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所在的田寮村,隸屬廣東潮循道惠州府海豐縣烏坎總口汕尾港田寮灣。
明崇禎時,海豐縣沿海所筑的坎下城、捷勝城、平海城連海可望,海面如有洋賊倭寇進犯,白天則放煙,夜晚則燃火發出警報,很好地遏制海船進入龜山港要沖,保護了粵東沿海。
正當這些海域繁榮之際,明朝卻處在風雨飄搖的之際,清順治三年1646年年底,幾萬清軍從五坡嶺攻占了海豐縣城,兵荒馬亂;后發布遷海令,沿海的村落房燒船焚,村民四處逃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與民生息,宣布復界,準許漁民出海捕魚。流徙在外的漁民紛紛回歸重建家園,沿海搭寮。沉寂了40多年的海豐沿海,開始有了人跡,又經過30多年的人口繁衍及開發,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時,沿海的商業、漁業及鹽業終于比明末旺盛。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粵海關設立,海豐縣烏坎為總口,轄下的其中一個海域終于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汕尾港(另一些連域有鲘門港、長沙港、碣石港、甲子港等等)。
海豐縣沿海的海岸原謂沙隴線,汕尾港地處沙隴線末端,固稱沙尾,閩南語諧音即“汕尾”(還有普通話贊音“汕美”、“善美”等)。汕尾港西距香港81海里,距廣州179海里,距汕頭119海里。
清嘉慶道光時期(約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汕尾港內的蝦干、螺干、海魚干、海蜇皮等海產品及紅糖、白糖、蘿卜干、蒜頭、咸肉的農副產品運往省城廣州、閩浙及惠州府各縣;而福建、潮州、公平等地運來的漁網漁具、實木煤炭、豆子麥米、竹篾草席、麻皮葵衣,除了卸下一部分在港內銷,其他則由汕尾港的商船販運出口。裝有海豐縣鹽場的鹽包的大鹽船亦由此運輸出口。
鴉片戰爭失敗后(清道光1842年后),海禁解除,門戶被迫開放,西方多國洋輪大規模進出粵東港口,國外的產品和資本開始大量涌入可停五千噸位輪船的汕尾港,港內鴉片館、賭館贅生;酒樓食肆,燈紅酒綠,“小香港”之稱遂起。
清嘉咸時期(約1830-1860年間),潮商資本不斷注入,他們根據汕尾港航運發達、毗鄰香港的條件,將經營的造船、百貨、漁具、水產品等,從汕尾港運往香港,再由香港轉銷日本、東南亞及挪威。潮商還將運回的洋布銷往省內外。作為本邑商人住宿和交流的潮州會館多設,清末時,商品項目品種及規模不斷擴大。
1908年后,“海口”、“海江”號兩艘人貨兩載、通往香港航線的鐵輪始航,每四天往返一次,之后又有“瑞豐”、“瑞意”等鐵輪通航兩地,比起之前的帆行木船,商品的流通量更大,進出口貨物的吞吐量更大,促進了港內經濟的發展。
民國時,惠州府各縣生產的番薯、荷蘭豆、茨菇、菜脯(蘿卜干)、花生油、蓮藕和沿海港口的魷魚干、墨魚干、蠔豉、鮑魚、魚鰾,集中到汕尾港再轉運出口香港、日本各商埠,疍行日夜裝運不息。汕尾港是當時全省最著名的“出超”港之一,亦是民國國父孫中山《建國方略》中重要建設的商港和漁港之一。
民國1912-1920年,從臨時大總統到復辟稱帝的袁世凱,到加上獨裁的段祺瑞統治時期,廣東都處在軍閥的控制下(龍濟光1912.8-1915.5三年統治;桂系軍閥陸榮廷1915-1920五年統治),這時期他們殘暴統治,汕尾港時常出現日本、英國等外國軍艦游曳并借機滋事。
民國九年1920年,孫中山奪回革命根據地,返回廣州主持政局,任GD高官兼粵軍總司令的陳炯明,后來因與孫中山“積極整軍、北伐護法”的軍策相左而出現干戈,陳炯民被討伐,退回惠州府,常住海豐。
那階段國民黨要員經常乘坐當時廣東海軍最大的軍艦“永豐”艦(后稱中山艦)至汕尾港,或視察、或為勸和孫陳,為此,絡繹不絕于廣州至汕尾的海途。那時,汕尾港商業達到全盛時期,潮商上百戶。大的商號,紛紛在沿海商埠(汕尾、汕頭、香港、廣州、泉州、上海)設立電訊局,以汕尾港為基地,實行聯莊經營,商業業務交流頻繁。
民國十五年1926年2月,陳炯明被廣東革命政府東征軍擊敗,蔣介石收復其后占據的東江地區,廣東全境統一,但軍政大權一變再變(先是桂系李濟深、到汪精衛派的張發奎、黃琪翔,再到蔣桂戰爭后的陳濟棠)。
到民國18年1929年后,陳濟棠執掌廣東的軍政大權,他扶持親信,控制省內要害部門,擴充兵力、清剿為禍多年的粵西土匪;他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引進國外技術設備,發展交通和市政建設。鼓勵墾荒植樹、發展養殖業。廣東社會相對安定下來,有了安全的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黃家遠祖是宋末元初來到汕尾港這片海域戍守海防的官軍,他們攜帶家眷,成為這里最早到來的居民,他們墾荒耕地,種植農作物,并擁有世襲的繼承權。經過戰火紛飛的朝代更迭、軍閥統治,現在安定地生活在田寮村內。
黃錦四在村里有十畝地,地上種滿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此外,他趕上潮流,開了家“四記”商號,經營著進出口業務,除了自家產的白糖、紅糖,他還把海陸豐、紫金、惠陽、揭西、普寧、惠來等生產蓮藕、蘿卜干、花生等等土特產和田寮后灘上加工的魷魚干、鮑魚、海螺、魚肚干集中轉運出口香港,再從香港輸入洋布銷往港內。
光上一年(1929年),所賺的就已經足夠九個兒子和一眾家眷富足地生活。
“美賢,你大著肚子就不要久站在外了,阿娟你才出月也不要在外吹風,都進去吧,進去吧。”看著舞獅隊的樂聲漸遠,黃大老爺揮著右手臂,讓媳婦們和一眾子孫都回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