否則在朱丹上刻的圖案或字體就會有瑕疵。如今在紙上作畫自然比在石料上朱丹更得心應手。
只見片刻間,白紙上便呈現出眼前的美景,而此時正有一對杜鵑在空中追逐掠過,銘鈺照實把杜鵑畫上。那杜鵑在畫中活靈活現,神似形似,猶如仍在畫中飛翔!
銘鈺放下畫筆滿面真誠:“請教授您給指點一下!”
教授和眾人都看的呆了,突然有人鼓掌,接著眾人一起鼓掌,這下倒把銘鈺臊得滿面通紅。
教授又上前仔細的賞析,看了半晌抬起頭問:“你這幅畫是什么畫風?你的導師是哪位?”
銘鈺不能說是石父,只好低著頭:“在石頭上練的,教授,您給指點一下吧。”
“石頭上?那你練了多久?”教授問。
“好幾個月呢!”銘鈺自己覺得練的時間很長。
“小帥哥,你不是逗我們吧?雖然我們學的不是書畫專業,但我們也知道,幾個月連入門都難!我們施教授愛好繪畫都幾十年了。”一位小鼻子大學生表示不相信。
銘鈺搖了搖頭:“我不開玩笑!”
圍棋五段對大家說:“你們不信我信!”
教授用手往上推推眼鏡:“也許這孩子是個天才!”
銘鈺又紅著臉搖了搖頭。
“你的畫我會好好珍藏!請你在畫上留個落款吧!”教授很真誠!
盛情難卻,銘鈺只好照辦。他自幼跟石父學字,單是那洞中的歷代碑刻便使銘鈺的文化修為和文字水準遠超常人。落款“銘鈺”二字娟秀而又生動,外柔而又內剛,令教授和大家又一次贊嘆!
“你們該不是取笑我吧?”銘鈺確實不太理解大家的贊賞。
教授拉住銘鈺的手:“你叫銘鈺,不俗的名字,肯定是高人起的,你肯定有不俗的文化功底,來來,我們探討一下!”
教授的謙虛和夸獎倒讓銘鈺有些不知所措,只好怯怯地坐在教授跟前。
“您是教授,我哪有資格跟您探討?”銘鈺紅著臉、低著頭。
“不必謙虛。你對老子和道德經怎么理解?”教授的態度很認真。
“我不太懂,您教教我吧!”銘鈺不敢妄言。
教授只好先從學術角度談了道德經的內涵,希望再聽聽銘鈺的說法。而銘鈺聽完教授的講解卻有些吃驚,他不明白教授為什么用今人的視角解讀道德經!
“無非無、無雖天地之始,卻非無!有非有,有雖萬物之母,卻非有!”銘鈺小聲道。
一位戴眼睛的女大學生插話問:“你是說宇宙間無并不是真的無?有并不是真的有?那萬物都不是真的有?”
“古人也有不同的理解,”銘鈺道。
“哇塞,你比我們大學生懂得多!按你的說法那老子也太神了!不愧是太上老君!”這女學生接著說:“按量子力學中的波粒二相性來看,萬物真的可能就不是真實的物質!兩千五百萬多年前的老子是怎么發現的啊?”
“你認為老子和莊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教授又想討論這個問題。
“一切邪惡起于文明,所以他們主張人能回歸本真!”銘鈺的回答不假思索。
“你說的對,這就是他們的愿望!”教授肯定了銘鈺的說法。
“你說這世界上有鬼嗎?”戴眼鏡的女大學生思維有些跳躍。
“有什么疑問嗎?”銘鈺不理解她為什么這樣問。
“媽呀,真有鬼啊?”這女生肩膀一顫。
教授竟然也很吃驚:“你怎么證明有鬼?”
“沒有鬼用什么轉世輪回啊?沒有鬼魂投胎那嬰兒哪來的靈魂?再說從古至今人們早就知道有鬼,怎么現在又有人置疑了呢?”銘鈺真的不理解這些人怎么連這都不知道。
雖然聽銘鈺說的有道理,但教授仍然不能認同:“《黃帝陰符經》中提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但那說的只是生死。既然你這么肯定有鬼,那你能說說鬼是什么樣的嗎?他們是怎樣的生活狀態?他們可怕嗎?”
