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
姜若也算是有了些名氣,收獲了兩千萬粉絲,經常開直播閑聊。
卻不太想收禮物,直播里一直強調這件事。
這也是姜若當時簽約那家公司的原因,不限制她直播,沒什么要求。但是她也會接廣告,她得賺錢養自己。有些熱度公司開始營銷。在所有人眼里,姜若是一個極其幽默搞笑的人,開一場直播可以講好久,評論總說她像在講脫口秀。
可有些事情走向怎么會朝著意愿發展。
參加平臺舉辦的活動時,出了事。
姜若穿著禮服在后臺等著上場在板上簽名。陪著她的是李瀾清,順便見見她喜歡的網紅。
輪到姜若了。
姜若笑著走上臺,簽名。
然后被七八個記者提問問題。
前幾個問題都比較正常。
“姜若收獲這么多粉絲以后,有沒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嗎?”
“那你覺得自己收獲大家的喜愛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加這次活動有什么期待嗎?覺得自己會得獎嗎?”
………………
突然有個記者喊了一句。
“姜若你得了重度抑郁癥卻沒如實告知大眾,欺騙大家,你對此有什么解釋嗎?”
姜若聽了這個問題驚訝了幾秒,愣了愣,這件事按理來說不應該有人知道的。
其他記者也有些疑問,紛紛打開手機才發現姜若被扒出來患有重度抑郁癥這件事已經上了熱搜。
立刻開始馬不停蹄的提問。
“姜若你患有抑郁癥卻依舊拍視頻甚至在直播間談笑風生,是在裝抑郁嗎?”
“是故意爆料拿抑郁癥炒熱度嗎?”
“為什么會患有抑郁癥?”
“這是對抑郁癥的不尊重嗎?”
…………
他們只會把事情往最陰暗的一面想,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爆點。他們不相信,所以就要詆毀。他們不理解,所以就要質疑。
沒有一個人想過,姜若即使身陷痛苦中,依舊在努力給別人帶來快樂。
嘈雜的人聲和不停閃爍的相機閃光燈弄的姜若有些頭暈。
在后臺等候的李瀾清聽見有人爆料這件事也很慌,正想上前以律師的身份警告一番,卻在這是看見姜若在臺上淡定自若的緩緩開口。
“抑郁癥無罪,我沒傷害過任何人。”
說完禮貌性的點了點頭,避開記者的追問走下臺。
幾個字,耗費了她所有力氣。那種渾身發軟的無力感再次如洪水猛獸般席卷而來。工作人員開始攔住記者后續的提問。
李瀾清趕緊扶住姜若,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件事爆出不久,網上開始激烈的討論。
營銷號帶節奏說姜若欺騙大眾不尊重抑郁癥。也有一部分愿意相信姜若的說尊重姜若個人隱私,并覺得姜若敬業。
當然還有不明真相,問姜若是誰的。
姜若大概翻了一些那些視頻的評論。
“沒想到她是這種人啊,拿抑郁癥開玩笑,她懂什么是抑郁癥嗎?”
“她不是走搞笑風的嗎?”
“這種人真是無語了,還那么多粉絲?”
“那診斷書假的吧…為了給自己炒熱度這么拼?”
“她才多大經歷過啥啊,抑郁癥假的吧…”
“評論區的我真是無語了,萬一是真有抑郁癥,你們每一句話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感覺這姑娘挺好個人兒,應該是真的有抑郁癥吧…”
“別看了。”李瀾清搶過手機。
“一群無腦黑,他們知道什么啊?肯定有人看你紅了嫉妒刻意爆料。”李瀾清氣憤的說。
呂汐也急匆匆的趕到了現場。
“先發個澄清吧,你想怎么辦?”呂汐關切的問。
“實話實說。”
姜若再次發了診斷書和證明,和一系列化驗單。
時隔十一年,姜若第一次發了所有證明,她其實一點兒都不想發。
公司開始又開始買各大營銷號作澄清。
姜若沒有什么心思再回應,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再發幾句澄清。
“被確診重度抑郁癥,這件事并不知道為什么會被爆出來,我并不想渲染負面情緒給大家,所以沒有公開。這也是我的個人隱私。至于真假,我覺得我完全沒有必要用這件事抄熱度,也不用這么做。我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一些閑言碎語去誤會我拿抑郁癥開玩笑。還是那句話,抑郁癥無罪,我沒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欺騙任何人。我只是在保留我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
過了幾天,事情熱度漸漸被壓了下去。有患者和醫生出來幫姜若說話。
挺不可思議的,就這么真相大白了。
又有許多人開始義正言辭的指責曾經黑這件事罵姜若的人,和那些無良營銷號。這些義正言辭的人里說不定還有黑這件事的人,這個時候出來賊喊捉賊。
“是我太單純,就這么被帶節奏了。”
“一個直播不收禮物逗我們開心的小姑娘錯哪了?一群人尬黑?”
“姜若好敬業哦,她視頻質量一直很高沒有降過。”
“一直沒說自己抑郁癥怎么就炒熱度了?無腦黑絕了。”
姜若手機里一大堆安慰的信息。
姜若看著這些評論只有“呵呵”二字。
到底怎么了
把無知當作單純,把善良當成可欺,把渣當榮耀,把性別當作愛的分割線,把年輕當作不諳世事。
一群自稱“老成”的人一字一句訴說著尖酸刻薄。
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偏見太多了。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這道理簡單,可人們只想看見他們想看見的。
世人莫若于星子,每顆星子自己的航行軌跡,本就互不打擾。有的黯淡,有的閃閃發光,甚至可以照亮那些黯淡的星子。可有些星子在無盡的黑暗中沉淪,墜落。
別人看到她的生活,她的經歷都是片面的,人卻要用這些只言片語斷定她的品行。
這就好比,當紅流量偶像一定只有帥氣的臉,同性戀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異性緣好一定就是綠茶,孩子一定要和學習成績拔尖的人玩兒,偷偷買避孕藥的女生就是不要臉。
似乎比起原因,他們只想看見那些想看到的結果,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開始指責。
我們每個人不過都在這俗世中努力生活。
偏見或許永遠存在
人生在世,發自己的光就好了,別滅了別人的燈。

十四想暴富
此文章最后一句話引用自小說《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