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醫生……這個命題真宏大啊。”我感嘆道。
“你認可宇宙大爆炸學說嗎?”他問道。
宇宙大爆炸是解釋宇宙起源的假說之一,其內容是宇宙源于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此前,宇宙為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一個點,稱為奇點。
“這是現有理論中最讓我信服的。”我說道。
“你相信宇宙有意識嗎?”李醫生說道。
“不好說,像我們人類是有意識的,至于無生命的物體……應該沒有吧!”我說道。
“那么奇點時期的宇宙呢?有意識嗎?”他說道。
“奇點?沒有吧。”我說道。
李醫生笑著搖搖頭,喝了一口水,說道:“如果奇點時宇宙沒有意識,那么我們這個宇宙便沒有意義。所以我們必須假設奇點時期宇宙是存在意識的。”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一開始是萬有狀態,奇點包含一切,包括一切感覺。”他說道。
我認真傾聽著。
“也就是說,宇宙這個意識體,已經包括了一切感覺。它想體驗任何的感覺,只要想一想、動一動腦子,瞬時就能體驗到。”他說道,“哦,當然,宇宙是沒有腦子的。這只是一個比喻,不過意思是同樣的。”
我點點頭。李醫生從抽屜里拿出一罐藥,扭開蓋子,就著水吞服了一片。我看著藥品的包裝,上面寫著“莫力他林”。
這是我聞所未聞的一種藥,也許是我見識短淺。
“而我們,是進化的產物。或者說,是宇宙的殘化。”他以低沉的口吻著重強調了后面幾個字,“我們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們想感受世界、體驗各種不同的感覺就必須親自去體驗,而不是想想而已。”
“比如呢?”我問道。
“比如說你想獲得喝雪碧的快感,你就必須去喝雪碧;你想體驗讀小說,你就必須去這么做。”他說道,“這好像是理所應當、自然而然的事,不過在宇宙的最初,當我們還是一體時,我們本不需要這么做。”
“所以你想回到元點?”我說道。
“不,根據目的論,宇宙奇點的體驗必然是有盲區的,否則它沒必要爆炸。為了更精細的體驗,它爆炸產生了世間萬物。”他說道。
目的論是一種唯心主義哲學學說。它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如果目的論是錯誤的呢?”我說道。
“宇宙的目的,是經驗自身。”他說道。
“好吧……那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我能得到什么結論?”我說道。
“如果你想體驗愛情,你就去追逐它,而不是顱內高潮。”李醫生說道。
醫生一番話下來,我感覺我的頭暈減輕了不少。我說道:
“我是什么病?”
“經過我與你的這段對話,我敢做出判斷,你得的是妄想癥。”醫生說道。
“我需要服藥嗎?”我問道。
“看看情況吧,多休息。”他說道。
我回到1102,準備休息。這時老五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