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質頓時明白了事情的經過。
楊堅看見其他人都立功了,就他沒有功勞。
楊堅當然無法忍受,然后就去請求宇文邕先鋒之職。
高緯現在就是一個提款機,所有人都指望在他身上刷功勞。
宇文質也不例外,并且就是宇文質帶頭將高緯視作刷功勞的對象,讓眾人徹底認清了高緯,紛紛加入搶功勞的行列。
“我這是給自己制造了一群競爭對手啊,功勞不好搶了。”
宇文質嘴上說著不好搶,身體還是很實在,立刻走出軍營,直奔宇文邕大營。
“陛下,為何言而無信,將我的先鋒之位給換了。”宇文質開口說道。
“乾佑,你已經立下大功,現在都封王了,還要那么多功勞做甚?”宇文邕開口解釋。
“而隨國公到現在寸功未立,特意請求朕讓他擔任先鋒之職,朕不忍拒絕。”
“陛下不可言而無信。”宇文質不甘心。
“乾佑,不如這樣如何。”宇文邕靈機一動,“你和隨國公一同作為先鋒出征如何?”
宇文質見好就收,不再糾纏。
建德六年正月,周軍兵臨鄴城,齊國朝野震動。
鄴城皇宮。
高緯最后一次向文武百官問計。
“周軍兵臨城下,朕該怎么辦?”
《顏氏家訓》的創作者顏之推持著笏板:“陛下可前往河南募兵,稍有差池,可以向南投奔南陳。”
高緯不太滿意這個建議,他還是覺得逃往突厥比較好,在高緯的印象中突厥比南陳強一點,逃往突厥更有安全感。
“各位愛卿還有什么建議快快說來。”
文武百官啞口無言。
高緯非常想聽到有大臣建議他逃往突厥,然而高緯始終沒有聽到想要的回答,高緯默默搖了搖頭。
“那就依顏卿所言吧。”
這些大臣注定不會同意高緯逃往突厥,高緯作為至尊,怎么能逃往異邦?
南陳至少也是正朔所在,逃往南陳情有可原。
高緯先將馮小憐和太子高恒送往濟州,自己隨后前往濟州匯合。
周軍的行軍速度意料之外的快,高緯前天剛剛將太子等人送走,高緯還沒來得及前往濟州,周軍就已經到了鄴城城下。
抵達城下后,宇文質絲毫沒有猶豫,直接下令攻城。
鄴城雖然城墻高大堅固,但堅城也不能自動做出防御,還是得人力守城。
宇文質一眼就看出齊軍旗幟混亂,如同一盤散沙。
士卒更是稀少,想來是高緯盡失人心,齊軍士卒已然鳥作獸散一般逃離鄴城。
果不其然,鄴城真是無人防守。
周軍僅僅擊了一通鼓,鄴城的西門就被周軍放火燒毀。
鄴城作為都城正常肯定是有防火攻的措施,然而現在鄴城城墻上的齊軍士卒數都能數的清,根本形成不了戰斗力。
在周軍放火燒城門的時候,數量稀少的齊軍也沒有試圖滅火,紛紛轉身就飛一般的逃離城墻。
鄴城城墻上很快就空無一人。
面對毫不設防的鄴城,宇文質自然不會客氣,大手一揮,周軍全軍出擊。
宇文質看見楊堅居然沒有待在城下觀戰,而是親自帶著士兵向鄴城沖鋒。
宇文質瞬間反應過來,也親自帶著親兵攻進鄴城。
宇文質和楊堅的目的很一致,抓高緯。
宇文質攻入鄴城后,也無暇欣賞鄴城的風景,在降卒的帶領下直奔皇宮。
路上果不其然遇到了持著同樣目的的楊堅。
“隨國公這是要到何處去?”宇文質一邊明知故問喊道,一邊加快速度趕往皇宮。
“河間王,我正要前往皇宮捉拿高緯。”楊堅下意識停下來答道。
宇文質看到楊堅果然停了下來,頭也不回地帶著隊伍超過楊堅的隊伍,直奔皇宮而去。
楊堅瞬間醒悟過來,知道自己是中計了,惱羞成怒喊道。
“河間王走的那么急做甚,不如停下來修整一下。”
“河間王連續奔波幾天了,現在不如歇息一會兒。”楊堅繼續大喊。
宇文質則不管楊堅怎么喊,也不回答楊堅,只是一個勁的加快速度趕往皇宮。
這時候時間就是性命,宇文質可沒閑工夫和楊堅閑聊。
宇文質率領的隊伍馬的速度比楊堅率領的隊伍馬的速度快,很快就和楊堅拉開差距。
楊堅看著逐漸遠去的宇文質,沮喪的說道。
“唉,這次又沒有什么功勞。”
楊堅嘴上雖然說著沒有功勞,身體還是非常實誠的緊追宇文質而去。
很快楊堅也趕到了皇宮。
萬幸,想象中的那一幕并沒有出現。
楊堅內心十分喜悅,因為楊堅看見宇文質正面色不悅的站在皇宮中發悶氣。
“河間王,偽帝高緯呢?”想到之前居然被宇文質給欺騙了,楊堅幸災樂禍地說道。
“跑了。”宇文質長吁一口氣。
高緯雖說昏庸無能,但逃跑能力還算出色。
周軍剛一破城,高緯就知道鄴城不可久留,也不管胡太后等人,立刻帶著百余騎從鄴城東門而出,逃往濟州。
還未待高緯逃到濟州,高恒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措。
高恒也禪讓了……
斛律孝卿恐嚇道:“陛下,自古以來凡是亡國之君皆不會有好下場,陛下欲活乎?”
高恒就一個八歲的小孩,哪懂得這些道理。
“什么是亡國之君?”高恒傻呼呼地問道。
“陛下就是亡國之君。”斛律孝卿繼續恐嚇。
“我不想死,嗚嗚。”高恒求生欲非常強,哭著說道。“我怎么樣才能不做亡國之君?”
“陛下可以禪讓給任城王高湝,這樣陛下就不用做亡國之君。”斛律孝卿利誘道。
高恒一個八歲大的小孩子哪見過這種世面,被斛律孝卿玩弄于鼓掌之中。
高恒勇手擦了擦眼淚,略帶哭腔的說道。
“禪讓就不用做亡國之君了嗎?”
“是的,到時陛下就不再是亡國之君。”斛律孝卿笑著說道。
高恒想到不用死了,破涕為笑:“那就禪讓吧!”
在斛律孝卿的支持下,高恒僅僅做了幾天的皇帝又再次進行禪讓。
高恒將皇位禪讓給了在信都的任城王高湝,自稱守國天王,尊稱高緯為——無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