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注定要延續上千年,成為傳奇。自從挪村人從挪溪里挖出光滑的鵝卵石,挪溪水便逐漸沖刷擴大,最終各支流匯合成一條晝夜奔騰的河流。
我所要講的故事,要從我的幼稚年代開始講起。1999年9月28日,經四位村干部表決,同意成立大挪村小學,一時間成了附近村民孩子讀書之地。2005年9月1日,我和陳沛南、麥盈盈同時間進入了挪村小學學前班念書。
當時的大挪村小學,招入的外村學生也陸續少了很多。校園的草地操場上,兩棟三層水泥樓房對峙而立,四周圍成一堵高高的粉灰墻。每天早上,學生們聚集在前后門,等待生銹的鐵門打開,然后一股腦涌進學校。
昔日操場青草郁郁,每周五下午學校排勞動節,統一安排全校學生清理草坪,收集亂扔的垃圾。
我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上打鬧追逐,在榕樹下跳飛機棋,扔躲避球。在教室里,搖頭晃腦地念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和我玩得最好的是,陳沛南和麥盈盈。麥盈盈是鄰居家的小女孩,總是扎著兩根馬尾。她人有點瘋,喜歡追著男生后面跑。而陳沛南則就是我的好哥們,我們經常在舊村落里逛,還一起上樹掏過鳥窩。
學前班的時候,我什么都不懂,愛玩,成績也很差。待到一年級的時候,我不知道怎么就茅塞頓開,每次考試,輕輕松松就考了第一名,常年卷子滿分。
這時坐我旁邊的麥盈盈就很不爽了,她老是搞小動作,不是用我的鉛筆,就是把我的橡皮檫涂上顏色,時不時在我書上畫上幾筆。面對這種瘋丫頭,我也無能為力。
大概在二年級的時候,瘋丫頭不瘋了,在教室的次數也少了,馬尾不扎了,只用發夾把齊劉海扎起來,露出好看的額頭。我問她消失去哪兒了,她也不回答,只是上課時認真了很多。
這個學期從隔壁村轉來一個男孩,他叫江家豪。長得白白胖胖的,彈珠玩得超厲害,而且經常拿出奇奇怪怪的玩具向我們炫耀,有小手槍,有小火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有顏色的小石頭,同學們紛紛請求他好看的小石頭。我只是覺得他很煩,成績又差,但上課回答問題,老是搞得大驚小怪。
有次課間,陳沛南告訴我,江家豪午間時偷拿我桌柜里的作業。我越想越氣,我認為他肯定是抄了我的作業,怪不得這幾次作業老師都表揚他做得好。但我又不能自己去告狀,他媽可是教導主任。
于是,我就開始注意那些看不慣他的男同學,也開始接近那些被他逗耍生氣的女同學。終于勸動了幾個女生去教導主任那里告狀,而我和別有心機的同學則趁機火上加油,說他偷我們作業,不知道拿來干嘛。
我們對質時,他大聲叫喊,說他沒有干這種事,我們死死的一口咬定答案。爭論多時,教導主任生氣了,直接給了他一巴掌。我還記得當時他媽說:“你看看有多少同學說你,你還說沒有!我讓你來這讀書,就是為了讓你干出這種蠢事嗎?!”
