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終于如愿以償和劉沐回到了寧城,一個月的駐村生活讓她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但同時,她收獲了一位時刻牽掛她的大姐姐劉沐。
劉沐是米粒在工作單位認識的第一個真心對她好的同事。
駐村的時光里,劉沐時時刻刻呵護著這個外鄉的妹妹。絲毫沒有讓米粒受到一點傷害和委屈,米粒很感謝劉沐。
劉沐從帶著米粒駐村開始,她就決定一定要照顧好這個來自外省的妹妹。其實嚴格說起來,劉沐也是外鄉人,她深知身處異地他鄉的苦澀。
通過與劉沐的一個多月相處,米粒知道了劉沐的傳奇人生后,更是心生敬意。
劉沐畢業于藝術學院,對美術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先讀了專科學校,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科。來到了寧城成為了一名美術老師。
可是剛畢業到寧城的劉沐也不容易,一個人在寧城闖蕩,生活比較困難。不僅要工作,要租房,還要賺錢貼補家用。
她為了能夠在寧城生存下去,就開起了餐館。每天起早貪黑,用小小的身體扛起了餐館的工作。
凌晨起床跑菜市場買菜,把菜送到餐館后,還要趕到學校上課,剛參加工作時的她,所教的學生都是成年人。
沒有改革前的這所高中是寧城有名的師范學校,來上學的學生年齡參差不齊。甚至有比劉沐大10來歲的,也有拖家帶口來上學的。
有的學生站起來人高馬大的,直接高出劉沐一大截。劉沐個頭本來就小,站在講臺上,看上去還是一個學生模樣。
劉沐告訴米粒,那時候她也害怕,但是工作需要,不得不克服心里的恐懼,站在講臺上講課。
劉沐很優秀,能力強,氣場足,幾節課下來,學生對講臺上這位看似柔弱的老師也是心服口服了。慢慢地,劉沐站穩了講臺,上課也得心應手了。
21歲就參加工作的劉沐,現在已經是在學校工作第九個年頭了。這期間,她獨自一人在寧城闖蕩,教好書的同時,開餐館,開畫室,盡自己所能強大優秀起來。
她看著自己的改變,學校的改變,也看著寧城的改變。
九年的打拼和勤奮,讓她在寧城有了自己的小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的日子慢慢變好,她活出了當代女性的風范和氣質。
她成了米粒心中所崇拜的偶像,米粒在高中時代就對自己的未來做好了定位:她希望自己可以物質獨立,經濟獨立,精神獨立。
米粒并不是想要變成一個女強人,她只是想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可以獨擋一面。
而和她生活了一月有余的劉沐就做到了這些,米粒在劉沐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看到生活并沒有壓垮劉沐的倔強,她看到歲月并沒有消磨劉沐的意志。她打心底的佩服劉沐的能力,雖然生活給她帶來了磨難,但是樂觀的心態支撐著她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臨近回城的前幾天,劉沐就開始給米粒傳輸一些學校的信息。
她告訴米粒如何去找老教師帶自己很重要,她推薦的教師后來成為了米粒工作中的貴人。
米粒認識了劉沐,是她的幸運。從劉沐的身上,米粒深深地懂得:人,不僅要有傲骨,還要有傲氣。要么像辣椒一樣有脾氣,勁爆得獨領風騷;要么像白菜一樣有層次,單純得清麗脫俗;要么像牡丹一樣有姿色,美麗得艷壓群芳;要么像蓮藕一樣有心眼,圓滑得八面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