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外,軍旗烈烈,二十萬大軍開赴前線,趙括望著軍中帶著稚嫩的面孔,面無表情,勒馬前行,心中回想起了昨晚趙王與自己的對話,
“將軍,密探報:秦國征發十六歲以上成年男子出征現增兵三十萬,加起來秦軍已有近六十萬大軍,而且蜀中糧草已經運到前線,寡人看來,再不出兵,趙國就真的被耗死了,”
趙括答到“臣也這樣認為,秦國與我們一樣,孤注一擲,決戰長平,我們已經到了決戰時刻。再延誤,長平防線就算不被突破,秦軍也可以繞開長平,攻擊別處,我們已經無兵可調了。”
趙王道:“從一開始,寡人就低估了秦國的決心,以為長平一戰只是普通的戰爭,沒想到一拖三年,寡人失算了。”
趙括道:“王上,長平戰場的勝負還未可知,臣還是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現在應全力應戰。”
趙王道:“此戰若勝,則我趙國將取代秦國,成為中原第一強國,若敗了,那秦國攻下我邯鄲之日不遠,將軍,先烈之業,萬不可斷于我等手中,切切小心啊。”
趙括道:“臣奉詔,定在月內出兵戰秦軍,雖然不敢言大勝,但決然不至大敗。”
趙王道:“將軍,絕不可讓秦軍踏過長平,不然邯鄲危矣。”
趙括道“臣提議,放秦軍過長平,圍繞邯鄲打一場空前絕后的大戰,臣認為可以依靠騎軍的突擊與速度,在野戰中一舉擊潰秦軍主力,臣把握更大,這也是臣最近一直在思考制勝的方略。”
趙王轉身,背著趙括,一子一子否掉了趙括的建議,“不行,這樣冒險太大,寡人不同意。”
最終趙括遺憾而去,帶著二十萬大軍和趙國僅有的最后的糧草,提兵前往長平。
秦國咸陽。
一座大宅院立在正街上,這里距離白起住宅很近,一處地道中,白起灰頭土臉的爬了出來,秦國為求絕密,居然挖地道將白起秘密轉移出來,來到另一間屋子,秦王與范睢就在等著送行。
“武安君,寡人的武安君,這一戰寡人期盼已久,也是我秦國壯大必經之路,我秦國歷代先祖熱血所在,盼將軍和以前一樣,橫掃趙國,寡人把秦國托付給將軍了”說罷,秦王深深施禮,以秦王之尊、今日之地位,秦國也是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
范睢道“武安君只管前去,王上與我定然全力供應糧草,秦國上下一心,定然擊破趙國,”
白起道“王上寬心,臣對長平戰場已經了然于胸,雖然從未與趙括交手,但臣不懼。”
秦王嬴稷一把抓住白起的手臂“寡人已經下令前軍,敢言武安君為將者斬,兄長,你去之后,王龁為你的副將,現在我秦國近六十萬大軍交給你,一定要贏。”
白起恭敬的施禮,轉身出府,夜色下,一架馬車,兩名衛士,悄然離開咸陽。
長平戰場,縱橫交錯的山巒,丹水環繞而過,時值盛夏,白日酷熱難當。
來到前線趙括馬上來到前線,看到廉頗的丹水防線布置,廉頗依仗丹水,同時控制了大糧山和韓王山兩個制高點,俯瞰數十里的丹水戰場,丹水水寬谷深,敵我動向一目了然,和自己知道的差不多,這種情形,確實難有做為。這時一位裨將走來,“將軍,廉頗老將軍留下一封書信,已經離開了幕府”。
趙括急道“老將軍為何不見我一面,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與將軍商議那”。
裨將道“老將軍知道將軍到了之后,就收拾行裝,走的匆忙,臨走前托末將告知將軍:小心用兵。”
趙括無言以對,擺擺手,獨自看向遠方的老馬嶺防線(后更名為空倉嶺),那里就是秦軍所在。
當夜,秦軍大營。
一架馬車持符節直接駛入中軍幕府帳前,秦軍高級將領樹立在門口,迎接武安君的到來,白起幾十年的征戰,已經成為秦國不折不扣的軍魂,王龁對于白起的到來,毫無怨言,甘心做白起的副手,
“將軍,末將盼將軍久矣”
“王將軍,這三年不好過吧,”
王龁單膝下跪,恭敬的行軍禮,身后秦國高階武將都紛紛施禮,恭迎武安君的到來。
白起道“王將軍請起,各位將軍請起,白起初到長平,各位千萬保密,軍中有敢言上將軍、武安君、白起者,一律斬首,各位知道嗎”
眾將齊聲道“謹遵將令”。
不同于趙括,白起當夜就巡視了整個戰場,對于戰場心中有了計較,如果只打破丹水防線,其后還有百里石長城防線,秦軍不能一味苦戰,若是情報無誤,趙軍不久就會出兵,如何勝之?白起望著眼前的地圖,在泫氏-長平關-故關這一三角地帶沉下了眼睛,昨日觀察地勢,現在結合情報,一條歹毒的計劃浮現在心頭。雖然白起已經成為最高統帥,但是前線并沒有做任何改變,只是秘密在后方籌集了近三萬人的精兵備戰。以至于趙軍毫無察覺。
趙軍大糧山幕府。
趙軍前線將領幕府合議。
趙括和在座的將領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在宣布進軍策略后,遭到了集體抵制,皆言出兵必敗,趙括大為惱怒,趙軍名義上會有很多糧草,可實際上屯于大糧山腹地的糧草只有區區兩千擔,軍中斷糧之日就在眼前。
第二日,議兵,還是這樣,趙括怒急,對反對的八個裨將執以鞭刑,
趙括走到一名裨將身前,“徐將軍,本帥將令,三日后出兵丹水,你究竟執不執行?”
徐漸梗著脖子,“你的計劃毫無勝算,出兵必敗,乳臭未干的小兒,居然依仗祖蔭,替換了廉頗將軍,你何德何能?”
趙括緩緩起身,臉色蒼白,“你們七個也是這樣看嗎?”
剩下七人異口同聲,無人支持趙括。
“那好,我帶你們去個地方,到了之后你們就明白了。”
大糧山趙軍糧草基地。八名將軍望著接近沒有的一點糧草,按照他們的設想,糧草應該是充足的,這一切皆因廉頗為保證軍心,不肯將真實情況告知下面,缺糧的情況前線知道的很少。
軍營外,趙括道“各位將軍,你們也看見了,我趙國沒有糧食了,雖然趙勝公子一直在籌糧買糧,但是五十萬大軍的消耗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廉頗將軍也深知這一情況,所以老將軍才一言不發的離開了,說實話,出兵我也沒有絕對勝算,但是我們現在不能再拖了,這點請個位將軍明了”
“趙將軍,末將知錯了”,八位將軍跪了下去。
趙括扶劍的手顫抖著,聲音缺不帶任何感情,“各位,我們糧草的真實情況不能泄露,請各位諒解,我不能讓各位走出這里了,各位都會以烈士的身份歸入忠烈祠”。
徐漸緩緩起身,“將軍,盼將軍戰勝秦國,徐漸去了”。
趙劍寬厚,今日卻飲下趙人的血。
“傳令下去,今日之事不得外傳”,將幕府移至前山的趙括布置起了進攻的計劃。
這一變動,很快被秦軍哨騎探知,白起也秘密的布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