我記得那天從辦公室出來,他紅著眼,對著我們惡狠狠地說:“你們等著!”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回家后教導主任狠狠地揍了他一頓。我仍然記得他的報復,幾周后,下課鈴響后老師剛走出教室,他就馬上在教室外把門反鎖上,然后在窗外對著我,瘋狂地哈哈大笑。
二月終,我們舉行完校園紙飛機飛行大賽后,便被邀請進了新建的神廟,觀看木雕師雕刻老爺像。
我不明白,為什么大人要我們必須觀看雕刻過程,但是我們也樂得不上課,去看個新鮮,倒是麥丫頭凝眉沉思,眼神若有所思。
神廟里空蕩蕩的,四根碩大的柱子分四角擎立著,左右兩面光潔墻壁上留著長方形的瓷磚,上面畫著一些圖畫。
有些畫面描述一個男人坐在椅子上,后面有人持著大扇子,幾個人抬起椅子,而他們周圍是跪著的人群;有些畫面是好幾個人騎著馬,身穿盔甲,揚起長槍,指向遠處的城墻;有些畫面是一個長袖飄飄的男人,看著遠方流淌的河流。
木雕師雕刻得極為認真,在他桌上,有一張圖紙,上面畫著一個坐在椅子上的男人。
在中國木雕流派里,最為著名的是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四大流派被稱為“中國四大木雕”。
后來我得知,眼前的這位老爺爺是屬于廣東潮州金漆木雕派的。潮州木雕起源于GD省潮州,但作為一種藝術流派,它還包括明清時期屬于“潮州府”轄內的潮安區、潮陽區、普寧、饒平、汕頭、惠來、海豐、陸豐、興寧、梅縣區以及閩南所出的作品。作品表面貼金,是潮州木雕的一個特征,所以,它又稱“金木雕”、“金漆木雕”。說“金漆木雕”,是因為有齊的成分,這種漆是為金箔能黏附于木上而特意配置的,同時又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潮州木雕的髹漆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為常見的“黑漆漆金”,即以黑色漆料作底子,然后鋪上金箔;二是“五彩裝金”,此類款式以建筑裝飾件為多,以青綠或紫紅、粉黃裝彩,再以金色烘托,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
潮州木雕的傳統技巧,主要可分為陰刻,浮雕、圓雕、鏤雕等幾種。陰刻的性質近于繪畫,多施于圍屏,題材為梅、蘭、竹、菊。浮雕,圓雕所選題材除佛祖、菩薩、神仙、傳統人物之外,神奇異獸和魚、蝦造型也是常被采用的。鏤雕,又稱通雕,是潮州木雕經常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且多用于建筑裝飾上,建筑雕刻一般采用杉木,大件的居多。雕刻時,藝匠們不僅以多層次取勝,而且力求結構巧妙和造型生動。所以,潮州木雕所表現的人物形神兼備,景物錯落有致,線條流暢,節奏感強,體現出“多層鏤通,剔透玲瓏”的南方雕刻風格。
我年幼無知時,得已觀看了最好看的潮州木雕。后來,木雕師傅下落不明,再也看不到這種奇觀。
神廟里,老師傅年輕的兩個徒弟在雕刻木架。
我觀看雕刻時,老爺爺身邊擺滿了雕刻工具:雕刻刀有圓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三角刀,輔助工具主要是指敲錘、木銼、斧子、鋸子。而法師有時念著經書,有時敲著木魚,玩得不亦樂乎。
剛開始甚是新奇,久而久之,我也就膩了,我回頭發現好多同學都走了,但盈盈沒有,她閉著眼睛,有個男同學也沒有走,同樣閉著眼。陳沛南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溜的。我很納悶,但是廟里又不讓說話。我只好閉上眼,只聽到了法師朗朗不斷的念經聲,聲音悠長,我越發無聊,便退出了神廟。
2009年末,鄉村交通大力建設,私學盛起,鎮上重建教學樓,再加上挪村學校規模顯小,小偷出沒,被偷盜摩托車的老師離開,縣教育局考慮撤掉挪村辦學,統一教學。
終于,在次年開學我們紛紛轉了學,盈盈跟著我去了隔壁村的小學,陳沛南則到了鎮上。離開前,陳沛南告訴我,當年江家豪并沒有抄我的作業,他只是很不爽他,隨口編造了謊話,卻沒想到事情后來成了這個結果。
我能回應什么,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能目送他坐車離開。
大挪村設有四位干部,分別由四個家族姓選舉出來,梁氏是大挪村的主姓,梁福生既是梁氏家族的族長,也是村長。
1998年7月27日特大洪災,梁福生父親去了抗洪第一線,挽救了三十多名人民,因體力不支休克而去。
10多年后,梁福生在16年的3月22日至4月25日大挪村引進自來水的提案中投了反對票,但后來又改成了贊成票。
我回家之時,剛好見證了水塔的關閉。我坐在挪江岸邊的石階上,扭頭就可以看見高大的水塔,它是上世紀末九八年后混凝泥沙砌成的。它高大直立,十多年來源源不斷地輸入水源,通過層層過濾凈化,再輸往各家各戶。
但現在,她卻很平靜,像位睡著的母親。
大挪村終年被挪江環繞著,被霧氣掩蓋著。拉開歷史重重帷幕,她深藏著許多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看著手掌上懸浮的水球,水球在我手掌心飛快地轉動著,這時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幅畫面,我看到一間關閉的教室,兩個小孩在玩著水球,其中一個發夾夾起劉海,露出皎潔的額間。我看到,一個小男孩紅著眼,摔門而出辦公室,我還看到木雕師的雕像成形,好像教科書上的屈原像。
我心緒不寧,我想起了一個遠古時期的故事: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