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丈夫行事多無悔
孫權來回踱步,心里暗暗地思襯,難道自己這次真的犯了個錯誤?
他派程普出任副都督在江東朝臣看來,是為了給老將程普一個相當的地位。
可其實他內心里有那么一點制衡周瑜的意思。雖然只有三萬人馬,可仲兄若是大勝曹軍,難保有多少
人投降,若是降兵十萬二十萬,而這些人又對周瑜敬若神靈,自己如何應對?
所以必須有個人能在關鍵時刻看住他。孫權也知道,周瑜對孫家忠心耿耿,一心想實現和兄長約定的
共創天下之志。
可他也頗有自知之明,他孫仲謀不是兄長,難免會讓仲兄失望。如果這種失望不斷累加,
后果是什么?仲兄會不會覺得輔助一個好友的平庸弟弟還不如自己登高一呼,榮登九五?
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努力學習一切,無論是治國還是軍政,他也努力地學習帶兵打仗,想做兄長那樣的三軍統帥。
盡管他并不喜歡領兵,也不喜歡排兵布陣,與敵人沙場廝殺。有些時候孫權甚至疑惑,自己會是那個開疆擴土建國之君么?
他明明更像個守成之君。他覺得自己更適合和朝臣們商議政務,勸導農耕,也更喜歡拿著大管狼毫筆揮毫潑墨,習練書法。
他可以挽雕弓,但那僅僅限于打獵。和萬馬奔騰,血流成河是兩碼事。
孫權甚至奇怪,覺得仲兄周瑜真是個奇怪的人,這樣一個精于音律,君子端方的雅士怎么一轉眼就變成金戈鐵馬,揮斥方遒
的鐵軍統帥。他那修長美麗的手指,撥弄琴弦,輕敲蕭管的同時,又能緊握寶劍,力挽雕弓?
正是這種魔幻的對比和變化讓孫權對周瑜有一種惴惴不安之感。他什么都懂,什么都會。文能理政,武能統兵。
正所謂出則為帥,入則為相。這樣的人是王佐之才么,這分明就是開國之王啊?
放眼望去,曹操的謀士們和劉備的武將們,他們或文或武,像周瑜這樣能文且武的人幾乎沒有。
更何況周瑜強大的個人魅力,在江東,特別是江東的士族中就是神話般的存在。
女人嘛,不必說。人人都對小喬夫人羨慕嫉妒,包括自己的親妹子。
男人呢,一部分人嫉妒他,如程普,張昭等。。。另一部分人死忠于他,如呂蒙,甘寧等。。。
這樣一個人,他孫權可以放心地依靠么?人都是會變的。現在的仲兄是忠心耿耿的,那五年,十年以后呢。。
孫權嘆了口氣,抬頭猛然看見靜悄悄站在自己跟前的步練師,她手里端著一個托盤。
“阿練,你怎么在這里?“
”主公,喝點我剛煮的茶吧,你的文房四寶,還有常用茶具餐具,衣服配飾,妾身早就收拾好了,都備在箱籠里。隨時可以裝車裝船。“
”阿練,你知道我要走?“
”主公,剛才看見太史校尉從赤壁前線回來,臣妾就已經猜到了。“
”嗯,公瑾傳急書給我,請我攜帶輜重軍馬駐守柴桑。他說曹軍現在在江北烏林扎下大營。建立了牢固水寨,看樣子準備長期固守,他們還在長江之上加緊操練水軍。公瑾擔心他們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用水軍拖住公瑾,暗中派遣騎兵偷襲柴桑。“
”主公,這么說,主公會有迎敵的可能?“
”是。“
"那主公還是多帶幾員將軍去吧。"步練師立刻緊張起來。要知道,孫權可不像哥哥孫策,勇武彪悍,一槍一劍就要了敵人的首級。孫權是個更喜歡品茗寫字,談笑之間把政敵玩死的人。
”阿練,實話說,我現在是無將可帶。。。除了朱然,突出一點的將領都被公瑾帶去了赤壁。“
”那。。。主公,要不要修書一封給公瑾,請他派人回防柴桑。畢竟主公不能只用這些小將來守柴桑。“
”不行,公瑾那里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我本來答應他增援兩萬,可是。。。“孫權搖搖頭,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把這兩萬曾經許諾給周瑜的兵馬留在柴桑。如果赤壁潰敗,自己至少可以死守柴桑。
步練師的心往下沉。她太熟悉孫權的每一個表情。孫權沒有說出的話是什么,她也完全了然。作為主公,為了江東父兄的基業,他這么做沒有錯。可是公瑾。。。步練師強忍著,克制住自己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