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宋國崛起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行軍燕國(重寫版)

宋國崛起 屏峰書生 2110 2024-08-27 15:13:11

  軍隊誓師出發,從都城,行至晉國的原邑(今河南濟源)短暫休整。

  從原邑至長丘的路線有兩條。先都曾多次作為晉國軍官南下征伐,對晉國東出的地理了如指掌:“從原邑沿著氵樊水南下,然后取黃河水道,輕舟東進,在邲邑下船,走陸路,過踐土,然后再沿著濟水向東抵達長丘城。”

  古代打仗,在落后的交通條件下,尤其是秦始皇廣修馳道以前,糧食和輜重的輸運一向是個麻煩事。如果是沿著陸路行軍,四個士兵中,至少要三個人幫忙搬運甲胄、軍糧,這還是正常行軍的情況,若是連敗之軍,丟掉了牲口和戰車,在缺乏運輸工具的窘境中,壓根就走不快。

  若是沿著水路行軍,只要可以征集船只,僅僅十來個野人就足以把上百個武士連帶著他們的輜重、裝備一塊兒運走。

  盡量走水路,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運輸損耗,節約時間,保持士卒的體力。當初姜太公伐殷紂,就是走的水路,抵達戚地渡口,威加中原。

  先都不愧是霸主之國中,久歷兵事的宿將,制定的路線相當科學,經濟。

  可他終歸沒有公子卬謹慎、心細:“晉國是霸主之邦,走這條道路自然是毫無紕漏。但是我們打著援救宋國的旗號,走這條路就會遭到鄭國的阻撓。”

  邲邑在今河南鄭州以北,春秋時本自成一國,后被滅國絕嗣,劃為鄭地。此城北靠黃河,南托敖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歷史不變,楚莊王將在此擊敗不可一世的晉軍,成為春秋時代第三個霸主,是為邲之戰。

  踐土,亦是鄭地,位于今河南省原陽縣西。

  昔日,城濮之戰后,晉文公大會諸侯于此地,是為“踐土會盟”。

  從陸路經邲城,到踐土,都是鄭國的中樞要地。“自宋殤公元年以來(公元前719年),鄭宋之間歷經‘東門之戰’、‘入郛之戰’、‘長葛之戰’、‘郜地之戰’、‘防地之戰’、‘戴地之戰’……凡此種種,歷經大戰一十五場,累世結仇。

  況且鄭廟之辱,至今猶在,鄭人焉能放卬安然入領土?”

  所謂鄭廟之辱,發生在公元前698年。就在前一年,鄭國糾集了魯國、紀國的軍隊,大破宋、齊、衛、南燕四國聯軍,宋國立刻在第二年展開報復,宋、衛、蔡、陳四個諸侯國組成聯軍,攻入鄭國的首都,火燒了鄭國的渠門,攻克了牛首門,在鄭國最富庶的大街上燒殺劫掠,把鄭國的東郊夷為白地,最后跑到鄭國祖宗靈廟里,拉屎撒尿,到處涂鴉,并拆除了鄭國祖宗靈廟的椽子,搬回宋都商丘,用作城門的門閂,以示羞辱,宋人逢人就說:“你看,鄭國的列祖列宗,只配給我們宋人當看門狗。”

  公子卬建議:“從原邑沿著氵樊水南下,然后取黃河水道,輕舟東進,在南燕國地界下船,然后走陸路,抵達衛國的匡邑,在此地征船,長丘位于濟水、濮水之交,只要坐船,大軍就可以抵達長丘了。”

  先都拜服。計較已定,軍隊揚帆起航,快到達南燕國的時候,派人向當地發出過境通告。

  在先秦時代,任何官方人員途徑他國領地,都必須提前向當地的政府報備,不論雙方的外交關系如何,不論人員的規模大小,哪怕就只有一個人,也要登記在案。如果違反這一條約定,則被視為戰爭行為。

  后世楚莊王想要討伐宋國,可惜沒有確鑿的戰爭借口,于是派大夫申舟到齊國訪問,明確要求申舟在經過宋國境內時,不許向宋國報備。申舟表示自己一旦被抓到,肯定會被宋人宰了,楚莊王道:“如果他們殺害你,我正好有機會進攻他們。”

  申舟很無奈,要求楚王給自己的兒子申犀討要一個官位后,就安排好棺材,收拾行李出發北上了。宋國的卿大夫華元果然逮捕了他,憤憤然道:“經過我國,卻不報備,這是戰爭挑釁行為,是赤裸裸的羞辱國家,若不處置,宋國又如何在諸侯間立足。要是宰了申舟,楚王一定會興師報復,我們就有亡國之危。”

  華元和國內大夫一商量,得出結論:“鄙我,亡我也。”意思是,失去人格、國體,和亡國滅種沒什么兩樣,同樣是亡國,還不如亡得轟轟烈烈一點,于是把申舟殺雞一樣宰了。

  公子卬提出讓自己的家臣作為使者向南燕國發出過境通報,但先都卻希望由晉國下軍的人來充當使者。

  公子卬說:“南燕國素來與敝國交好,成公時期還互相贈送禮物。”

  先都卻堅持道:“雖然貴屬定能把事情辦妥,我已知之。

  但晉國朝堂特地交代過了,過境的通報一定要讓晉國使者來。此番提兵援宋,一則為修晉宋之好,二則宣晉霸之威,要讓沿途的小國都知道,這一次晉國能伐宋之叛亂,下一次也能討伐中原任何一個膽敢忤逆晉國的諸侯。所以使者一定要用晉使,且沿途聲勢越大越好,不僅要在行軍的路上招搖過市,還要震懾朝堂上的君臣!”

  晉使很快折返,帶來南燕國的文書:“幸不辱命。”

  先都還多問了一嘴:“燕國的君臣表現如何?”

  晉使笑道:“先是肝膽俱裂,然后恭敬呈上帛書。還以美女美酒款待于我。請求留我一宿。我辭以軍務,燕臣無不跪地頓首,苦苦哀求我留宿。”

  先都哈哈大笑:“燕國君臣這是行緩兵之計。”

  晉國有假道伐虢的先例,因此南燕國都害怕先都借道是假,滅南燕是真。不過南燕國弱小,除了答應晉國,也不可能發兵拒之,只能祈禱晉國這次不是針對他們而來。

  即使晉國人今天不滅南燕國,該國上下還是惶恐不安的。封建軍隊鮮有過境而不荼毒地方的,他們擔心晉軍為了籌集軍糧,在南燕國境內大加殺戮。為此,他們想要用美女先耽擱晉軍一點時間,派人到鄉間提前知會百姓,給他們以避禍山林的時間。是為緩兵之計。

  不過這一次南燕國很幸運。在公子卬的約束下,南燕國不僅沒有遭受兵災,反而因為公子卬雇人輔助行軍,拉動了經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会宁县| 常山县| 封丘县| 绵阳市| 措美县| 会东县| 英德市| 颍上县| 垣曲县| 内丘县| 诸暨市| 沙田区| 建昌县| 崇州市| 綦江县| 修文县| 嘉定区| 射洪县| 景泰县| 麻江县| 田林县| 图木舒克市| 宁阳县| 慈利县| 翼城县| 渭南市| 醴陵市| 酒泉市| 金阳县| 枞阳县| 双流县| 汤原县| 福州市| 军事| 辽宁省| 来凤县| 四平市| 特克斯县| 七台河市|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