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城內分東西南北四坊,數量上對比前朝都城長安自是遠遠不如,中原地區稍稍大一些的州城府城也有差距,但面積上來說似乎就有些大了。
西州本就不是小城,只是上一任知州前來接手時,便依據朝廷的事先規劃,就著這西州城里前唐留下的城市規劃區域,將之分為了四坊,但坊市制卻不再死板沿用,只是將之作為基本的行政區劃,四坊各有坊正,其下各市有市司,負責市街上的度量衡、物價水平、商業交易秩序等,雖說如今已沒了嚴格的區域分化,可在這西州城內,幾乎全都是清一色的商業區域。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絲綢之路沿線,這般光景才是正常。
距離趙右庭入主西州已然一個月過去,官場上具體形勢如何他不太清楚,只是作為來者,趙右庭根基薄弱,此時正是需要穩固根基,建立起初步威信的時候,想來也難有什么激烈爭斗,何況趙知州看起來也不是那樣鋒芒畢露的人。
南坊里的一座鐵匠鋪里,陸琰帶著七八名甲士,詢問一位五旬老鐵匠,也是這里的主人。
本來陸琰還奇怪,自己一個錦衣衛,到了這里之后,要如何正當的接過刑察事務,錦衣衛本職雖說也在此,可終究是有別于地方刑察機構的,即便是當前他們身在西域,情況特殊,可臺面上總該有個說法,但很快就有一紙文書打消了他的疑慮。
在趙右庭上任之后,便著手遞交文書給名義上的西域布政使、歸義軍指揮使,實際上也確是十三州真正的長官,張義元,闡述自己上任情況,順帶給陸琰要了個領銜......
聽起來似乎非常的隨意,實際上也確實是非常的隨意,不過張義元自己都身兼數職,又怎么會在意給陸琰弄一個本來就該給的職位?
就像趙右庭遞交文書上報一樣,只是個形勢,甚至都沒有派人正式授職,意思是直接就讓趙右庭自己操辦去了。
于是乎,現在陸琰是錦衣衛隴右千戶所鳳翔百戶所下轄的小旗,同時身兼西州巡城御史,共同點是這兩個職位都是暫領,尤其是后者,屬于西域這個制度混亂,缺少穩定的地區里特殊時期特殊情形下的產物,用腳指頭想也知道不可能真的落實在他頭頂,給個官方名頭而已。
不過至少在現在,這個名頭給他的權力非常之大。
比如他身后的帶刀的甲士,本是隸屬于西州衛建制的人手,借著巡城御史的名頭,就順手從那暫領指揮使職務的千戶張懿手里,討要了十多名好手過來,皆是從中原跟過來的軍戶出身,家世清白,不用擔心其中貓膩,方便陸琰帶在身邊使喚、操練,那千戶張懿也知道陸琰是趙右庭如今唯一親信,便也就配合工作,沒有作任何為難。
眼下陸琰前來調查之事,不算大,卻也小不得,這鐵匠鋪的老鐵匠,是西州城內唯二還會百鍛法的老鐵匠,負西州衛軍備供應之責,平日主要負責為西州衛打制兵刃,最近打制的一批橫刀遭失竊,數量足有二十余,確實已經大到讓陸琰親自來負責的程度了。
至于為什么不是大齊制式的雁翎刀,陸琰很快就想明白了,西域承唐制較多,歸義軍內部制式裝備便是這橫刀,一如唐時,而陸琰也回想起當時那場圍殺里,對方所使用的兵刃便多是橫刀。中原混戰百年,唐留下的影子已經很少了,大齊開國賴之以強兵利刃,更加利于劈砍的雁翎刀自然成為主流。
“失竊于何時?橫刀置放于何地?原本是要何時交付?最近又有哪些人來過此處?”
“這......”老鐵匠眉頭稍稍皺起,卻又因為面對上差,心懷畏懼,不敢將自己有些跟不上道出
好在陸琰也及時反思了自己沒能換位思考,當即改口道:“你最后一次見到這批橫刀是什么時候?”
這次老鐵匠便覺得方便許多,細細回想,答道:“回陸大人的話,老朽昨日新制一柄橫刀,置放于鋪內秘箱,昨日晚間老朽親自封箱,埋藏地點只有老朽知曉,今天正要交付張大人,卻發現秘箱被抬出,鎖被撬開,箱中橫刀失竊...”老鐵匠指向鋪子內院的一尊大水缸,水缸前是一處以磚塊填整的坑洞。
陸琰走上前,望向那坑洞里,一個被翹開鎖的大箱子里空空如也。
這么明目張膽?
“平日里除了你,就是這幾人在此幫工?他們是你的學徒?”陸琰看向鋪子里戰戰兢兢的幾個年輕鐵匠,這些人和老鐵匠一起,都是首先必被懷疑的對象。
“回大人的話,這幾個年輕人都是跟著我學這門兒手藝的,可平日里我也從未向他們透露過此處藏刀秘箱,老朽辦事嚴密,過去二十多年從來也沒出過差錯,他們又都是出身清白的老實人家,哪里敢做出此等謀逆之舉??!”
謀逆之舉?聽到這個詞陸琰第一反應是莫非是城里有那張義秦的布置?但轉念一想這也太明目張膽了,那張義秦只要不是個笨比,又怎么會在這樣的事情上露馬腳,看那場圍殺就知道,對方出手不會含糊的。
那還會有哪些人會來冒險偷竊官家,而且還是非常禁忌的軍中兵器?
“那最近幾個月,來此的客人,你可都有映像?”
“這...”老鐵匠面有為難之色,“老朽上了年紀,未必能全都記得,但老朽也知此事重大,愿盡力配合大人,還請大人容我細細回想。”
陸琰頷首允準,老鐵匠便開始仔細回憶,“最近來我這的客人有那么幾批,有一伙西域胡商,想請我打制一柄百煉鋼制的刀,無論形制,說是自己已經是跑最后一趟中原了,此后便要回家鄉去養老,想要帶一柄我天朝的寶刀回去,以向那家鄉人作炫耀之資。”
“你答應他了?”陸琰問道。
“不不不,老朽哪敢呢,先不說百煉鋼制刀耗時日久難成,遑論北市那鐘老兒,就算老朽傾力而為,也需得三月之久,才能打出這百煉鋼刀,就算老朽手邊有現成的,也不敢私自賣與那胡商外人啊...”
其實胡商買刀一事并不罕見,只是此事多是胡商向達官貴人千金求購,再不濟,也是地方顯貴私下賣與,直接來向鐵匠求購的,倒是新鮮,就算現在沒有明面上的規定,可老鐵匠也不敢輕易放開這個口子。
“還有呢?”
“還有一伙中原絲商,來我這里購置一批精鐵馬鞍...”
“還有呢?”
“一伙異族人,如果老朽沒認錯,應該是那羌人,至于具體是哪里的羌人,老朽就不得而知了,他們來此購置一批箭簇,說是打獵用,老朽自然也沒答應...”
羌人?那不是在蜀地周圍的民族嗎?怎么跑這么大老遠來這西域?
“和我說說這伙兒羌人吧?!标戠X得這伙兒羌人就很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