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北鄴城之過去

統一北方(六)

北鄴城之過去 獨孤意忍 1127 2021-10-25 20:39:02

  東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二月,袁尚復攻袁譚至平原,留其將審配等守鄴城。操進圍鄴城。

  4月,曹操留曹洪攻鄴,自領兵擊破屯毛城的武安長尹楷,疏通上黨糧道。

  5月,曹操毀土山、地道、鑿塹圍鄴城,周圍40里,廣深2丈,引漳水灌城,城中死者過半。

  7月,袁尚將兵萬人救鄴,被曹操擊敗。袁尚逃奔中山,曹操盡收其輜重、印綬及衣物,以示城中。

  8月,審配侄子審榮開東門納曹兵,鄴城陷,審配被殺。

  曹操收定河北之后,為了徹底消滅袁氏殘余勢力,

  統一北方,積極準備遠征烏桓。

  烏桓是活動于塞外的游牧民族,漢武帝時臣服于西漢,東漢初年背叛漢朝,常與匈奴聯結侵犯東漢邊郡,到東漢末年勢力日漸強大。

  在曹操與袁氏的爭戰中,烏桓首領蹋頓支持袁氏,袁熙和袁尚被曹操戰敗后脅迫十萬幽冀軍民出塞投奔蹋頓,借烏桓的力量與曹操抗衡。

  曹操只有北征烏桓,徹底消滅袁氏勢力,才能真正完成統一北方的大業。

  建安十二年(207年)初夏,曹操率大軍從鄴城出發,長驅北上,遠征烏桓,過易縣(今河北雄縣)到無終(今津薊縣),上徐無山(今津薊縣盤山),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一路開山填谷,途經白檀、平岡(今遼寧咯喇沁左翼蒙古自治縣境內)及鮮卑人的居住區,向東直逼蹋頓的大本營——柳城。

  蹋頓與袁熙、袁尚兄弟倉忙應敵,被曹操擊殺。從柳城班師時曹操走的是南線,取道今遼寧綏中與河北QHD一帶。

  歸途中,他詩興大發,寫下了組詩《步出夏門行》,第一章就是途經碣石山時所作的抒懷名篇《觀滄?!?。

  曹操率軍遠征烏桓,從西南而東北基本穿越了今河北全境。

  曹操攻占黎陽、鄴城、下南皮,平定了冀州。

  曹操北擊占領幽州。

  此時,冀、青、幽、并四州便相繼落入了曹操的掌握之中,其中包括幾乎全部的燕趙大地。

  建霸府,營鄴城,開創中軸對稱之先河

  鄴城是一座古城,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戰國時,魏據此地,改稱魏,不久仍稱鄴。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魏郡,治鄴。漢獻帝時為冀州治所。

  鄴城西依太行山,北面和東面是遼闊殷富的大平原,南面是黃河,附近還有白溝、淇水、蕩水、洹水、漳水、滏水等河流,周圍散布著許多關、徑、津、梁、路,構成便利內外交通網絡,具有相當優越的地理條件。

  鄴城周圍的冀州地區又是古代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

  因此,鄴城在經濟和軍事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成為兵家相爭之地。

  精明的曹操當然更明白鄴城的重要,他于建安九年(204年)攻占鄴城后,將這里建成了他的“霸府”,開始營建鄴城。

  鄴城以規劃嚴整,中軸對稱,布局合理著稱于世。

  鄴城的西北部建有銅雀、金虎、冰井三座高臺,是全城的制高點。

  其丞相府(建于202年)、魏公府(建于213年)、魏王府(建于216年)都設在這里。

  另外,曹操手下的文武官員除一部分鎮守四方和在許都執行監視獻帝的任務外,其余都聚集在這里,這樣鄴城實際成了曹操的都城。

  

獨孤意忍

擼起袖子加油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堆龙德庆县| 石台县| 台北县| 呼玛县| 海安县| 溧阳市| 林甸县| 石景山区| 招远市| 上林县| 普格县| 仁布县| 壶关县| 洪泽县| 七台河市| 灯塔市| 讷河市| 承德县| 张北县| 特克斯县| 化德县| 霍城县| 呼伦贝尔市| 高唐县| 德惠市| 和顺县| 延川县| 武汉市| 阿鲁科尔沁旗| 阿拉善右旗| 岐山县| 鸡泽县| 宁蒗| 射洪县| 林口县| 太康县| 清水河县| 桃园县| 黑龙江省|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