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長,能聽政。于是周公乃還政于成王,成王臨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諸侯。及七年后,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
——《史記·周魯公世家》
成王七年,姬誦親自臨朝處理政務。
諸侯來朝時,周公再也不能在大殿之上背對著成王姬誦的屏風,面向南方而立;如今回歸到臣子的行列,面朝北面,一副恭敬謹慎的樣子。周公希望以此來得取成王的理解,消除之前自己攝政之時彼此之間的隔閡。
這世間最無法讓人直視的兩樣東西,一是太陽,一是人心。還政之后的周公,即便再如履薄冰,終究還是沒有維系住成王的信任。
初掌政權的成王,在聽到有人說周公圖謀不軌的瞬間,從他的心底就信了七八分。與此同時,得知消息的周公想起此前成王對自己的種種猜忌,略作權衡便逃離華夏的腹地去往遠方的楚地。
成王派人找尋周公不見,更是信了小人的讒言,便直接帶人去查抄周公的府邸。來到周公的家中,成王不敢相信眼前如此樸素的居室,心想莫非真的是我錯怪了叔父?
正在成王出神的時候,兵士搜出來一件華美漆盒。一旁剛剛趕來的太公,看著眼前的情景,揮手讓一眾人等都退了下去。成王看著太公的舉動,來到近前請禮后,詢問到:“您老人家怎么來了?”
“我若再不來,還不知道你要干出什么事來?”太公一邊說著,一邊指著案上的漆盒,“你可知此為何物?”
看著對自己一向溫和的太公,此時竟然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心中不免有些慌張,低聲問了句:“此中為何物?”
太公嘆了口氣說道:“時至今日,既然你心中對周公始終存有芥蒂,也時候讓你知曉此中真相了。”說道此處,太公從盒中拿出一卷冊書交給成王。此時成王聽聞此中存有密辛,趕緊接過冊書。
看完冊書之后,成王意識到了周公對自己有續性命之恩。
太公說完來龍去脈,站在一旁看著年輕的姬誦。只見他緊緊抓著手中的冊書愣在那里,放任淚水滴落在冊書之上。等到成王慢慢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后,抬頭看到同樣眼眶泛紅的太公,嗚咽著說道:“我這就將周公迎回鎬京。”
“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
——《史記·魯周公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