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初中必刷題》扉頁上的一段話吧,激勵自己,和你。
…………………………………
開學了,你跑去文具店抱回最好看的筆記本,想了想才下筆寫下一條又一條的計劃,你熱血沸騰,感覺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感覺如此美妙,終于把自己給感動了:我可以的。
沒過幾天,你發現有點不對勁了,不是計劃制定的不完滿,而是事情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學需要記需要刷的東西太多了,多的有點超出你的“忍受”范圍。
于是,你試探著放慢了腳步。也沒什么吧,日子照樣過,太陽照常升起。你安慰自己。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一條勵志語,你讀到一篇雞湯文,又或者你看見父母額頭的皺紋發間的雪,悔恨再次涌上心頭:再不好好學,我對得起誰呢?
再一次,你壓下那條翹起的小尾巴,課上緊盯老師,課下拼命刷題,夸張地熬到夜里兩點。
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向上的心—你在心里怒吼。
就像是單曲循環,就像是按下重啟,你總是可以從頭再來。
一節課沒認真聽沒關系,甚至考砸一次也沒關系,你總是有機會再翻身。只不過,只不過,就像是優秀是一種習慣,學習上的這種走走停停也是一種習慣,由此帶來的后遺癥是,長時間懶惰之后一努力就覺得自己是最勤奮的,放縱一段時間后再埋頭學上幾天,就誤以為瞬間得到了拯救。
現實是,付出30%的努力,也許可以發酵出50%的成果,但內心收獲的只是虛幻的成就感,而那些付出了200%,看似只做到80%的人,卻能得到這個世界真正的獎勵。
你可以一成不變,也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愿你總是有勇氣說出—從頭再來。這個是你,也是我,共勉。
…………………………………
這個情況和我不太一樣,但還是觸動了我,使我想起我在初三第一次班會上的發言。
我說對于班級,最重要的是學習氛圍。
我說只要堅持,定有收獲。
我說沒有什么為時已晚,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可我終究沒有挽回悲劇。也罷,也罷。
…………………………………
外班的一個好朋友開始談戀愛了。青春朦朧的情感很美,可為什么不能讓它止于朦朧呢?
我勸過她,無果。后來也不再插手,那畢竟是人家自己的選擇。
我問她為什么。她說很喜歡。可現在不是個好時候啊。她說忍不住。她喜歡他,恰巧他也喜歡她。她說她會努力學習,和他一起。可我們在這之后聊天,她總說起他。她說她不敢和別人說,只能向我傾訴,但我還是越來越不喜了。
她問如果是我,我會如何。班級同學總說我和mj是一對。如果我們真的互相喜歡,我會如何?
我當然不會談戀愛。我告訴她。她笑了,說這個問題問得傻了點。我既然是我,當然是理性的。她曾和我在紙上隨手涂鴉,她畫的是花和愛心,我畫的是幾何圖形。
我沒和她說的是:在我們心中,未來比對方重要的多。
…………………………………
說了點雜七雜八的東西,不喜勿怪。
…………………………………
大家都會做錯選擇會莫名其妙掉眼淚,走在路上會突然崩潰?。
但并不影響我們去看看晚霞,然后再次愛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