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閣。”
這是那座堆滿藏書,八角樓閣的名字。
其內藏書足有十二萬九千六百余冊,囊括萬象,無所不藏。無論是天下奇書異典,或是珍本古籍,但凡世間流傳,其內便有收錄,就算不是原本,亦有拓本,亦或是記載其下落,以供找尋。
據傳“無雙侯”幼時曾經逢大變,雙腿自此之后殘缺,楚帝故將這“玉京山”賞賜于他,化作無雙侯府,更讓人收攬天下典籍,令太傅趙伯言為其啟蒙之師,以供這個侄子解悶,哄其歡喜,可謂用心良苦。
天下間,提到此事,無人不贊楚帝德行仁厚,為千古不世圣王。
樓閣倚壁而立,外涂朱漆,雕飛鳥云龍以飾,色彩明艷,必是出自一等一匠師手筆,高臨絕頂,透窗便可見浮云山河,京華大地。
形八角,內置三層,頂心綴著一顆碩大奇石,毫光散發,可用于夜明,而且,最重要的是此石具備奇能,能憑空強人念想,念頭一動,便是普通人入此樓中,亦可達隔空取物的地步,以方便樓中主人取書閱覽。
恐是高處冷寒之故,屋外梅花未凋,山風卷過,冷香襲來。
輪椅轉動,椅上少年則是環顧而走,掃視著閣中一切,兩條細眉似是虬龍般擰在他那平靜清透的眸子上,如兩劍互殺。
所有的一切,他都藏在這個樓里?
藏在了何處?
燕孤鴻隨手翻閱著,但覺樓里藏書涉獵極廣,千奇百怪,便是異志野史都有,確實無所不藏。
“應該是在這里!”
少年端坐輪椅之上,抬手一招,頂層萬千藏書中遂見一本線裝古籍懸空浮落而下,落入他的手中。
首書“菩提劍經”四字。
過往那么多年,無論棋琴書畫,醫毒易理,以“無雙侯”的天賦,不過寥寥數日通篇便已熟記于心,根本沒有反復斟酌的必要,唯獨此書,最讓他不解,劍法招式不過尋常,乃是初學之功,卻被他拿起數次。
而且,樓中雖說囊括萬千經典奇書,唯獨武功秘籍少之又少,他可還記當日“無雙侯”馭劍而去,那等劍仙一流令浮云為之盡散的不世風采,一定也放這里面。
還有那個道人?莫非他早已謀劃好這一切,想要救我出來?
壓下腦海中的萬千思緒。
燕孤鴻翻開了這所謂的劍經,從頭到尾,其上所記多為用劍初習時如何以氣養劍,又分專于劍、精于劍、誠于劍三昧。而這其中又各有差別,專于劍可得技,精于劍可得法,誠于劍可得道。
劍道為首,劍技為末,劍法居中,各有玄妙。
書中又有十三式劍招真解,配以圖文,燕孤鴻已得其七,這對他來說絕對十分珍貴,但對“無雙侯”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他是給我看的。
夢已散,人已逝,他們是兄弟么?應該是的,因為每每念及那個與他一模一樣的少年,他的心頭總會去涌出一股難以言喻的痛楚,像是斷了手,斬了足,痛的他揪心欲死。
“咳咳——”
他其實不會咳嗽,至少當他昏迷中服下那枚丹藥,體內的病與傷已好的七七八八了,但他得咳,而且還要咳得撕心裂肺。
咳到最后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是真是假,就好像他真的沉疴多年,病入膏肓了一樣。
直到手里的書冊翻看完,他才停了下來,馭使著輪椅,來到窗欄前,俯瞰著山腳下那些若塵如蟻的車水馬龍,出神觀望了半晌,他眼皮一顫,嘴里輕輕的自語道:
“一百六十五!”
眼泊中像是有亮光一閃而過,這本書一共有一百六十五頁,燕孤鴻又一次翻開了劍經,嘴里念道:
“左上星位,四執四!”
他目光隨即落在第四行的那句話上,但見乃是,“會意可通神!”
倘若加上第三行的前言,便是“劍道會意可通神”,第四行第四列,是個“通”字。
“四執十六,右上星位!”
翻過一頁,目光再移。
“覽天地之微妙——”
“覽”字。
“十六執十七!”
“十七執十四!”
……
燕孤鴻每低聲說一句,便要翻一頁,自其中挑選出一個字。
只等他翻了八頁,便得到了八個字。
“通覽全書,可窺真相!”
