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費三個月時間祭奠連城的離世。意外的事故,還有連城以往強勢的表現,他偉大的創造——基因編程技術、推出智能機器人、人造器官替換技術。這些印象存在腦中,讓我們一直生活在連城的羽翼下。
當習慣的太陽消失,即使是我和朗登,也感到不適。
“晴雨還不肯回家?”朗登又一次不請自入。
“是的。”
“繼續下去會增加很多流言。”
“即使我事事皆宜,流言同樣不會減少。就像晴雨討厭我一樣,因為我占據了他們心中最尊重的位置。”我說。
“明智的自知,首席。”
“讓人困擾的局面,尤其是從你口中講出來,畢竟是你鑄成的一切。”我說。
朗登搖頭。“最近白丘人委托星梅催我簽訂星際旅行合作協議。”
“正合你意吧。”
“我拒絕了。”
“哦?坦白說,我很意外。”
“現在不是正確的時間,至少要等到人們的悲傷結束。連城畢竟是我們的首席。我清楚,他的死是因我而起,但我的行動代表的不是自己。你清楚這一點。”朗登解釋。
“可世人若能知天地,他們便不需要首席。”
“神仙也會犯錯的,凡人也會偶爾正確。比如現在,白丘人和星梅已代表各自星球許諾,會幫助提升我們的科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朗登走到落地窗邊,他仰頭看著刺眼的天空,不閃避。“幾百年前,一群人開船闖入陌生的大陸,原住民固守傳統,拒絕與時俱進,最后幾乎滅絕。這件事仍可能再發生一次。”
“但愿你的激進是正確的。”
“時間會證明,我——是對的。話說回來,連城的資源你已經掌握很久,應該有所發現吧。原初代碼,還沒找到嗎?”朗登問。
“沒有。所有的研究資料我都看過。”
“看來是帶進墳墓了,真遺憾。”
“如果他活著。”
“同樣不會告訴我們。”朗登信心滿滿。
連城的性格固執到不可救藥,第六月也難撼動。固執是創造的源泉,也是誤入歧途的利器。連城將自己送入所有人的對立面。
我希望挽救連城,他拒絕了。當座駕緩緩升起時,他已經預知了后果。我相信,他清楚這一點。至于為何仍要繼續,我難以洞察連城的想法。其他人也一樣。
另外,世人也不會改變想法,尤其是當他們認定自己是對的。
我就像一條河上的獨木橋,連接了河的兩邊,卻無法改變任何一方的意志。一個固執,一個無知。
2054年8月14日。在銀河空間,銀河委員會代表地球和白丘人簽下了協議。那是一份由白丘星人語寫成的協議,由星梅負責翻譯。我們的語言專家對內容完成復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協議達成后,白丘人按照約定,向我們提供了先進的飛船,還有各類航天科技。
他們的科技在整個宇宙中,不算先進。白丘星人的科技側重飛的更遠,直白的動機導致研究舍棄許多中間過程。但相比地球,還是巨人般存在。如果可以,我更愿意接受遙遠星的支持,但遙遠星人一來人數有限,二來極不愿離家出門,所以整個協議過程,僅有星梅一人出現。而星梅提供的支持是,遙遠星上的教科書。
雖然缺少實物導致閱讀困難,但對我們的幫助依然很大。
三個月后,白丘星人的星際旅行飛船抵達。這些飛船大如山峰,呈三角形,好像堆疊在一起的糖角,巡航在地球外圍。卻只需耗用十余人便能駕馭。
船內生活設施齊全,登船的人不像旅行,倒像住進一座航行在宇宙的新家。
而登上船的代價低廉,僅需一萬元。
最初僅有少數人嘗鮮,等第一批人安全返航后,越來越多人參與旅行,從那一刻開始,我們的足跡逐漸遍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這是超出我們預期的。
付出的代價同樣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