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曾經在無聊刷手機小視頻的時候,看過一段珍藏的珍貴視頻,那是數十年前,靠山王十六歲,北上作戰大捷之后凱旋歸來,封王的場面。
也是一匹白馬,并獲封大夏帝國三軍統帥。
其乘一匹白馬,疾馳而過,檢閱大夏的士兵,無數的紀家軍士兵為其振臂歡呼,其個人榮譽和威望在那一刻達到巔峰。
而當時的靠山王不過十六歲!
其年少成名,堪稱大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傳奇,名震大夏數十年,甚至在敵國也為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被譽為大夏最后一道屏障。
也為大夏帝國的歷史添上濃厚一筆。
可能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他當年的光榮事跡,但他的名字卻將永遠留在史冊上。
看到白馬,紀平章更加眼紅。
夏雄今日完全復刻昔日靠山王封王的場面,無疑更勾起了紀平章對靠山王的思念。
而寧陽也在握拳。
那匹白馬此時太可恨!
“殺殺殺!”
夏雄騎著白馬緩緩而過,現場的禁衛軍士兵發出震耳欲聾,嘹亮而氣勢不凡的喊殺聲。
這是軍威!
哪怕夏雄其實并沒有什么軍功!
可現在卻利用掌握的禁衛軍營造聲勢。
城樓上的紀征眼睛紅了。
無數帝國的老人想起了那個男人!
安崇喜紅著眼,對安道遠和鎮遠侯說:“我愧對靠山王!”閉上眼,咬緊牙關。
他作為內閣的一員,其實應該做更多。
但是他卻什么都沒做。
靠山王雖說現在真正的死因沒有暴露,外面知道的依舊是病亡,可是對于知道中京的變化發展的人來說,其真正的死因還是因為夏家。
若不是紀平章陷入慶王的血案,靠山王又怎么會病發?
而現場數十萬民眾看到這震撼人心的畫面,無不激動無比!
在他們眼里,大夏又有了一個王!
很多人拿手機拍照。
記者們爭相報道。
整個過程夏雄刻意放緩,他喜歡享受這一次的屬于他的榮耀時刻。
騎在高頭大馬上,緩緩而行。
面上表情嚴肅。
所有人都在為他歡呼。
他終于體驗到了王的滋味!
原來國公和王雖然只有一級之差,可是其中真正的差距卻堪比十萬八千里,好比天上地下的差別!
夏宇站在夏妮娜和夏思娜身側,看到這一幕,眼中露出向往的光芒。
他是夏雄的兒子,完全有機會封王。
白馬到皇宮正大門外停下,兩名儀仗隊士兵上前牽馬,徑直引著夏雄往皇宮大門而去。
而后面儀仗隊騎兵隊,緊緊跟隨,始終保持整齊的隊列。
進入皇宮,抵達宮內的正殿外的廣場上,直達階梯前,夏雄這才下馬,手扶佩刀,一步一步往正殿爬去。
登基也不過如此。
他每走一步,便牽引著現場無數的目光,無人機時刻尾隨,保證以各種角度拍下現場的畫面。
今天的現場的畫面將會被帝國永久珍藏,而且會經過剪輯,通過各種媒體渠道發布。
無數的大夏各部門人員,從內閣到各部,到受邀而來的各界人士,紛紛起立。
洪山站在大殿外高廊上,直到夏雄抵達下面十級臺階處,才大聲請紀征和夏妮娜出場。
夏雄在紀征和夏妮娜面前彎腰,紀征拿起詔書看著夏雄大聲念了起來!
直至此刻,現場的氛圍抵達高峰。
夏雄聽紀征念完詔書,恭敬接過,也沒有行跪拜禮,轉身舉起詔書!
封王禮成!
現場山呼海嘯一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定國王,定國王,定國王!!!”
在夏宵的命令下,宮城里外的禁衛軍更是發出高呼,直達云霄!
夏雄站在高廊上,再次以居高臨下,君臨天下一般的姿態看著四周。
仿佛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也暫時忘了,紀征還站在上面。
夏妮娜表情激動,本能地捂了捂肚子。
紀征斜眼瞄了一眼。
知道這女人迫不及待等孩子出生了!
孩子出生!
他紀征可能就該死了!
……
看到這兒,寧陽心中的震撼久久未平。
封王的榮耀他見識到了。
全大夏,除了紀征都得頂禮膜拜。
心中自然生出向往,也渴望自己也有那一刻。
不過現在不是羨慕的時候,他回頭對眼睛死死盯著夏雄的紀平章說:“平章,咱們回靈堂吧。”
紀平章強行收回目光,點了點頭,與寧陽往靈堂而去。
相比封王大典的風光和熱鬧,靠山王的喪禮無疑冷清落寞。
今天沒有外人來,只有王府內部追悼。
寧陽準備了一段長長的悼詞,但是今天卻沒人聽到。
心中很不是味。
不過,這一次敗了就得承受這樣的結果。
在靈堂,寧陽默默地看著靠山王遺像。
心中的壓抑無以復加!
十六歲封王的靠山王,今日竟然這么落寞。
“二公子,寧神醫,有客人來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護衛匯報的聲音。
寧陽心中一震,回頭問道:“誰來了?”
今日之場面,哪怕最普通的一個客人,也能讓寧陽感動。
他不想今天準備的悼詞沒人聽到。
“是夏江提司。”
護衛匯報道。
寧陽點了點頭,說:“我去門口迎接。”
夏江本是夏雄的親哥,夏宇和夏宵的親大伯,但卻被夏雄設計,失去家主的位置,被驅逐出夏家。
他自然也不可能去封王大典。
同時,當年若是他繼承夏家家主的位置,也斷斷不會有今日的場面。
紀平章聽到夏江來了,也很激動:“這個時候也只有夏江提司了。”
寧陽快步往外走去。
一出大門口,就看到夏江熟悉的面孔。
但是夏江明顯瘦了很多,滿臉的羞愧。
“今天,我夏江本來沒臉來,但想了想還是得來向王爺請罪。”
“我夏江有罪啊,若不是我夏家出了夏雄這樣的狂妄之徒,又怎么會有今天的場面?”
“而且,我感覺夏家要完了!”
“我夏江愧為夏家子弟,愧為大夏子民!”
夏江一看到寧陽,便一副悲哀的姿態說道。
很多時候,往往最風光的時候,也是大禍將來的時候!
夏江閑暇時熟讀史書,知道很多權傾一時的夏雄,往往在個人聲望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急轉直下,最后慘不忍睹!
夏雄封王,除了風光,也將夏家帶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