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的燕地突然大雪紛飛,但咸陽卻是風和日麗、花團錦簇。特別在王敖府宅里一棵生機盎然的石榴樹下,兩個豆蔻年華的俏丫頭正在一張石桌旁準備茶水、糕點和座椅等,而屋內傳來一個女子不耐煩的問話聲:“銀兒、寶兒,都準備好了嗎?”
“馬上就好了,瑊兒出來吧!”銀兒答道。
對話不久,從屋內走出一位美人。她叫王蝶,乳名瑊兒,是王敖的女兒,正值二八年華,魔鬼身材,婀娜多姿。她不僅性感,而且極具誘惑力。王蝶本性使然喜愛紅妝,但卻非常酷愛武裝,尤其對武林奇聞異事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寶兒見她出來,立刻埋怨道:“為了聽你講故事,可把我們忙慘了!”
“所以就沒大沒小,小姐都不喊,敢叫我小名啦!?”王蝶叱責道。
“對不起,我錯了,行了吧!?”銀兒連聲致歉道。
言畢,她立刻笑嘻嘻地迎上去,將王蝶引向石桌。
王蝶看到石桌上的布置后,臉上現出了滿意的笑容,口中發出嬌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銀兒湊趣道。
王蝶掃視銀兒、寶兒一眼,洋洋自得地說道:“三為參,乃三將軍也!”
“參”字原意為三,指參宿中央三星,代表三將軍,民間稱為福祿壽三星,它們組成獵戶的腰帶。
王蝶之所以這樣引申,因為參宿二是她的本命星,她有意測試銀兒、寶兒是不是參宿一和參宿三。
當然,王蝶除了要尋找參宿一和參宿三外,心底里最渴望找到“獵戶”啦!
參宿屬水,為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七宿,匹配于黃道十二星次之實沈宮(雙子座)。
附吳潛《疏影·佳人步玉》一首:
佳人步玉。
待月來弄影,天掛參宿。
冷透屏幃,清入肌膚,風敲又聽檐竹。
前村不管深雪閉,猶自繞、枝南枝北。
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壓百花曾獨。
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
夢斷魂驚,幾許清涼,卻是千林梅屋。
雞聲野渡溪橋滑,又角引、戌樓悲曲。
怎得知、清足亭邊,自在杖藜巾幅。
寶兒對“三”或“參”不感興趣,當即干預道:“別說三了,快說點有意思的吧!”
“今天,你們想聽什么呀?”王蝶微笑說道。
“說說武林大勢吧!”銀兒提議道。
由此看來,銀兒也是對武林感興趣的人。
王蝶真不含糊,張嘴就哼唱道:
陰陽五行六神聚,江河五岳七雄起。
乾坤八卦布宇內,十二國臺連地支。
說來也巧,就在王蝶開始唱歌的時候,長相奇特的姚金隨父親姚賈正好走進了王家大院。這時的姚金年齡在二十歲開外,中等身材,略顯肥胖,一副貓的容貌。他自從得到六韜大法后,參研這部功譜多年,甚至遍訪隴西、中原、北野、東海、南蠻等地的名山大川、重金結交武林俊才,可總是不得練功要領。
姚金被王蝶歌詞觸動,特別以為“陰陽”有所暗指,頓時停止追趕父親的腳步,靜靜聽完這首歌謠后,問道:“請問小姐,陰陽五行六神聚這句話中的‘六’當何講啊?”
他可能不好意思直接問王蝶“陰陽”之事,就用更敢興趣的“六”當作了話題。
銀兒、寶兒不僅懂禮數,也很識趣,假借為姚賈帶路,就一起走開了。王蝶微笑送走銀兒、寶兒和姚賈后,沒有正面回答姚金的問題,而是朗讀起屈原《離騷》的如下片段: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以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王蝶萬萬沒有想到,這段詩詞對姚金的震撼無異于晴天霹靂。因為,其中恰好包含了他所關心的六位關鍵人物夏啟、后羿、寒浞、寒澆、夏桀、殷紂。姚金鎮攝一下起伏不寧的激動心情,開始用《六韜》中詞句應答道:
文王將田,史編布卜。
十二節備,乃成武事。
五管聲盡,當以青龍。
三軍拒守,天羅虎落。
鳥云之陳,陰陽皆備。
薄其前后,獵其左右。
結果大大出人意料,姚金這些近乎亂語的對答頃刻間就讓王蝶目眩神搖、花容失色。她一眨不眨地聽完這些話后,似乎不甘示弱,又回敬道:
夏啟文采昭日月,后羿武略日暗淡。
浞奪羿妻呈龍威,寒澆縱欲壯虎膽。
夏桀常違賽飛豹,紂王菹醢如狂犬。
王蝶一字一句地說完這些話后,見姚金呆呆地凝視著自己,也投桃報李,用甜美的微笑回敬了他。
對姚金來說,這些話的意義用一首詩來形容最為貼切,那就是: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自從這次奇遇后,王蝶特地為她和姚金的關系卜算了一卦,得到兌為澤,卦辭曰:“兌:亨。利貞。”
兌卦象征喜悅,意思是說:“亨通順利,利于堅守正道。”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象傳》說:澤水相連互通,象征喜悅。君子體察此種卦象,會聚朋友一起相互討論學習。
無獨有偶,姚金自認澤性,又把艷麗亮澤的王蝶歸入澤屬,合組成了令他滿意的兌卦。于是,他開始設法接近王蝶,而王蝶也很識趣,總有讓人愉悅的回報。二人似乎心有靈犀,很快就確立了“朋友講習”關系。
今年六月(農歷)初,正值翠華廟會,二人相約去了翠華山。翠華山(海拔2132米)位于咸陽以南三十公里處秦嶺北脈的太乙峪中,因為翠華姑娘凄美的愛情故事發生在此,故而得名翠華山。翠華山也叫太乙山,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因而又得名太乙山。
翠華山是秦國的“上林苑”、“御花園”,秦王經常在此狩獵休閑。
翠華山罕見的山崩地貌和秀美的湖光山色使翠華山以“終南獨秀”著稱。山崩時,天然大壩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間流水,形成一個天然湖泊,當地人稱為“天池”、“水湫池”、“龍移湫”、“翠華湖”、“太乙池”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蕩漾,云蒸霞蔚,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呂公洞、黃龍洞、冰洞、風洞、八仙洞、金花洞等頗有盛名。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雖夏亦有堅冰,四季陰冷刺骨,寒氣逼人。冰洞東南有飛流直下的瀑布。
太乙池之西有一個風洞,高十五米,深四十米,是由兩大花崗巖呈“人”字形相互支撐而形成的狹長縫隙,洞呈狹長的三角形。進入洞內,便覺清風習習,涼氣颼颼,故稱風洞。山崩巨石與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綠水,奇石異洞,構成一幅人間仙境。
另外,翠華山也是浐水(浐河)的發源地。浐河由湯峪河、岱峪河、庫峪河三源組成,在西安浐灞生態區譚家鄉廣太廟廣大門附近匯入灞河。
用王維《終南山》形容翠華山景色: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