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國大事記:
化武十九年,先帝與戰亂中崩殂,武帝登基,改年號成武,此年亦稱成武元年。
成武三年,歷一年征戰一年養息,羽國一片繁榮。
成武六年末,夷邦屢屢侵擾我國邊境,卿相多次諫言伐夷被拒。七年初,著重兵前往要塞風不度。
成武八年,夷邦變本加厲,接連攻占我邊三郡十一城。帝怒,出兵北伐,夷邦被滅。時三軍先鋒雷震宇力破三郡奪回十一城,拜西騎大將軍,駐邊風不度。
成武十年,戰亂。夷邦遺部竟然教唆南方蠻族圖謀我國,蠻族背叛與先帝簽訂的百年盟約舉兵直逼帝都。成武十年末,因大軍戍西,南邊留守不足,蠻夷兵至帝都外城。
成武十一年,武帝派親信往風不度求援,終究還是跟初開戰后一樣沒有結果。蠻夷于無極門下勸降,武帝率兵戰。無人歸城,無人歸降。三日后,城破國未亡,風不度不破,羽國猶存…
越往后字跡越潦草,最后一句更是無法辨認。書寫之人當時情態由此可見一斑。
雷震宇靜靜放下帛書,兀自地鉆進了戰車里。
外面,一眾將士就回守風不度還是按原定計劃趕回帝都議論紛紛。聲音雖然雜亂,甚至有爭吵和啜泣,但卻沒有擾亂軍心的聲音。
“請將軍回兵駐守風不度,風不度不破,羽國仍存。”那于危難間受命送來這帛書的人高聲喊道,隨即軍隊接連響應,聲勢浩大,夜空本就稀疏的星星似乎都被震掉了幾顆,更顯孤伶。
“諸軍聽令,即可返回風不度,同王將軍一起堅守帝國最后的疆域!”雷震宇在車內發號施令,激昂悲壯難以自抑,聲音略微顫抖。
崗哨探到本就剛離開的大軍又連夜趕回,整個風不度都驚動了,王將軍于城外迎接。
“所以我說了這么多,你還是決定回去帝都?你回去有什么用,你回去就是送死!”安置好返回的軍隊,兩位將軍在屋里商談。
“我得回去,就算帝都淪陷,我也要回去,我還有放不下的人。她若活著,我得知道她過得好不好。她若死了,我也要見到她的墳。”
“什么時候走?”
“現在。”
“帶多少兵力?”
“一人一馬。”
王將軍接連眨了幾次眼,急忙轉身,彎腰從桌下取出一壇酒,期間偷偷抿了抿眼角。
“三年了,礙于軍紀一直沒有跟你喝過酒,今天就喝一杯。”說罷,撕開封口仰頭灌了一脖子,丟給雷震宇。雷震宇揚起脖子喝了一口,放在地上。
“王將軍,勿送。”忘了國,又要失去同袍,王將軍只有喝酒。
一人一馬一銀蛇披著夜色自側門出了風不度。
片刻后,風不度大門洞開,三千騎兵向相同方向追去。
雷震宇一路疾馳,停下來喝水的時候聽到了背后傳來的隱隱馬蹄聲。調轉馬頭,不久就看到了浩浩蕩蕩的騎兵追了上來,又在他前面停下。
一聲“鐵甲三千騎,誓死追隨將軍”震耳欲聾。
陰判講完這里,喝了杯水就陷入了沉默。許久,我追問:“沒了?”
“沒了,夢到這里就結束了。”陰判仔細想了想又稍作補充:“也好像有一些特別零碎的東西,隱隱有有一些聲音,看不清也聽不清。”
之后我們交流整理,把夢的碎片拼湊成了上面的故事。
“婆婆,你發間這枚簪子可否借我一看?”陰判無意間瞥到了那枚簪子,我取下遞與他。他接過看了一眼就叫了出來:“就是這枚簪子,跟我夢里的那枚一模一樣。”

小王令兒
晚安! 有一點細節忘了寫(上一章末尾),我回去調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