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如約交付了三萬精銳給公子卬。先克也把軍隊的冊籍交付給公子卬。
晉國軍制,五人為一伍,設(shè)伍長;十人為一什,設(shè)什長;三十人為一乘,三乘設(shè)百夫長。下軍共計三萬人,大軍開拔前,公子卬設(shè)宴,分膾下炙。普通小兵都有面條、肉羹,而所有百夫長公子卬單獨設(shè)宴,與公子卬同座。
坐在首席的是先都,是晉國的下軍佐,下軍的二號人物,僅次于先克。上軍將先克交付兵馬后就重回朝堂,軍隊就名義上是由公子卬和先都聯(lián)合指揮。
公子卬用燒酒、椒鹽肉、刀削面等宋國特有的美食招待眾人,其規(guī)格甚至比上個月先克論功行賞的凱旋之宴還要豐盛。軍士們盛贊不已,對公子卬的第一印象相當(dāng)不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公子卬沒有先克對下的那種盛氣凌人與刻薄寡人,因此三杯兩盞下肚,大家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交談中,公子卬得知,下軍將先克和下軍佐先都的關(guān)系相當(dāng)惡劣。兩人雖然都姓先,但先克是先軫的嫡傳,而先都和先篾兩兄弟乃是庶出,嫡出瞧不起庶出,把后者當(dāng)狗一樣呼來喝去,這在封建時代常有。況且先都和先克還有兩段仇隙。
去年晉襄公還沒死的時候,在夷地閱兵,晉襄公想提拔箕鄭父、先都、士縠、梁益耳等有功之臣為六上卿,但遭到先克的反對,在先克的唆使下,晉襄公先立趙盾、狐射姑和先克等官二代為高位,再考慮箕鄭父、先都、士縠、梁益耳等文公時就真刀真槍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先都原本可以躋身晉國前三的,可被先克攪和了之后,只能屈居于排名第六的下軍佐。這是職場之仇。
今年四月,趙盾和先克設(shè)下陰謀,先擁立在秦國做官的公子雍,派先蔑出使秦國,然后翻臉在令狐這個地方偷襲秦軍,殺死公子雍,改立太子為君,迫使先蔑流亡他國。先篾與先都乃是一母同胞兄弟,親朋摯愛。此手足之仇也。
原本先都對公子卬十分高冷,畢竟后者是趙盾的女婿。反倒是公子卬對先都很是熱情:“下軍佐攜眾為我國蕩滌群小,乃是我國的大恩人。請受卬之一拜。”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又道:“下軍將吩咐我與下軍佐共同指揮。愚以為不妥,下軍佐乃是參與過先君時期所有戰(zhàn)役的宿將,不僅深孚眾望軍心,而且經(jīng)驗老道。竊以為當(dāng)以下軍佐為主,卬從旁輔佐、參謀可也?!?p> 當(dāng)著眾百夫長之面,公子卬給足了先都的面子,讓后者很是感動,對比先克對先都的極盡打壓之能事,公子卬的言辭宛如醇酒。先都心說:“公子卬雖然是趙盾那廝的女婿,可為人不錯。況且出兵援宋是國家大計,我非趙盾那等小人,豈能因私人感情而誤了宋晉聯(lián)盟這樣的大局?”于是他不敢受公子卬的大禮,扶起公子卬,客氣說:“朝廷命令:‘都與公子一同指揮’,都豈能因為自己昔日之功,而驕于盟國?
