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王蝶結伴走出咸陽后,一路上說說笑笑地跟隨在前往翠華山趕廟會的熙熙攘攘人群中,興致勃勃地瀏覽沿途風光。不過,他們只談風花雪月,閉口不談《離騷》,更不提“六韜大法”的事。
然而,當他們來到翠華山“天池”之僻靜處時,姚金立刻話鋒一轉,主動與王蝶聊起了姜子牙《六韜》卷二《武韜》的內容?!读w》又稱《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分別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各為一卷,共六十一篇,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其中,《武韜》是周文王與姜子牙討論國家長治久安之策的對答錄。
《武韜·文啟》開篇,文王問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憂何嗇,萬物皆得;何嗇何憂,萬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時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萬物化,終而復始,何窮之有。優之游之,展轉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復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長生;圣人不自明,故能名彰?!?p> 換成白話文就是,文王問太公道:“圣人應堅持何種原則才能治理天下?”
太公回答說:“不要憂慮也不要節制,萬物自然各得其所;不要節制也不要憂慮,萬物自然生長繁榮。實行政令,要讓人不知不覺受到教化;時間推移,要讓人感覺不到變化。圣人能做到這一點,萬物自然潛移默化受到影響,這樣周而復始,就不會窮盡。優游自如,反復追求;如果已經追求到了,就必須秘密地隱藏在心中;既然隱藏在心中,就不能不在治理國家中實行;既然已經實行,自己一定不要宣揚。天地不自我宣揚,而萬物自然生長;圣人不自我宣揚,而名譽四處傳頌。…”
姚金所獲“六韜大法”雖然也劃分為“文、武、龍、虎、豹、犬”六韜,但卻與姜子牙的《六韜》不同,它是用《六韜》和《離騷》語言凝練而成的著作,寫的讓人晦暗難懂。這時候,姚金對王蝶仍然懷有戒心,并沒有輕易道出“六韜大法”功譜,而是旁敲側擊地提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具體而言,姚金同王蝶探討所謂的“武韜”時,除了聊及姜子牙《武韜》的“何憂何嗇、萬物皆得”等內容外,突然轉而詢問王蝶曾經讀過的屈原《離騷》中一句話:“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這句話的意思是:“后羿淫逸游獵山林田野,又嗜好射獲肥大的狐貍。”
羿是傳說中夏代有窮國的君主,曾起兵推翻夏啟之子太康。
實際上,屈原用射箭來象征性交,意指后羿縱欲過度。照此看來,姚金對王蝶說這句話的意思就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他在向王蝶求愛。可是,王蝶聽后不置可否,卻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精辟至極的名言:“后羿射狐啊!”
“后羿射狐”似乎是對這句詩詞的概括,但對姚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因為“后羿射狐”恰是“六韜大法”中“武韜”功夫的表象。很顯然,王蝶如果文思敏捷,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是難事。但是,她酷愛武學,在文學方面并沒有顯示出深刻的造詣,她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就讓人頗費思量啦!
當然,對姚金來說,由于練功沒有進境,倒是寧愿相信王蝶懂得“六韜大法”的練功訣竅。
因此,他進一步模棱兩可地對王蝶試探道:“射狐出力不討好,除惹一身騷氣外還有什么呀???”
“當然有啦!”王蝶肯定道。
“還有什么???”姚金急切地追問道。
“能獲取金啊!”王蝶從容應答道。
姚金聽罷,頓時呆若木雞。
姚金恢復常態后,又繼續問道:“可是,何處能找到金狐哪?”
“要想得金狐,務須攬章臺?!蓖醯赜谐芍竦卣f道。
話說到這里,雙方都已經心中有數,姚金有功譜,王蝶懂練法,對酷愛武學的二人來說,合作就是必然的選擇,并把目標對準了章臺。
商鞅修筑咸陽時,在與咸陽一水(渭水)之隔的松林塬中建了一座別宮,名曰章臺,國人便呼為章臺宮。章臺位于灃水與渭水交匯處,東望灞水。西部緊鄰灃水建灃臺,留有水門。南部建望鎬臺,東部出入口建牌坊。
西周的豐京就建在章臺一帶區域。究其實,章臺宮也是一座小城堡,夏日酷暑或是春秋狩獵,國君便在這里逗留一段時日,因離咸陽很近,于是國君便時常出城在這里小住,一些耗費時日又需清凈的會商,便常常選在了這里。
久而久之,護衛章臺人員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逐漸演化為秦國官方武學的中心,屬于王蝶那首包含數字五、六、五、七、八、十二武林歌謠的“十二國臺”之列。
附韋莊《章臺夜思》一首: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章臺上任臺主是嬴雷,他與父親嬴震一起豐富和完善了章臺的看家本領“震雷神功”和“震雷錘法”。公元前247年(甲寅年、生肖虎),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時,有“豬瘟”之稱的朱文和外號“瘋狗”的鳳茍聯手在章臺制造了“豬狗不如”事件,他倆既殺死了嬴震又糟蹋了嬴震、嬴雷的妻妾后逃上了章臺震雷庭,卻意外被雷擊中,應了天命。這樣一來,章臺深深地烙上了“豬印”。
嬴雷的兒子嬴霆雖然全部繼承了章臺武功,卻不幸戰死在越王臺。從此以后,嬴霆的兒子嬴黎得到爺爺嬴雷的悉心栽培。嬴黎三十歲左右,身材魁梧,使用雙錘(古代為椎),在江湖上闖出了“金聲椎”的名號,已有五大夫爵位。
嬴黎不僅繼承了章臺的震雷神功,也掌握了章臺的震雷錘法,后者由風云盤桓、云雷經綸、雷雨滿盈、屯邅乘馬、虞鹿入林、屯膏施光、雷電噬嗑、噬膚滅鼻、靈龜朵頤、虎視欲逐、雷震遂泥、震厲九陵等十二招組成。
既然章臺是這等地方,要是如王蝶所說實現在章臺得金狐的目標豈能容易???因此,王蝶提出目標后,又嘆息道:“可惜,龜蛇四游,以象營室,此事恕為不易??!”
