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家族企業(中)
家族企業的三大弊端: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環境中有很多適合家族企業生存的特點,所以,經過近20年的迅速發展,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業,已經成為70%-80%的民營企業的普遍管理模式。
從國際上看,即使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家族企業也是最普遍的企業形式,很多聞名全球的大企業也仍然帶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系逐步發達和經濟日益全球化,純粹的家族企業只是在一些行業、一定的范圍內有著有限的生存與成長空間,不能成為市場競爭中的真正主角。
當時市場變革速度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時,完全由家族成員掌控的封閉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顯露出來。
一、組織機制障礙:隨著家族企業的成長,其內部會形成各類利益集團,由于夾雜復雜的感情關系,使得領導者在處理利益關系時,會處于更復雜,甚至是兩難的境地。
企業領導人的親屬和家人違反制度時,管理者很難像處理普通員工那樣一視同仁,這給企業內部管理埋下了隱患。
家族式企業還有一個很普遍的特點,就是能共苦但不可同甘,創業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創業的激情所掩蓋,但創業后的三關——分金銀、論榮辱、排座次往往給組織的健康成長造成了阻礙。
當對待榮譽、金錢和權力的看法出現分歧時,親兄弟之間,父子之間,都可能出現反目成仇的現象。
二、人力資源的限制:家族企業似乎對外來的資源和活力產生一種排斥作用。
尤其是由于家族式企業是企業中,一般外來人員,很難享受股權,其心態永遠只是打工者,始終難以融入組織中。另外,由于難以吸收外部人才,使得企業更高層次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三、不科學的決策程序導致失誤:決策的獨斷性是許多民營企業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證,許多企業家在成長過程中靠的就是果斷、善斷,因為抓住了一兩次稍縱即逝的機會而成功的。
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外部環境的變遷,企業主的個人經驗開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資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不像創業初期那樣,一兩次失誤的損失還可以彌補回來,這個時候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就顯得越發的重要。
家族企業的路徑選擇:
1.家族企業的發展是沿著:家庭式企業——企業家族化——家族企業化——經理式企業的路徑。
2.家族企業發展是沿著:原始企業——家族式企業——公眾公司的路徑。
3.家族企業的發展是沿著:家族企業——合伙制企業——股份制企業的路徑。
4.家族企業的發展是以:家庭式企業——全家族式企業——準家族制企業——混合家族制企業——公眾公司的路徑。
從現實情況來看家族企業最終必然會成為公眾公司,現在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家族型企業經營的發展表現出如下趨勢:
1.所有權和經營者分離,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競爭的加劇,家庭和家族觀念的轉變以及經理階層的興起,家族型企業經營難以適應后工業社會的發展而退出歷史舞臺。
而那些股份較大的家族只能間接地影響企業的決策,企業的經營權落到管理專家們的手中,企業的兩權分離從根本上動搖家族型企業經營的基礎。
IBM、福特、殼牌、摩托羅拉等西方的老牌家族企業都因為主動適應這種趨勢而得以繼續發展。
2.泛家族主意管理的盛行,家長式的管理將在家族企業中消失,但企業的家庭主義色彩仍然被保持和發揚。
西方提倡帶有家族主義色彩的團隊精神,在東方的RB封建效忠主義和家族恩情主義的家長式管理正在被命運共同體平等主義的經營所取代,員工和經理一樣是企業大家注重平等的一員。
3.家族企業進一步社會化,家族企業通過向社會發行股票和債券,向內部員工轉讓股份,向社會公益事業投資,使企業的所有權進一步社會化,企業的社會化在其經營宗旨上表現為更加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家族企業要想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并發展壯大,終將演化為公眾公司,這并不是由創業者或其繼承者的個人意志所決定的。
從主觀意愿來講,他們更不愿意成為公眾公司,因為他們不想喪失企業的控制權,這種發展的必然是由家族企業生存的客觀環境所決定的。
在日益開放的經濟形態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家族企業的內在缺陷逐步成為企業擴張的羈絆,制約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要想生存發展下去,變革自身、順應環境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公眾公司則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典范,家族企業向公眾公司過渡,能夠有效完善其治理結構,變家族管理為職業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和強化制度效用。
有效克服家族企業的人才和文化瓶頸兩大內在缺陷。適應經濟環境的變遷,避免被市場所淘汰而得以延續下去。
現代的家族企業是家族持有所有權,而將經營權交給有能力的家族或非家族成員,也就是說家族持有所有權、股權,但是經營權不一定是家族成員。
如果家族成員有能力,就有家族成員來擔當管理職責;如果家族成員沒有這種能力,就把它交給有能力的非家族成員。
這是現代化家族企業的一種趨勢,很多大型的國際級的家族式企業,基本上都是在走這樣的道路。
西方發達國家在家族企業上的豐富經驗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作為一個家族文化傳統相對薄弱的國家,美國的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過渡尚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則更是任重而道遠。
目前英美家族企業處于公眾公司這一階段,RB也已基本上完成家族企業化階段,海外華人大企業正在從企業家族化階段向家族企業化階段演進,而我國家族企業還處于家庭企業階段。
雖然現在不少家族企業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但其數量在眾多家族企業中僅僅是九牛一毛而已,絕大多數家族企業還處于發展的低級階段。
如何使這些家族企業盡快擺脫低級形態而向高級階段加速邁進?除了選擇正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外,還必須加強這條道路的建設,才能使家族企業在這條路上走得既快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