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遵守了“承諾”,帶我到了解放碑。
沒有出城的游玩,也是挺好的,免于奔波。
龍頭火鍋。
是我對這家火鍋店的認識,店門招牌上方偌大的龍頭俯視著來往的人群,人人路過都會露出驚嘆的神情,簡直壯觀。
我點的都是素菜,但是肉類必不可少。我卻一口沒吃,菜是我點的,他的喜好我一無所知,索性一樣來點兒。
陳東隅細心的替我打了調料來,只有蒜泥,簡單的幾粒白芝麻,與幾粒小蔥。這是我吃火鍋時的調味,不多一樣,不少一樣。
沒畢業之前,經常與閨蜜一同吃火鍋。雖然有兩位跟班,我都會選擇忽略不見。
只是沒想到,現在坐在身旁的是一個男人,我沒有告訴任何人我的口味,他竟知道。
想來也是神奇,脫口就問:“喲,你查我底啦?這都知道。”
心里還是有那么一絲期待他的回答,只是不知道想聽的是什么答案。
“嗯?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口好來的,別多想。”他微微皺眉,似乎對于我這個問題很無語。
是啊,誰會為了一個不愛的人去了解對方的喜好?至少我不會。
我看了眼他的碗,真的和我的一樣。心里還是悻悻的嘆息,這口味……十個都碰不到一個相同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一般人都是只打上一點點的蒜泥,而我喜歡打上半碗的蒜泥,改不了。
“哦,好吧。”
他的身體恢復得很好,看他吃火鍋都吃紅湯,清湯的一邊幾乎都是我的素菜,每次挑菜都得放在紅湯里過一遍,這樣味道才好吃,辣的才過癮。
后來,我試著去夾紅湯里面的肉吃,肉中間卻是裹了香菜的,或是牛羊肉。只是調味相同,吃到胃里的東西,一點也不一樣。
就好像我們的婚姻,只為擁有個名份,內在不重要。
興許是太久沒有吃上這么辣的火鍋,晚上躺在床上胃一個勁的疼。
胃的毛病是初中時期落下的,那時為了睡個懶覺,不吃早餐,匆忙的在小賣部買上一個面包一盒酸奶敷衍了事。久而久之,我的胃變得脆弱,有好幾次上早自習都疼得動不了身。
“給,偏要吃紅湯,好心提醒當耳旁風。”
陳東隅端來一杯白開水,手掌攤開兩枚小小的白色藥丸出現在我的視野。
“無辣不歡,懂不懂?胃不爭氣我沒辦法啊。”
我接過藥丸,送入嘴里,苦澀一瞬間蔓延。大口喝下那杯水,可是我的嘴里,嗓子里全是藥苦的味道。難受極了。
他要不說,我已經忘記了當時他說的話。他說,胃不好的人,少吃辣,疼起來身邊人跟著遭殃。
我現在算是理解了那“遭殃”兩字的意思,的的確確是麻煩人家了。
“是是是,無辣不歡。我倒是挺歡的,就是不知道你現在疼得歡不歡?”他倒是有興趣拆我臺了,竟往我的傷口上撒鹽。
我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吃藥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終于癱在了床上。
我們之間的談話忽然多了起來,不知道是他本就不是個悶葫蘆,還是對于我守夜的事情很感激,而覺得該對我好一點。
-
很久沒有跟娘家人說說話了,卻怎么也聯系不上。
與太陽肩并肩的日子也漸漸消逝,窗外的樹葉開始泛黃,偶爾一陣風吹過樹葉會跟著跑,似乎下定了決心要混跡于江湖,殊不知落地的那一瞬是最疼的,早點的會被清晨的環衛工人掃進垃圾箱,晚點的會被陸陸續續出門的人踩在腳下知道稀碎或者是遇到下一個環衛工人來拾起它。
校區的常青樹永遠都那么綠,沿河的松樹永遠都那么筆直,花壇里的千年鐵樹依然沒有開花結果,操場上已經換上了橡膠跑道,里面鋪滿了草地。
這是我的母校,同學聚會來得很突然。其實也就幾個玩得好的見上一面。
跟奵西約在了河道邊。
還在學校當學生時期,我倆常常到這里來溜達。有時程煥也會跟著,那時他是系里面公認的男神,據說仰慕他的人都排到隔壁院區了,每次約奵西我都會打探好情況,確定程煥沒時間我才會約她到校外的慈城火鍋旁邊的小飲品店去閑聊。
之所以要避開程煥是個不得已的決定,只要是個女的都想要巴結下他,跟著一起很有負擔。
記得有次去慈城火鍋大快朵頤,我開玩笑的問程煥,“你們青梅竹馬這么些年,就沒擦出個火花來?”
那時我們才大二。
奵西一個激動,用她的倒肘關節頂了我一下,連忙說道:“怎么?羨慕我們這種純友誼的?那貌似潘安的大帥哥追你那么久也沒見你答應人家呀。”
我知道,她是在轉移話題,聽不得真心話。就跟大冒險一樣,等待與答案都是讓她心神忐忑的。
只是沒想到他們的進展那么快,大學畢業竟快速結了婚?我一點也不知道啊……可是那還叫純嗎?
不過她把話題轉我身上就有些難受了,因為那位貌似潘安的大帥哥就走在我們后面。
他是程煥的哥們兒,若不是有程煥在,我也不會認識這么一個纏人的帥哥。
想到這里,我就有些恐慌感在心底緩緩升起。
“嗨,好久不見。”
這聲音對我來說已經開始模糊,但是一聽見還是能記得起這聲音是屬于誰。
我沒有直接回他的話,繞過他挽過奵西的手,故意嗔怪的說道:“怎么?有了老公就不把我當回事了?”
“哪有,半道上堵車。這好不容易聚會一次,我能不抓緊的嗎?哎,你怎么樣啊,咱們也有一年多沒見了吧。”
“是啊,你這一畢業結婚……也沒吱個聲,我們的確沒怎么聯系了。虧得咱們是閨蜜啊,不然把你大卸八塊扔了算了。”
在河道上邊走邊敘著話,后面跟著倆好兄弟。
我提議大家再到慈城火鍋去搓上一頓,晚些時間到大扶梯的KTV里盡情一把。
很久沒有這樣的日子了,自從出了學校,我就開始為工作四處奔波。所謂奔波也不過是樣樣不滿意,三天兩頭換,怎么也換不到自己如意的工作。一年下去,我接觸的行業不少,資深的卻沒個說得出口的。
挑選的KTV是以前經常光顧的一家,價格適中,對于學生時期的我們都能接受。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在這里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