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氏聽著宋清合的質問不由得腿都軟了,轟隆一聲就跪了下來。
宋泮昔也黑著一張臉,雖然剛才在門口全是解釋了一下,但是說的并不能讓他,讓眾人相信。
鄧氏急忙抱住黑臉的宋泮昔的大腿,“老爺,我不是什么正經人家出來的,但也是在老太太那里長大的,自然還是知道尊卑的,清合哥兒剛剛失了親娘,質問我一個姨娘倒也沒錯,畢竟這些日子是我管著后院的事,可是我不是故意拖延時間不請穩婆的啊!您要相信我。”
鄧氏說話果然有技巧,開口幾句像是在說自己出身低,但是也是明事理兒的,其實也是像老太太指明她們算是一條船上的人,畢竟今天這事兒,老太太出沒出手,鄧氏心里明白的很,就算老太太真的沒有出手,宇軒那位也是動了手的。
宋泮昔推開了鄧氏的手,收回了自己的大腿,冷聲質問道,“要我如何信你?穩婆來的遲,大夫請不到!”
每句話都像是在指證鄧氏的罪行,但是又都是無厘頭的說法,鄧氏自然不怕,也就硬起了腰桿兒。
“老爺,你若是不信我,自己問問這里伺候著的婆子媽子,我是什么時辰差人去請穩婆的,又是什么時候命人去找大夫的。老爺也甭問我身邊的人,問太太身邊的人吧!”鄧氏這樣一說就斷了別人反駁她說,問屋里的婆子媽子,指不定是她自己的人,幫著自己主子說話,太正常了。
“你們說,鄧姨娘是什么時辰安排你們請穩婆,又是幾時命你等去找大夫的。”宋泮昔掃視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貼身伺候或者跟在張氏身邊的人。
幾個人即使不抬頭也嚇得一哆嗦,“回老爺的話,太太是午膳過后發作的,估摸著應該是午時快到未時間,而鄧姨娘也是第一時間趕了過來,并命人去把府中備著的穩婆請來,可今天穩婆回家去了,請也請不來,姨娘也急急忙忙的去外頭找人,這左右不過一盞茶的時間。”
說話的人是張氏的陪嫁丫頭,自然一言一行都做的數,“而穩婆許是姨娘身邊的人不好找,硬生生的過了一柱香才給請了回來……”
鄧氏聽到這里就耐不住了,生怕別人說自己故意拖延,“老爺,這穩婆還是我身邊的人去城外請的,這一來二去一柱香的時間也是情理之中啊!”聲音嬌柔,的確是弱不禁風的拂柳啊。鄧氏仍然跪在地上,膝蓋挪動著,雙手又環繞在了宋泮昔的大腿上。
宋泮昔還是狠著心,沒有管鄧氏的哭泣,繼續開口問剛才回話的那個婆子,“你繼續說。”
“這穩婆剛進去,就又出來了,說是太太暈了,沒力氣,需要請大夫,鄧姨娘還沒開口,清合少爺就命令珠玉去請李大夫,可是鄧姨娘去阻攔了一翻,不過最后還是去請了,可是來的不是李大夫,而是他的徒弟,后來老太太來了,把楊媽媽帶來了,請她給太太開的湯藥。”那婆子這一刻似乎才開了竅,想著自己是張氏的人,這會子沒說一句話都是省略句,把最重要,能撇清鄧氏的話都給省了。
鄧氏的雙手還扒拉在宋泮昔大腿上,剛才宋泮昔沒有甩開,現在一聽那婆子的話,直接推開鄧氏,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人都說事不過三,鄧氏怕是要倒了。這是眾多下人的想法,然而睿智的老太太還站在一邊沒有說話,顯然是打著其他注意。
“你自己說為什么要阻攔請李大夫,又為何李大夫沒有來?”宋泮昔眼圈紅著,而這一刻更是充滿猩紅前者是傷痛的眼淚,后者左不過是被算計蒙騙的恨意。
“老爺,李大夫畢竟是男人,這如何能進太太的產房,您又不在,我這若是允了,等您回府了,我該如何做答,怕是太太自己也不愿意身子被外男看見吧。”鄧氏哭哭啼啼的把這段話說完,就停住了,沒繼續說,這個空擋可是觀察宋泮昔臉色的好時機,果然宋泮昔聽了臉色比剛才好多了,卻仍然沒有讓鄧氏起來,“那后來為什么同意了?而來的又不是李大夫?”
“后來大家伙都說人命關天,醫者面前無男女,況且清合哥兒都同意了,他還能害自己的母親嗎?妾身自然就答應了。”這話說的格外有份量,賴人回味,暗地里鄧氏就是再說自己只是一個妾氏,嫡子都做主了,她還能不同意。
“至于為什么李大夫沒來,這就得問清合哥兒身邊的珠玉了,清合哥兒自己派的珠玉去的。”張氏身邊的人會省略著說,她鄧氏也可以,大家都知道珠玉回來說了,李大夫去照看舅姥爺了,現在鄧氏非要讓珠玉自己在說一遍,這樣就把站在一旁看戲的老太太帶進來了。
老太太聽了也不由得笑了,把陳含蘊扯進來,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幫她說幾句話,算盤打的好,不過即使鄧氏不直接落子,她也要幫忙,畢竟今天她和陳含蘊的確摻和了,還出了不少力,這張氏也是自掘墳墓,初來乍到,就敢和永昌侯府叫板,死有余辜。
誦經念佛之人本應是心懷慈悲的人,可宋老太太卻不是,畢竟年輕的時候沒能像現在這樣勇敢起來,任由妾氏欺負,現在面對宅斗,自是不會手軟,算計她?沒門!侯府嫡女的報復自是得拿命來換。
“老爺,容我老婆子說一句。”老太太懂了鄧氏的話,自然要行動。
“母親大人請講。”宋泮昔看著宋老太太仍然是一臉的恭敬。
“今兒個,大哥也不適,珠玉去請李大夫時,李大夫正在宇軒替大哥診脈。”宋老太太也不多說,剩下的意思讓宋泮昔自己去猜吧。
“兒子明白了。”宋泮昔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自己,是府中的丫鬟婆子沒有人敢去請,不怪珠玉,也不壞鄧氏無能,“還多夸著母親身邊的楊媽媽,不然輕璃怕是也隨著晚鑰去了。”宋泮昔說著又嗚咽著,又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宋清合,鬧了半天,這會總要有個人出來承認這是個鬧劇誤會,這個人自然不能是宋泮昔,所以只能是宋清合。
宋清合倒是看清楚了,人家面子上的功夫做的很足,早就想好了面對責問的對答之策,況且還有自己祖母的庇護,“是清合傷心壞了,竟差點冤枉了姨娘。”這會子只有先服軟,日后在報復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