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料晾了一會,劉荔兒用手碰碰碗身,感覺涼差不多了,就開始動手揉餅子了……
每個面劑子都不大,劉荔兒切的時候都是按照核桃大小的標準去做的,畢竟是點心嘛,大了顯蠢,也不好看,且大小要均勻,為了保證每塊餅子大小一致,她都沒讓晴氏沾手……
……
第一鍋蟹殼黃出鍋的時候,正趕上學堂里下學。
往日劉秀才一說下學,個個都歸心似箭,跑的飛快,今天卻在后院的門廊處擠做一團,伸長了脖子往后院里瞧,看那樣子,要不是顧及著是先生住的地方,怕是早就闖進來了。
劉荔兒把一鍋餅都撿在筲箕里涼著,這蟹殼黃一定要晾著涼透,不然擠著一團,熱氣回潮,餅皮就沒那么酥了,而且涼透了的蟹殼酥餅皮更酥口感更好!
第二鍋餅子上鍋,劉荔兒蓋好鍋蓋:“娘,我給姐姐拿兩個墊墊吧。”
面板上還有四五鍋的餅子沒炕,今兒晚飯肯定要晚,下午又跑了趟鎮上,肚子早就餓了。
“哎,去吧,也喊你姐姐歇歇。”
下午三人回來后,劉蘭兒就在房里整理才買回來的幾卷彩線。(鋪子里的彩線買回來時不能馬上用的,要重新纏在線板上,不然很容易打結廢掉。)劉荔兒估摸著她也早就餓了,就和晴氏商量著,大家先吃兩個餅子墊一墊。
“劉荔兒,你碗里是啥?”劉荔兒剛端著碗出來,就有一個小子叫住她。
問話的一個小個子的男娃娃,八九歲的樣子,穿著青色棉夾衣,一臉的好奇。
這是王村長家的小孫子,王子明,王家最小的孫子,也是春杏兒的親弟弟,排行十一。
“小十一啊。”劉荔兒找春杏兒玩的時候和小十一見過幾面,算是比較熟絡。
“我娘做了果子餅,準備明天拿鎮上賣。”
看著擠做一團的學生,劉荔兒心中一動,轉身回廚房,把碗里的餅子切成十幾個小丫,端出來走到學生們面前:“……東西不多,還要拿去賣錢……只能切兩塊請大家嘗一嘗……”
都是村子里的孩子,知道東西精貴,見劉荔兒這樣說,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劉荔兒碗里的東西實在是香,加上黃燦燦的酥皮的誘惑,紛紛伸手捏了一小丫……
酥到掉渣的餅皮,油潤潤的梅干菜,鮮香的肉丁……不嘗還好,只是聞著香罷了,嘗過之后,哪里還舍得走,這餅子入口酥脆咸香,里面還有肉丁,再多嚼一嚼,咸香后還能嘗到幾分回甜……
一塊餅本來就不大,又被劉荔兒切成了八塊,拇指大小,眾人嘗后非但沒有殺饞,只覺得肚子的饞蟲都被勾出來了……
“師妹,這餅子本就是要賣,不如賣我一些吧?”有那家里條件不錯又膽大的學生問道。
耶,劉荔兒在心里暗暗比了個勝利的手勢。
她剛剛切餅子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我去問問我娘……”
劉荔兒進了廚房,剛剛外面的動靜晴氏也聽到了:“荔兒,這……這在學堂里賣可以嗎?”
“咋不可以。娘,我見有人帶了豆糕,下午出來就熱水吃了,咱們這蟹殼黃又香又酥,里面還有肉那,不比那干巴巴的豆糕強多了。”晴氏心里,學堂是個神圣的地方,賣果子餅似乎有些“褻瀆”了這神圣。她哪里知道,在后世里每所學校最受歡迎的就是小賣部……
“那咱賣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