銘鈺不得不進行解釋:“什么樣的人死后就會變成什么樣的鬼!只是人能看到人,而鬼能看到人也能看到鬼!再者他們生活在陰間,生活狀態不一樣,不過他們的情感和思想邏輯跟人是一樣的。鬼一點都不可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鬼才會影響到人,反而人要比鬼可怕的多!”
“我的天,那他們喜歡音樂嗎?”剛才那個彈吉他的人問。
“有的鬼喜歡唱山歌!”銘鈺說的是彝族的鬼魂瓦補魯。
教授:“活人給死去的家人燒的紙錢鬼能收到嗎?”
銘鈺:“能收到!”
教授:“陰間也需要錢嗎?也能買到東西嗎?”
銘鈺:“需要,能買到東西,但那是精神的一種滿足。他們不依賴物質生活!”
教授:“鬼能結婚生育嗎?”
銘鈺:“活著是人,等于生,死了是鬼,沒有生!但鬼和鬼可以相戀,鬼和人也可以相戀!”
教授:“鬼和人怎么相戀?他們怎么溝通?”
銘鈺:“鬼在暗中牽掛并看護他愛著的活人,而活人潛意識里能感受到這鬼的存在。他們無法直接溝通。”
教授:“陰間有閻羅殿或者統治者嗎?有沒有社會制度?”
銘鈺:“沒有!”
教授:“鬼有質量或者重量嗎?”
銘鈺:“鬼可以四處飄游。”
教授:“鬼有壽命嗎?”
銘鈺:“人受肉身限制所以有壽命,而鬼本身是人死后的靈魂,那只是人死后靈魂在陰間的存在。鬼在陰間的存在不限壽命,不過他們到一定時候都會轉世!”
教授:“靈魂是永恒的?”
銘鈺:“人或鬼遭遇到雷擊靈魂會魄散!或許還有其他可能!”
教授:“鬼怎樣轉世?”
銘鈺:“不知道!”
教授:“鬼轉世成人后會有從前的記憶嗎?”
“沒有,但在潛意識里有模糊的記憶!”銘鈺從未忘懷鬼先師閔先生轉世前的囑托。
教授:“陰間有人類一樣的文明嗎?”
銘鈺:“有,是現代人類思想的延續,但是會慢慢淡化。對人世間親人的情感則不會淡化,反而因為隔世的無能為力更加牽掛!”
教授:“你怎么看待現代人類的文明?”
銘鈺:“邪惡!”
教授:“理由?”
銘鈺:“使人類失去了本真,并且極大加速了人類滅亡的進程!”
教授:“你進一步解釋一下!”
銘鈺:“比如一場設定的游戲,你如果總是解不開游戲關卡游戲就不會結束,一旦解開了,游戲也就結束了!”
教授:“你是說越是原始的社會人類越長久?”
銘鈺:“當然!”
教授:“你的說法和老子、莊子的思想一致!”
銘鈺笑了笑。
教授:“你怎么理解莊子喪妻后鼓盆而歌?”
銘鈺:“徐憨送母,他的母親是一種解脫。”
教授:“徐憨是誰?”
銘鈺笑道:“呵呵,普通人。”
教授:“他怎么送母?”
銘鈺:“他守寡的母親大病纏身,非常痛苦!母親要求他把母親送入大海,去與早已葬神大海的丈夫團聚!徐憨出于孝心,答應了母親!”
教授:“人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銘鈺:“為了本真的情感!”
教授:“那如果人失去了本真的東西,沒有了情感那就等于沒有活著的意義了?”
銘鈺:“是啊,除此以外如果說還有的話,那就只有為了等死!”
周圍的大學生們一個個都聽得呆了,那個戴眼鏡的女大學生眨了眨眼忽然問:“那情是什么?”
