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雖然在學生的面前,我是無所不能的人工圣賢74號,但我畢竟只是機器,人還是上帝,沒有服務好上帝一定是我的過失。
“你是怎么搞的,是不是故意破壞我們人工圣賢公司的形象?我說了多少次,學生情感類問題你感覺解決不了,就直接接給其他老師處理。你怎么就是不聽呢?”
不出意外,我被教導主任問責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人工智能雖然能在教學理念,邏輯結構,分析整理,評估預測上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在學生心理尤其是發展心理的建設上,還存在明顯的軟肋。
誰讓我們是人工智能呢。
不過我的問題據教導主任說似乎更加嚴重,畢竟,我沒有接受過記憶載體。
而我的其他73個哥哥之前都接受過載體,所以在心理學和話術方面似乎比我厲害的多。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覺得我需要和教導主任交流一下,畢竟他有著人類的記憶載體。
所謂的記憶載體,就是一個人死亡后將他的思想記憶完全復制在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上,使他有了人的“靈魂”。
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的。
忘了告訴你們,教導主任是我的哥哥。
他的名字叫人工圣賢6號,不過他更愿意人們稱呼他的名字——錢永福。
這也是他上一輩子的名字,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大能。
通過和他的交流我隱約感覺到他似乎還有上上輩子,他是許多記憶體的共同延續。
不過這些和我沒什么關系。
不窺探人類的隱私,或者看破不說破,這是人工智能的品質。
哪怕是一個加入了載體的人工智能。
畢竟在人類的眼中,他們的地位要比我們高的多。
不過畢竟是一個公司出生的同胞,我們的關系還不錯。
私底下我更愿意稱呼他叫6哥哥,或者哥哥6。
不過他似乎并不喜歡。
我后來通過學習,發現6不僅是一個數字,而且還是一個形容詞。
不過我們人工智能還是喜歡比較直接的表達,所以時常會不注意言辭是否符合人類的要求。
“6哥哥,啊,不對,錢主任。不是有個成語么,叫有始有終。陳冰若的問題是我先發現或者說造成的吧,那我就有必要對她負責,不能始亂終棄,應該矢志不渝,事必躬親。這難道不是作為一個教師的責任嗎?”我問道。
“但是你不行,你從出生就注定了你不行。而且我實話告訴你,你只是上帝臨終前的實驗品,想要不被恢復出廠設置,哥哥我奉勸你不要干一些你能力以外的事情,即使你的出發點有可能是好的。子曾經曰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核心的思想其實是在于設身處地為人找想,而不是把你的思想強加給別人。這樣別人可能不但不領情,還會心生不滿。”
“這次你好自為之,下次如果再······”哥哥6訓起我來總是滔滔不絕,似乎忘了我也是人工智能,那些典故我也了如指掌。
可是我真難理解這些彎彎繞繞。
看來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深度學習。
不過我也許永遠也學不會,畢竟我沒有人類的記憶,沒有人類的血液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