況且公子熟稔《太公兵法》,晉國皆傳公子平戎滅狄之手段,如此巍巍大才,如何能只作贊畫輔佐之事?不瞞公子,當(dāng)初趙女相親,我也曾登門下聘,聽說趙女最終嫁于公子,我也是心服口服的。
今后大事,都當(dāng)與公子相商后,再做決斷。”
趙盾雖然是小人,可先都也曾愛慕過善兒,心中期盼著美人或許不肖其父。
氣氛烘托到這里,公子卬覺得時機成熟,就提出了一些建議:“卬請求與諸君約定,自大軍開拔至凱旋歸晉,明確三個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掠百姓財、繳獲盡歸公。申明八個注意事項:說話和氣、買賣公平、有借必還、損壞必賠、不打罵人、不毀莊稼、不銀婦女、不虐俘虜。
上下同欲者勝,故須聽從指揮;未防止清理戰(zhàn)場時,士卒爭搶繳獲而被敵人反擊,故約繳獲歸公;自晉至宋,途徑數(shù)國,山高路遠,卬為加速行程,蓄養(yǎng)軍力,將招募當(dāng)?shù)孛穹?,為士卒運送輜重,搭建營壘,生火炊食,故而不掠民財,以免兇名在外,所過之處,鄉(xiāng)野之人盡數(shù)逃跑,導(dǎo)致募不到人。此役定大小數(shù)戰(zhàn),如若不虐待俘虜,則敵人知戰(zhàn)必死,而降可得活,利于瓦解其斗志……”
公子卬一條一條深入淺出地解釋,這里很多規(guī)定都是封建軍隊想都不敢想的。以往軍隊都是士兵自己搭建營壘,做飯等等,因此行軍很慢,體力消耗很大,一天一舍,僅為周制的三十里。
先都發(fā)自肺腑地建議道:“招募百姓輔助行軍,耗費巨大,而且沿途運送糧食,二十鐘糧從后方運至軍前,只剩下一鐘糧,不如盡數(shù)坑殺沿途的百姓,如此節(jié)省下不少錢糧。況且軍士自己搭帳篷累就累點,這是他們的本分,何必花大錢雇人?反正殺的都是南燕國、衛(wèi)國這些異國他邦之人,又不是晉宋之民,公子又何必愛惜陌路之人的性命,而與自家財產(chǎn)過不去?
城濮之戰(zhàn),崤之戰(zhàn),我晉軍就是一路搶過去、屠過去的,搶錢搶糧搶娘們早已成體例。我聽說公子兩個陪嫁的母親都是從楚人、衛(wèi)人那里搶來的。如果不讓搶劫、搶女,士卒定生怨氣,失虎狼之心,有損軍力。
天下也只有女人才會以為你是某某身份,別人就會聽你的。公子雖然是下軍的指揮,若不從士卒之意,不獲利于屠,不搶女以孚軍心,亦不能用兵如指臂使也。
竊以為公子三、八之約不妥也。望公子收回此言?!?p> 公子卬回復(fù)說:“下軍佐所言,有其道理。士卒背井離鄉(xiāng),喋血玩命,若不能取利,定不會盡心竭力。士卒既然不能劫掠民財,又不能略婦女顏色,令士卒不能得其利益,卬定作補償?!?p> 公子卬當(dāng)即使人抬出一箱紙券,就是那種可以在晉國兌換面食的。在場眾人無不眼睛發(fā)光。公子卬的紙券在晉國和真金白銀差不多。
他對長丘家臣們吩咐:“發(fā)下去,這是出征的開拔費。人人都有。此外,軍中除了軍餉以外,若士卒遵守三、八之規(guī)約,每月還有一筆津貼,用來補償士卒不搶不屠的補貼?!惫訁n給遵守約定的晉軍按照職級,規(guī)定了相應(yīng)的補貼,他給出的數(shù),遠遠超出士兵們搶劫所能獲得的收益,因此在場之人無不宣誓守約,軍心一下子被收拾了。
“此外,每戰(zhàn)卬必派人在百夫長身邊從旁計數(shù)。每一百人為一單位,計算其斬殺的首級,按首級數(shù)目,卬還會增發(fā)績效補貼?!惫訁n又申明單個首級的價值,和后世明軍的標(biāo)準(zhǔn)相同:“績效補貼發(fā)給百夫長,由百夫長下發(fā)至個人?!?p> 先都瞠目結(jié)舌,他從沒見過如此治軍的手段,“人言公子巨富,今日得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