“情是意識的核!”銘鈺說完才發現,自己這句是脫口而出!理智上并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說。是誰告訴自己的?他想不起來,于是又拿起胸前掛著的彩色蝸牛殼看了看。
“哇!你的這個蝸牛殼好漂亮,怎么會是彩色的?”這個女生雙眼發亮!
“這――,不知道!”銘鈺一直對此就很迷惑。
圍棋五段這時的語氣已帶著敬佩:“我的棋差在哪?”
彈吉他的大學生此時目光帶著憂郁:“現在這個世界上,女人只青睞有錢的男人!”
“那當然,沒錢能過體面的生活嗎?!”戴眼鏡的女生嗆了一句。
圍棋五段還是關心他的棋藝,這時的語氣已帶著敬佩:“小帥哥,我的棋差在哪?”
銘鈺:“可能受棋譜固定套路的模式影響,使你的思維受到局限,再者就是你下每步棋總是以為是好招。”
教授又把話題拉了回來:“鬼魂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銘鈺:“哪里都有,不過他們怕光,所以人跡少的地方比較多。”
教授:“那他們只在晚上出來嗎?”
銘鈺:“一般是這樣!”
教授拿下眼鏡,從衣兜里取出布擦了擦又戴上:“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你見過還是有人對你說的?”
銘鈺:“盡管很多人都知道有陽就有陰,知道有陽世就有陰間,知道有人就有鬼,但誰也無法拿出證據!”
“雖然你說的有道理,但只有科學的、唯物的才是可信的!”教授仍然固執己見。
銘鈺:“或許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能證明陰間的存在!”
那位小鼻子大學生插了一句:“宇宙大爆炸從一個無限小的奇點發生,很象圣經上的創世說,難道是巧合嗎?不是有人說過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銘鈺:“相信有陰間、有鬼魂,這和神學不是一碼事。”
教授:“那你認為這世界有神嗎?”
銘鈺:“不知道!我只知道有陰間有鬼魂。”
教授苦笑道:“如果你說的是真實的,那將顛覆現有的很多觀念!”
銘鈺:“即使面對事實很多人也不會認可,因為他們形成了固有的一些觀念。”
圍棋五段笑著插話:“就像我下的圍棋受棋譜的影響是吧?”
“施教授,是不是相信了有鬼,你對自己課程的正確性就不自信了?”戴眼鏡的女大學生調侃道。其他學生跟著哄堂大笑。
教授卻很嚴肅:“到底有沒有鬼魂,是自古以來人類最大的謎題!如果真有鬼魂,顛覆的將是生存觀和生死觀。我是實證主意者,所以絕不可輕信!”
銘鈺點點頭,表示贊成教授嚴謹的態度。
“能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嗎?”教授鏡片后面的眼神竟帶著祈求。
銘鈺很難為情的搖了搖頭!
那位拿相機的女大學生建議:“小帥哥,跟我們一起留個影吧?回頭我把照片發給你。”
銘鈺又搖搖頭然后起身告辭。
大學生們看著這個靦腆的極美少年漸漸遠去的背影,都有些戀戀不舍!
圍棋五段連聲概括:“世界上真的有天才,比如說有的人下了一輩子圍棋或象棋還是初級水平,而有的人……”
那位戴眼鏡的女生撅著嘴嘟囔道:“難道我們的知識都白學了呀?”
而施教授此時卻還在思考剛才銘鈺的說法從理論上有沒有悖論,但無論有沒有悖論他都會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無論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都要承認事實!就算對所謂的陰陽兩界,或者所謂的平行宇宙是否存在的問題也應是這個態度!但人類的因果邏輯思維適用于宇宙中所有事物的規律嗎?除非我們自己就是上帝!

寧老漢
本章精彩且信息量、知識量爆滿,讀者切勿錯過! 筆者有一近近六旬棋友,罹患肺癌,大限將至!故多次向筆者咨詢人死后是否還有靈魂。筆者以此小說章節的形式對好友做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