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明齋志
子神四十二年,云明山人杖游諸。所協(xié)花木,所吟玄壇之課。白袍青巾,不若朋克普信之眾,是以見怪。
山人少時(shí)含陰見陽,是以父兄先有弄玉之喜也。每愛萬眾之相,常微斟天下,以是族人咍其色糜之徒也。然則長(zhǎng)發(fā)披身,碎袍抱風(fēng),眉目柔宜,媛爾之妖也,不得憐乎?所是俗時(shí)有男愛女妒也,洎長(zhǎng),亦是閨夢(mèng)矣。
至若太平開國(guó),袁門立世,炮分函谷,劍指京池。鷹狼馳火,不持故事,雖邑小戶,所以歸山自命,茍殘歲也。昔者周也蜷螟泥丸,齊其一也。不抱皞圣,是有其明。
所以山人行吟之畔,所游之澤。萬象般若,是其色也。劫波不盡,是其明也。花飛柳亂,是其空也。相法道根,是其精也。鳥隨云起,是其相也。萬相諸以色若,以是心以相鳴。
觀中少年謾曰:"少不經(jīng)世,弱相夾白",亦名有不世之威,是道殊也。嘗有求凰之事,然所以直男,所以自閉也。先者苦是不解也,后乃明王開心,洞慧交徹,所以每愛笑。摩詰曰:"野老與人爭(zhēng)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不言經(jīng)世之大用,而有常歲與開心耳。
四十二年,云明山人游諸,乃有之記。至于斯齋之后話,還是后人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