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這是一本我的書

第二課,網絡生活新空間

這是一本我的書 論不穩定性 1838 2021-11-08 00:06:00

  一、網絡豐富日常生活

   1、網絡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2、網絡打破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

   3、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

  二、網絡推動社會進步

   1、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聯網大大促進了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已經成為了社會生產的新工具,經濟貿易的新途徑。推動了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新業態,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

   2、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

   3、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ヂ摼W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內容、場合及范圍,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互聯網租金了科技創新所需的物質與信息資源快速流動,加速了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和共享。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

  三、網絡的負面影響

   1、網絡上存在虛假不良的信息,有些人有意無意的歪曲事實,誤導大眾。有的人隨意宣泄情緒,謾罵、中傷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有的人實施網絡詐騙,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

   2、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大量的冗余信息會干擾人們的選擇,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的信息會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為沉迷于網絡、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

   3、在網絡中,個人信息容易被侵犯。

 ?。?)表現:信息泄露、手機竊聽、窺密偷拍等

 ?。?)危害:會給被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

  *四、新媒體

   1、含義:新媒體是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人們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如博客、微博等。

   2、重要性:新媒體時代,人人可以發聲,參與討論公共事務。一些受人關注的個人賬號上的文章,動輒就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點擊量。

  五、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1、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2、使用網絡要節制。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的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再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

   3、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網絡無限,自由有界。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

  六、傳播網絡正能量

   1、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就身邊的一些公共事務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2、積極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七、如何辨別網絡謠言

   1、注意信息出處

   2、關注官方信息

   3、對信息進行多方面驗證

   4、辨識信息內容

   5、向他人求助

  *八、媒介素養與網絡媒介素養

   1、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人們正確的、建設性的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

   2、網絡媒介素養

  網絡媒介素養就是人們在網絡媒介中體現出來的媒介素養。

  *九、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求知欲旺盛,未成年人的特點是身心尚未發育成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對外界環境充滿變了好奇與幻想。

   2、好奇心強。未成年人求新、求奇、對于禁止的食物會覺得神秘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3、自制力差。網絡具有巨大的誘惑力,上網者易沉迷而不能自拔,尤其是未成年人自制力差,一旦上癮,便難以自拔。

   4、法律意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二)、社會原因

   1、活動場所較少。未成年人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但是適合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較少。

   2、家庭教育方法不當,長期疏于與孩子的溝通。一旦發現孩子進網吧,往往采取嚴厲批評的方式,從而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更加沉迷于網絡。

   3、學校教育力度不夠。學校作為對未成年人施教的主體,應積極的疏導,加強教育力度。

  *十、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

   1、社會有關部門加強宣傳教育

   2、學校加強對于學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3、家長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4、未成年人應依法自律,用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芦溪县| 鄂托克前旗| 祁连县| 客服| 沅江市| 兴国县| 昭通市| 京山县| 翼城县| 临武县| 广南县| 吉木乃县| 衡水市| 岑溪市| 鸡西市| 永宁县| 南华县| 新田县| 广东省| 法库县| 临汾市| 黄大仙区| 监利县| 邢台市| 常州市| 上栗县| 新营市| 东莞市| 宜丰县| 墨玉县| 长兴县| 濉溪县| 时尚| 柘城县| 彰化市| 繁昌县| 福清市| 紫金县| 辛集市|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