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師父后,米粒干勁十足。只要師父有課,她就屁顛屁顛的跟在師父后面。
陳老師所教的年級是高三,她帶著三個語文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輪復習階段。
陳老師告知米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去聽她上課,重復聽課的效果不好,最重要的任務在于把每堂課的重點難點講清楚即可,不需要面面俱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上課風格,要在課堂實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開創自己的品牌。
這就好比推銷一個產品,要想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擁有系統扎實的專業知識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就是努力營造一種獨特的學習氛圍,當學生進入了你所營造的氛圍時,課堂就成功了一半。
最后趁熱打鐵,把你要講的課堂難點講清楚,課堂重點講明白,學生能夠接收并消化吸收。
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和你越來越默契,配合度也可以越來越高。長此以往,學生在你的帶領下,就能形成一個整體,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陳老師的這番話通俗易懂,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走進師父的課堂后,她才真正知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陳老師,確實厲害!
上課方法變化多端,時而哈哈大笑,時而屏息凝神,時而鑼鼓喧天,時而萬籟俱寂。讓學生學到了知識的同時,又能快樂的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上課方法,學生容易接受,還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老師產生極大的認可。
課堂氛圍格外輕松,學生參與度極高,一個問題拋出來,學生可以馬上接收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快速進入討論狀態,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問題就這樣輕輕松松的被搞定。
陳老師的個人魅力那也是相當強,上課風格屬于灑脫派。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就用,唐詩宋詞繡口一吐即來。
這樣的課堂就是一座享受的知識殿堂,這樣的老師就是米粒心中的女神大人。
和陳老師相處的一段時間里,米粒從陳老師的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怎樣和學生打交道?陳老師告訴米粒師生之間必須有距離,并不是要和學生打成一片才是最好的,適當的距離會讓學生有所畏懼。
和學生相處是一門學問,既不能走太遠,讓學生覺得高不可攀;也不能太近,讓學生覺得平易近人。
為人處世方面,米粒覺得自己的自我修養應該可以及格。可陳老師的言行舉止讓米粒看到了榜樣的力量,陳老師每時每刻都保持著一顆積極樂觀的心,不停地向前方奔去。
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米粒這小丫頭運氣不錯,她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小時遇到好父母,上學遇到好老師,工作遇到好師父。
米粒的心中常懷感恩,她覺得陳老師就是靈丹妙藥,是妙手回春的神醫,陳老師更是米粒的甘露和偶像。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米粒覺得這就是緣分,也是自我修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