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隨著紫玄太初的疾馳而劇烈擺動起來,畫卷內(nèi)沒來得及閉嘴的玉命一,一口咬破舌尖,噴出一口鮮血。
隨后更是被甩來甩去,一會撞到空氣墻,一會兒撞到其他墻壁,頭暈?zāi)X脹的玉命一完全找不到發(fā)力的空隙,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紫玄太初已經(jīng)來到光芒近處,謹(jǐn)慎地走進光輝中,卻又無任何蹤跡,便高聲詢問道:“來者可是青蓮劍仙絡(luò)夢空?借隱游仙形骸何用?懇請尊駕現(xiàn)身一見。”
連續(xù)兩個問題,又急又快。
虛空中慢慢凝聚出,一道卓爾不凡的身影,但周身隱現(xiàn)的光芒掩蓋著來人地樣貌,紫玄太初即使凝聚法眼也無法看穿究竟。
“吾非絡(luò)夢空,吾乃慧光業(yè)琉璃。”低語遙聞宛若銅磬,圣音隨處結(jié)祥云。
“慧光辟支佛!”一聽法號,紫玄太初全身震顫。
慧光業(yè)琉璃乃佛門佛陀,在佛成佛之前成佛,修小乘佛教以獨覺自悟,乃先佛之佛的辟支佛。
果位、道場,不在苦境,甚至不在集境,而是在更強大的滅境,即使在滅境仍是絕頂高人。
想不到這天機命星十七人,竟惹得此人下凡苦境。
紫玄太初收起玩世不恭的神態(tài),恭敬地問:“辟支佛法駕苦境,所為何來?可是與那天機命星有關(guān)?可否度化苦境災(zāi)厄?挽救星神七斗?”
慧光業(yè)琉璃并未回答,僅僅是感嘆地說出兩個字:“哎,劫數(shù)!”
“請,佛陀詳解。”紫玄太初聽出異樣,似乎說得并非命星劫數(shù)。
“吾之劫數(shù),天機,不可泄露!”慧光業(yè)琉璃淡淡地說道。
紫玄太初聞得此言,便有了些許明悟,轉(zhuǎn)而問道:“如今北域龍皇拓跋駁,引動劫殺,控制月魔十將,一統(tǒng)武林!近日與大玄皇朝必有一戰(zhàn)!盛世之爭,爭之無用,只會給百姓帶來劫難。佛陀度厄,可是為此?”
“拓跋駁,小人也,余匹夫勇,不足為禍!命星異動,天機再轉(zhuǎn),十七星宿或生或死或飄零,苦境異數(shù)已現(xiàn),定此異數(shù),方能平安渡劫。”慧光業(yè)琉璃嘆道。
“這十七星,是否便是那,星神七斗與月魔十將?”紫玄太初急切地問道。
“然也!”
“月魔十將已經(jīng)滅了北域龍城,目下更是在肆虐武林,而星神七斗更是不知真實身份,無法召集眾人,又如何抵御月魔十將!”紫玄太初更加急切了。
“紫玄太初,你此言偏頗了!”
“何解?”
“可知,你自己,便是那星神七斗之一?”
紫玄太初輕輕頷首示意知曉
“只因為你在星神七斗之內(nèi),所以認(rèn)定,與星神七斗對立的,必然為不義勢力?黑白井然,畫地為牢,豈不偏頗?須知命星所向無善無惡,僅僅是星相相對,并非善惡對立,一如天地之陰陽,一體兩分,意在調(diào)和互生互克。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可小往大來,吉亨也。”慧光業(yè)琉璃慢慢地解釋道。
“依您之見,月魔十將可以為正義所同化?”紫玄太初沉默片刻后,才謹(jǐn)慎的詢問道。
“哎,一葉障目,門戶之見啊!何所謂正義?紫玄太初你雖秉持正道,但其他星神七斗真能和你一樣坦蕩嗎?而月魔十將雖行事怪癖不遵禮法,甚至厭憎世俗之見,但不失為英杰者頗多!甚至有幾人曾拯救世事。”慧光業(yè)琉璃聲音漸高,隱有當(dāng)頭棒喝之意。
紫玄太初全身巨震,苦境的復(fù)雜遠(yuǎn)超他的意料!
玄黃大陸有苦集滅道四境,苦境就是凡塵俗世,人間煙火,帝王在世執(zhí)掌八方。動亂連年,時有災(zāi)禍。
而紫玄太初卻出生于集境,一個比苦境更大的平靜世界,自從700年前結(jié)束動亂后,集境便被圣王執(zhí)掌,民生樸實,環(huán)境平和。
而圣人出自于集境的四幻天宗,每甲子一換屆,由集境子民自行從四宗提名者投票選出。
集境700年來,選舉而出的圣王無一昏庸者。而上屆圣王勵精圖治,民眾富足,禮樂大型,極受愛戴。
十三年前,烈無尊者成為700年來,唯一一名在位,沒滿一甲子的圣王。
從此集境貴族皆頭戴面具,以表哀痛。
集境之人豐衣足食,安逸尚禮,因此不屑甚至厭惡苦境,將至比喻成池塘中的淤泥,更有甚者稱之為下水道世界。
為避苦境災(zāi)禍,將兩界通道嚴(yán)防死守,甚至想過毀滅界碑,永世隔絕兩界。
毀滅通道法案雖未能通過票選,但也下達(dá)了極為嚴(yán)厲的偷渡法規(guī),凡私通者殺,凡偷渡者殺,凡同情者流放苦境,永世不得返還。即使極大地貴族雖不致死,但也要受到重大刑罰。
紫玄太初便是集境大族紫玄世家嫡長孫,從那種環(huán)境成長起來的紫玄太初,從來都沒認(rèn)為得到的教育有任何問題,苦境乃化外之地,自當(dāng)如此處理。
紫玄太初為了緝拿殺兄之人,甘冒奇險,追到苦境中原!而這么多年來卻毫無線索。
殺掉他同父異母的庶出長兄之人,是集境高手留香,為了追查此人下落,紫玄太初委身于大玄皇朝儒門勢力,明察暗訪卻始終不得要領(lǐng)!
留香此人,如同人間蒸發(fā)一般,杳無音信。
紫玄太初也時常為了偷渡問題而惴惴不安,當(dāng)初在集境之時,共拜六人為師。如果被人得知他偷渡之事,那么執(zhí)法者必然是案犯的親近之人,最大概率就是這六位師父了。
來人是大師傅氣繪山河君書劍還好,如果是其他五位,肯定玩完。
紫玄太初來到苦境多年,與青蓮劍仙絡(luò)夢空,槍絕劍魘解無痕,隱游仙等人成為朋友之后,對苦境更是有了顛覆性認(rèn)知。
對曾經(jīng)單一的想法感覺到可笑!苦境與集境,不該如此大差距,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沒什么一直不變的高尚或陰暗,因此生出兩界不該隔絕之念。
甚至認(rèn)為,集境應(yīng)該主動傳播善意,教化苦境世人,方能使其解脫。
紫玄太初來歷隱秘,未曾說于任何人,哪怕?lián)从呀j(luò)夢空。因此只能埋藏心底,便縱有千般善意,更與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