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話說江浙與鳳陽如此之近,當日聽聞鳳陽城被掘之時,左孟桐有如冷水淋面。往北雖有長江隔絕,亦是心中慌亂。只因聽聞流賊若是殺到一處,百姓雖然被裹挾,但至少還有一條生路,但若是士紳、富戶當是絕無幸免,那張獻忠更是嗜殺之人,常有日殺一百富商,夜斬五十官紳的民間說法,至于開顱點燈,剝皮抽筋之事,時有不絕,甚是常態!
而與之相較,在江浙商賈心中同為反賊農寇的瓊州鎮海軍,卻顯得如此仁義,于是自發的將手中老舊、新造的大船紛紛交于左全智,甚至還有人往福建方向尋得親族購買,轉手便給了鎮海軍,無不是怕將來王朝崩塌,流賊肆虐,無有退路罷了!畢竟如今中都“鳳陽”被破,可不是兒戲,如今流賊之勢,有馬上南渡之感,若是如此,那鎮海軍怕不是一個最好的去處!至于鄭芝龍?那人對待百姓還行,官紳富商若是在他手里,卻宛如泥捏!
話說張獻忠等破得鳳陽張獻忠攻下鳳陽后,似乎與李自成在分贓之事上面產生隔閡,自此高、李與張獻忠分道揚鑣!
而張獻忠繼續揮師南下,接連攻克廬州、安慶、等地一直沿長江打到江蘇的儀征,才迫于追兵,聽得義子孫可望、李定國話語又回師向西,自此鳳陽府以南,南直隸多地皆是一片殘破,無有片布寸縷。各地百姓皆是剩下十之五六,官僚富戶更是難有幸存。抄家毀室,當真是“掘地三尺”!
時年崇禎八年五月
南直隸鳳陽往南各地,深藏于山間島上的村民百姓回到家鄉,皆是嚎啕大哭!各地房屋多是焚燒殆盡,村中各處皆有干涸血跡,卻無一具尸身!
更是驚駭欲絕的是,村前空地,多是一片混亂,幾處灰燼余煙,旁邊散落毛發斷骨!似是被人敲骨吸髓!時有婦人見狀,寒毛炸立,直接驚駭暈死過去!
山是山,水是水,西軍過后皆是鬼!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二人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里加急!,阻者死,逆者亡!”隨即便見煙塵滾滾,大明北直隸,河間府郊外驛站倆名騎者速速接過信件,打馬而去!
而剛來的馬漢,直接癱在地上。奔馳至此的兩匹駿馬,早已口吐白沫,轟然栽倒!而騎士身上衣物自是寫著,大明東昌驛!
奔馳至此的兩匹駿馬,早已口吐白沫,轟然栽倒!
崇禎八年六月初三,正午!大明國都,北京城!南風悠悠,不動如山!
此時正是一年一日最是炎熱的時候,往年全城百萬官民皆是藏于家中,躲日藏涼。
礙于南直隸流賊肆掠多時,朝廷軍馬自分倆路追擊,南直隸高迎祥、張獻忠與李自成其勢最大,宛如遮天,致使南北消息斷絕,漕運停斷!朝廷百姓不知情況,只是交際等待!
駕!駕!
天家急報,速速讓開!
天家急報,速速讓開!
淮安驛報!
驛卒自“永定門”直插“正陽門”,全然不是尋常驛事作風!自然驚動全城!
時任首輔溫體仁“得到宣書自往宮中“武英殿”趕去!
到達之時,兵部尚書張鳳翼”,禮部尚書李康先“吏部尚書謝陞”兵部侍郎楊嗣昌”皆是到達!
其四人皆是眼眶發紅,神色悲切,宛如死了家眷!
但溫體仁哪里會認為是死了家眷,何況是同時!天下哪里有這般巧事?
而當今皇帝陛下卻是以背示人,似是異常!溫體仁見狀大驚失色,如何猜不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臣。溫體仁,“叩請皇帝圣躬安”!
朕“安”!(顫音)
請問我皇,到底發生何等大事?
崇禎皇帝默不作聲,而一旁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只見他面白無須,聲音陰柔,此時卻無比悲切,聲音沙啞。
對溫體仁說道:“溫閣老”,皇爺如今心傷過甚,已不能口言!奴婢好告知閣老,我大明,我大明中都被那賊人貢獻,皇皇百年大明朝龍興之地中都“鳳陽”以被賊人撅了!
言畢,此人如天崩地裂,失聲痛哭,臉上滾滾淚水,傾注而下,沿著先前老舊淚痕如雨般落下!
而那背靠眾人的皇帝,身子突然一顫,一把抓住身邊龍椅,五指甚是蒼白!顯然是聽得此言語!悲憤至極!
蟊賊!奸賊!狗賊!平日里以溫和形象著稱的溫體仁如今卻如附體厲鬼,直接不顧形象匍匐在地上,哀傷至極,自顧自言,大體便是自己不孝,愧對大明歷代圣賢,皇帝龍體要緊,須得振作起來。大明離不開當今圣上,天下子民也須得圣王指路!
而四位尚書一位侍郎聞言也有再次做啼哭狀的架勢!
哭甚么,大明朝養諸位便是比誰會哭?
溫體仁你為大明首輔,此事該如何,心中可有章程?只見那御前皇帝突然轉身,高聲喝問!
此時若是有畫家在此定會驚嘆,只見身材勻稱,身高中等,而面白如雪,臉上須胡少許,丹鳳眼尚大,嘴唇略薄而身穿盤領窄袖黃袍、玉帶、皮靴。黃袍前后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四團龍袍。烏紗折上巾!頭戴翼善冠。
此時形色如嗜血猛獸,如人不寒而栗,全然不顧帝王形象!
皇家祖地被賊人玷污,于我等大明官吏而言,宛如天塌,是此,老臣心中惶恐!臣等有負圣恩,愿辭官為大明歷代圣賢守歲!
臣等亦然,其余五人皆是符合!
一派胡言!
流寇之亂至此,爾等居然不思滅敵,卻行這等小兒之事,當真是我的好臣子!年輕的帝王習慣性嘲諷。
臣慚愧!溫體仁睜開淚眼輕輕擦拭,請我皇恕罪!
朕喚你過來,不是來聽慚愧的!
張鳳翼!此事你當時可是給圣上下了保證的,如今你倒是一聲不吭?
啟奏陛下!臣熊明遇失策,愿以死志換流賊破滅!
哼!你自然是罪該萬死!但如今前方前線如何?你可知道!
啟奏陛下!如今流賊已回湖北,陜西倆地,陜西者高迎祥、李自成為首也!臣建議以左良玉、鄧玘、尤翟文、張應昌、許成名等身處北方總兵前往圍剿!而罪魁禍搜張逆張獻忠,已是逃竄湖北,可命五省總理盧象升,總督洪承疇倆路推進,輔以長江天險,將流賊御于西面!步步為營,十面張網!
兵部侍郎楊嗣昌高聲說道!(歷史楊嗣昌此時丁憂在家,但主角的蝴蝶翅膀已經將陽鶴扇好了!!)
國難之前方顯能臣!崇禎閉眼長嘆!武陵”乃我張良也!
臣愧不敢當,但臣認為除了剿賊以為,當是應該派可靠之能臣前往鳳陽,查探皇陵損傷幾何,也好讓陛下心有分寸,再來告天奠基我大明祖地之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