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番外:太子(十六)
后來,在拓跋氏入東宮的第一年年末,李孺人有了身孕。
恰好是過年前夕,府醫請平安脈的時候查出來的,已經有兩個月了。
其實李孺人之前就覺得像,但她有孕才一個月的時候脈象太淺,府醫的醫術沒那么高深,不太摸得出,所以就沒說,如今滿兩個月了,才是正經確定了下來。
東宮里已經許久沒有人有孕了,這樣的喜事自然要早早稟報正院。
杏花居的人來的時候,恰好太子和楊側妃都在正院,是和太子妃一起商議過年各種瑣事的,這一通知,三人便一起去了李孺人那里。
一路上,楊氏都垂著眸子,顯然心里不好受的很。
太子為李孺人的身孕高興著,一時到沒注意,不過郭氏卻看在眼里了。
等到了杏花居門口,太子先進去后,郭氏便頓了頓步子,回頭輕聲安撫。
“妹妹也不要太難過,俗話說好事多磨,你身體康健,殿下也寵愛你,遲早會有身孕的。”
兩個大家閨秀都是心術正的聰明人,這么些年一直沒有交惡,倒是真的相處出娥皇女英的那么點和諧感來。
所以楊氏知道太子妃并不是故意提起她的痛處,是真的在安撫,便也回之以淡淡的笑意。
進了屋里,李氏坐在床上,太子由奴才搬了椅子就坐在床頭和她說話。
“妾身給太子妃、楊側妃請安。”李孺人見兩人進來,忙就行禮。
郭氏笑著摁住她,“你有了身孕可不必拘著這些虛禮了,快坐著吧,我瞧你面色紅潤,想來這一胎是很安穩了。”
提到孩子,李氏眼里的光就更柔和了一些,笑著點頭。
“府醫說脈象平和穩健,妾身似乎也沒有害喜的征兆,倒是吃的香也睡得安穩。”
“說明這個孩子乖巧孝順,知道不折騰親娘呢。”郭氏溫和道,“我懷孕的時候就常惡心,頭四個月,飯都吃不好。”
想起懷著女兒的時候,郭氏面上也是幸福的樣子。
太子這時也接話,“女孩兒活潑些是好的,天真爛漫。”
“是啊,大郡主冰雪可愛,妾身要是能生個和大郡主一樣可愛的女兒就好了。”李孺人柔聲道。
郭氏勾唇,知道她是示弱的意思,便也安撫道,“不論男孩兒女孩兒,只要健康都是好的。”
幾人說這話,不多時,后院里的人都過來了。
姝良娣先到的,緊跟著夏良娣來了,便帶了一些適合做小孩兒里衣的衣料子來送給李孺人。
本來姝良娣就因為李孺人有孕而不快,這時候見夏氏親熱,便忍不住刺了兩句。
“夏姐姐可真是細心的人,倒顯得咱們這些空手來的,沒心似的。”
“我是恰好預備了這些給孩子做冬日的寢衣,就順手帶來了,我閑人一個,自然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夏氏不欲和她吵,淡淡道。
結果這句孩子又刺激到姝良娣了,她一時沖動了下,為難的話便脫口而出。
“夏姐姐是賜婚殿下的人,心思該放在殿下身上才是,怎么就只顧著孩子了,難不成殿下都沒孩子重要?”
“姝良娣!”太子妃蹙眉,沉聲開口,一股警告的意味就出來了,“夏良娣為殿下生育長子有功,后宅女眷伺候殿下,綿延子嗣都是應該盡的職責,夏良娣關心孩子是好事。”
對太子妃的維護,夏氏投去感激的目光。
而拓跋氏也意識到自己沖動了,趕緊看一眼太子的神色,見他面色也有點沉,便慌忙向夏氏道歉。
“妹妹失言了,還請夏姐姐恕罪,也是妹妹不曾為人母,一心只想著殿下了。”
說這話時,她繼續用余光打量著太子,奈何太子背過身去看李孺人了,到叫她撲了個空。
不過最終這場風波還是沒鬧起來,因為夏氏不會與她計較,還是平和的過去了。
但等拓跋氏回了自己的住處后,就氣的摔了個茶盞。
“賤人,什么東西,也配和我平起平坐,太子妃一貫也裝的賢良大度,實則在太子面前讓我難堪,這群人,見著我得寵,一個個的,想聯手來對付我么?!”
“良娣息怒,她們不過是想氣的良娣在太子殿下面前失儀罷了,您可千萬不能如她們的愿,殿下最不喜歡亂生是非的人了。”翡翠忙勸。
聽了這話,拓跋氏才忍住怒氣,讓自己恢復平和的樣子。
坐下來喝了杯茶后,便吩咐。
“你去前院,請殿下來葳蕤軒用晚膳,就說我親手做了北遲特有的烤肉。”
翡翠點頭,小步退了出去。
但不久后翡翠回來,面色就不太好看。
“怎么了?”拓跋氏不耐煩。
翡翠低頭,“殿下說,今兒已經答應了夏良娣去看她和大公子了,改日再來吃良娣您做的烤肉。”
啪——
又是茶盞摔在地上碎裂的聲音。
拓跋氏氣的大罵賤人,但最終也無可奈何,沒敢繼續頂著太子的不悅作妖。
但沒想到,就是太子去的這一晚,翻年后,二月里就查出,夏良娣又有孕了。
這是東宮里第一個懷孕第二次的女眷了,一時羨煞旁人。
就連太子妃都有些羨慕夏氏的好福氣了。
太子更是高興的很,直言等夏氏生完這一胎就給她請封側妃。
本來夏氏出身并不算榮耀,可她接連生兩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是太子的長子,這側妃之位也是當得起的。
可如此一來,就徹底觸及了拓跋氏的利益了。
側妃之位本就只有兩個,楊氏占了一個,夏氏再占一個,那她往哪兒升?日后就釘死在這個良娣的位置上了不成?
且不要說以后入宮了,太子登基了怎樣,就眼下看,皇上身體還好的很,沒有要退位的意思,太子登基還早著呢。
那夏氏一升上去,她就從此要矮夏氏一頭,被壓許多年了,她怎么肯!
于是怒火中燒之下,拓跋氏就想對夏氏肚子里的孩子下手了。
只要夏氏生不出這一胎,那她就不可能成為側妃,亦或是,孩子生下來了,她人卻死了,那側妃的位置照樣不會被占了去。
當然了,拓跋氏最希望看見的,是夏氏和孩子都沒了。
放眼后院里,誰是動機最大的呢,太子妃和楊側妃都可以。
一個是多年有寵無子的,心生嫉妒也在所難免,一個是忌憚夏氏已經生了長子了,萬一再生一個兒子,兩個兒子,那威脅就太大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