然而,姚金聽罷并沒有氣餒,而是目光堅毅地說道:“要想攬章臺,必先攪動武林才行??!”
“看來,也只好這樣啦!”王蝶同意道。
姚金點點頭,與王蝶達成了共識,開始在翠華山制定并準備實施攪動武林的計劃。
附徐鉉《奉和御制棋二首》其一:
制法精微自帝堯,勢如天陣布周遭。
沉思迥覺忘千慮,妙訣終須附六韜。
急劫未分香印匝,一枰初滿月華高。
御詞仍許群臣和,愁殺山中玉兔毫。
至此,從新回到“繚策政統”,進一步解釋秦王政與尉繚水乳交融、堅持統一和法術治國的意境,這從秦王政自喻“水德”的卦象可窺一斑。
坎水卦辭曰:“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坎卦象征重重艱險,意思是說:“像水奔流一樣,胸懷堅定的信念,執著專一,內心才能不畏艱險而獲得亨通,這種奔流不止、堅強剛毅的行為必然被人們所崇尚?!?p> 解說完南公針對“繚策政統”這招棋點評的原委后,再回到棋局?,F在,石公對南公言辭激烈的評判不為所動,平淡如水地說道:“南公既然識得這一招,可有破解之策?”
南公聽罷,當即擺下一枚棋子。然后,他抬起頭,毫無表情地凝望著石公。石公點點頭,感嘆道:“繚策政統,鶴長鳧短。南公這一招‘元子長項’深奧無比,玄妙的很?。 ?p> 回顧公元前238年(癸亥年、生肖豬),《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彗星見,或竟天。攻魏垣、蒲陽?!?。月寒凍,有死者。楊端和攻衍氏。彗星見西方,又見北方,從斗以南八十日?!?p> 這是嬴政親政、荀子逝世的那一年,楚考烈王駕崩,李園殺死令尹春申君黃歇及其全部家族,擁立李園妹妹李嫣所生的孩子熊悍繼位,也就是楚幽王(公元前237年—公元前229年)。幽王死后,同母弟熊猶代立,是為楚哀王(公元前228年在位)。
熊猶繼位后,就生了一場大病。為了沖喜,太后李嫣替熊猶認下景騏豆蔻年華的妹妹景佼做干女兒,賜名羋佼。原來,巫師占卜認為羋佼上應參宿三,而參宿居白虎之前胸要害部位,故多吉。
二月余,哀王異母弟負芻的門客莊古、賈道、董風等人殺哀王。王太后李美人也被殺,李園家滿門抄斬。負芻自立為楚王,是為楚王負芻(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23年)。
就在負芻殺害熊猶時,羋佼恰好在原娘家省親。景家發現情況不妙,謊稱羋佼畏罪潛逃,悄悄把她送到甌越,讓她躲避起來。
羋佼接連離奇出家,應上了火澤睽命運,卦辭曰:“睽:小事吉?!?p> 睽卦象征乖離,意思是說:“小事吉利?!?p> 另外,羋佼雖然沒能護佑熊猶,但自己卻幸運地躲過一劫,也許是沾了參宿三庇佑之光啦!
由于楚考烈王熊元、楚幽王熊悍、楚哀王熊猶、楚王負芻在位時間與秦王嬴政執政時間(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吻合,石公所說的“元子”指的應該就是熊元、熊悍、熊猶、負芻父子。
至于“長項”嗎?也可能指“元子”所倚重的項家,或者另有它意。原來,楚國太后也就是負芻的母親本名叫項筠,是項燕的女兒、項梁的姐姐。項燕原是楚國淫酒將軍景陽的部下,景陽酒興調戲項筠時,項燕機智地讓項筠拜景陽為干爺爺。
項筠成為景陽的干孫女后,為了躲避嗜酒失態的干爺爺酒后騷擾,用景筠之名闖蕩江湖,陰差陽錯地跟情人懷上了孩子。于是,景陽將錯就錯,干脆把景筠送給楚考烈王熊元做夫人,生下了雙胞胎正土和負芻。
基于此,“元子長項”就可以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