他目光越來越深邃,手中翻動書頁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每頁只尋一字。
“孤鴻勿悲,我沉疴多年,生機將絕,然萬死而不足惜。自夢中與之相見,十數載春秋以來,日夜無不為之殫精竭慮,無一日不想助你脫囚籠,故而方有今日之局。你我本為手足兄弟,自幼分離,命數各異,蓋因昔年楚帝奪嫡之爭,亦有百家與天下各勢的萬般糾葛。我已將個中一切寫在《爛柯譜》、《血淚譜》、《草木譜》、《媼婦譜》、《嘔血譜》五譜內,以棋局星位藏于群書之中,解法依舊,往后的路,孤鴻你要一個人走了……”
整整一百六十五個字。
待看完,那坐在輪椅上的少年早已雙手緊攥劍經,筋骨畢露,卻見這最后一頁,竟是有點點豆粒大小的斑斑痕跡。
像是那說不完的千言萬語。
那是淚痕。
抬頭瞧去,只見書架縱橫十九道,形如一方卷起的棋盤。
輪椅駛動,念頭一動,但見左下星位,第十六層的第四本書落到了手里,那是爛柯譜。
五本棋譜,無一例外,皆乃世間珍本,自古流傳久矣。
而這《爛柯譜》更是名頭最盛,相傳曾有樵夫入山中砍柴,行到途中,見有幾位童子下棋,湊前觀望。童子便把一枚形似棗核的東西給他果腹,自此竟不覺饑餓。
一局棋罷,那童子說:“你該回家了!”
樵夫這才幡然若醒,等回神瞧去,腰間別著的斧柄已經腐爛,斧頭銹跡斑斑。
等他回下山,才驚覺自家的孫子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翁了。
至此《爛柯譜》流傳天下。
燕孤鴻是以當日那棋盤上棋子的擺放位置而尋字觀意,果然,書頁翻動,匯字成言。
燕孤鴻只看了頭一句,臉色就變了。
“贈劍之人,乃是舅父——”
他瞳孔放大,身子竟是不知不覺的有些僵了。
“舅舅?那贈劍的道人是他的舅舅?”
書頁再翻。
“所贈之劍不凡,正是如此,我方知你所困之地。不錯,你我皆乃昔年大楚太子的骨肉,你隨父姓,我隨母姓。當年百家易鼎大乾江山,導致十一國并立,生靈涂炭,受八百年龍氣反噬,故而氣數漸消,日益衰亡。唯儒道兩家立教傳法,方能屹立于世,后又釋教西來,三教定鼎之勢方現雛形——”
“然,世間尚有“巫教”,仗之巫、蠱、毒三類奇術與三教相抗。時值大楚帝位更迭,四子奪嫡,各方勢力明爭暗斗,皆想一爭從龍之運,四教亦是入世擇主,各得機緣,二皇子、三皇子先后死于其中,唯剩太子與四皇子燕玄相爭。太子生性不羈,與“巫教”相合,更得納蘭之女為妃,燕玄一人獨得三教之力,權謀之爭如沼——燕玄弒父殺兄,巫教舉教上下盡遭其屠滅,太子妃臨盆之際,難產而死,然死前誕下兩子,世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長子為納蘭所養,取名鴻信,幼子生來身負“蒼龍”之命,不知所蹤,后于夢中得見,方知“困龍”之局,吾弟危矣,時值舅父脫困而出,方成破局之勢——府中一切,唯青姨可信。然,你我身份對換一事,絕不可有第三人知,天知地知,倘若泄露,便是滅族之禍,切不可怠慢——”
看到這里燕孤鴻早已是像成了石塑一般,癡楞呆傻。
直到手中棋譜脫手墜落,他方才驚醒,臉上忽見涌起一抹不正常潮紅,繼而身形一震,整個臉上的血色飛快褪去,宛如大病初愈。
“噗!”
一口血箭落在窗沿上,與那朱漆不分彼此。
再見一條白玉般的蜈蚣從他的袖子里爬出,吞食著那些血水。
怔楞中,燕孤鴻豁然咧嘴一笑,皓齒盡被血水沾染,吞咽著嘴里的腥甜,他深深呼出一口氣,一口郁結在心腹之中的氣。
雙手十指緊扣扶手,燕孤鴻死死的望著皇城中心,望著那個最高的地方,想來那里應該也有一個人,時常會望向這座山吧。
“呵呵——哈哈——”
他忽然輕輕笑了起來,笑的像是悄聲細語。
“爭?好一個爭——”
而后望著眼底下的這座京華大地,沉默了半晌。
夜深了。
“侯爺,該歇息了!”
門外傳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