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親征山海關
罵了一陣,忽然驚醒,急忙赤身奔出門外。
見一個宮女直愣愣的站在門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啪”的一個耳光,厲聲喝道:
“賊尼瑪,杵在這干什么?”
宮女呆如木雞,臉上一個巴掌印。
李自成大怒,“啪”的一聲,又是一耳光:
“你踏馬聾了么,滾去通知將軍們,速到武英殿議事!”
宮女,呆若木雞,雙頰紅腫。
“廢物,廢物……”
李自成氣得眼冒金星了,“咚”的一腳,踹翻宮女,赤足奔出門外,扯著嗓子咆哮道:
“來人,來人啊……都踏馬死絕了嗎?”
不多時,一隊衛兵匆匆趕來,“咣咣咣”跪了一地,李自成才略略安心,囑他們召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等人前來議事。
折返回屋,美人正抱著枕頭嚶嚶哭泣。
李自成呆立片刻,獨目之中閃過一絲留戀,忽然“鏘”的一聲,抽出長劍。
“咔嚓”一聲!
地上“咕嚕嚕”滾下來一顆美人頭……
李自成看了一眼,便撂下長劍,三五下穿好衣衫,提著劍奔出門外,順手結果了門口的宮女,這才朝武英殿而去。
過不多時,一眾心腹匆匆趕來。
見禮已畢,牛金星率先起身,躬身奏道:
“皇上,大火滔天,整個皇城都燒起來了,偏偏武英殿四周平安無事,皇上果然天命所在,洪福齊天……”
李自成嘴角一陣抽搐,老子就剩七天茍活了!
還洪福齊天個屁?
一句話不覺脫口而出:
“就這么辦,孤已決定了!”
眾臣皆一頭霧水,什么就這么辦?
不明白李自成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所決定的是什么事兒?
李自成一把扯掉脖子上的床單,露出血淋淋的傷口,眾臣見了,登時大驚失色紛紛圍了上來。
“皇上!”
“皇上,您怎么了?”
“傳太醫……”
“嘭……”
李自成一拍御案,氣道:
“慌球著哩……老子就擦破點兒皮,傳什么太太醫?賊尼瑪,你們都去救火,反倒讓吳三桂的刺客聲東擊西,說什么要給崇禎報仇,若不是竇美儀替孤擋了一刀……”
“臣等死罪,死罪……”
話沒說完,群臣已跪了一地。
皇帝遇刺,劉宗敏作為軍方首腦,自然難辭其咎,“咣當”磕了個頭,直起身子,憤然道:
“臣這便派人搜查刺客,必將他碎尸萬段,給陛下報仇!”
“罷了,他早跑了……”
李自成興趣缺缺的說,擺擺手:
“都起來說話,孤意已訣,天明時分,全軍拔營出城,即刻揮師北伐,七日之內,必斬了吳三桂的狗頭!”
群臣面面相覷,自入城以來,大順朝的文臣們忙著上表勸進準備登基大典,而劉宗敏等將領則忙著對明朝的皇親貴戚、高級官吏的拷掠追贓。
現在登基未成,財寶未盡,就要走了?
劉宗敏想起府中佳人珠寶,突出的顴骨上似乎微微地動了幾下。
兩只大手抱拳胸前,咬咬牙,沉聲道:
“皇上,我們初到北京,腳跟沒有站穩,吳三桂這廝可恨至極,且這一仗關乎勝敗大局,非打不可。臣為打仗著想,有意見只好說出口來,不說出來便是對皇上不忠。”
李自成起兵以來,多賴劉宗敏驍勇善戰,曾數次挽救義軍,他聲望卓著,這話卻不好敷衍,便擠出一絲笑容,道:
“你說,你說,孤正要聽你忠言。”
劉宗敏繼續說:
“我軍自西安起兵,擁兵二十萬眾,這一路打來著實不易,尤其寧武關一戰,前后折損七萬余人,又一路留人駐守城池,如今城中只有精兵六萬,連沿路投降的明兵,合起來七萬多人。這六萬精兵,是我們來到北京的看家本錢,因前戰事慘烈,將士們各個帶傷,士氣已經大不如前……”
李自成眉頭一皺,說的沒錯,可惜……
是個屁話!
孤只有七天性命了,將士們死,總好過孤死?
劉宗敏并未察覺他的不耐煩,侃侃道:
“吳三掛有三萬關寧鐵騎,加上新近從進關遼民中征調的丁壯,合起來有四萬多人,與我相差不大,又有堅城可依,倘若戰事拖延不決,一旦東虜南下,對我軍十分不利。”
他剛說完,牛金星立即附和道:
“皇上,捷軒所言甚是。且登基大典在即,還請皇上坐鎮京師,報仇之事,只派一部精銳兵馬,便破了山海關……”
說來說去,還是舍不得這安樂窩。
李自成聽的一陣火大,但他吞服毒藥之事,又不能暴露,為此還親手殺了心愛的竇美儀,見他們一個二個在那里推三阻四,登時怒道:
“紫禁城已經化為灰燼,還登個屁基……山海關一失,京師無險可守,一旦韃子南下,孤就是崇禎第二!這安樂窩好,孤不知道嗎?也罷,你們不去,孤自己去!”
見李自成發飆,劉宗敏話鋒一轉,大聲道:
“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這十多年來,臣何曾畏戰,落于人后?只是身為將領,不得不考慮全局,據劉二虎所得探報,吳三桂在海邊屯積的糧草足可以支持半年以上,所以這次討伐吳三桂,一則是勢在必行,二則是全力以赴,三則是必須一戰將吳三桂打敗,奪占了山海關,然后迅速回師,經營北京近畿,方好立于不敗之地,獻策,你是軍師,你說是么?”
宋獻策起身奏道:
“啟奏陛下,據細作探報,滿洲人正在征召滿、蒙、漢八旗人馬,不日即將南犯,臣等竊以為,吳三桂那廝膽敢派人行刺必然,必然已經勾結滿洲韃子。捷軒說的是,陛下親征,當速戰速決!”
果然,朱慈烺倒沒騙我!
李自成心中一凜,如此一來,即便沒吞毒藥,這吳三桂也留不得了,山海關一失,京師就危險了!
那他這次……
真的是來幫我?
搖搖頭,斬釘截鐵的說:
“這么說來,咱們是一刻也耽誤不得了。所謂兵貴神速,咱們必須要趕在韃子南下之前,拿下山海關!”
“臣等,遵旨!”
群臣再無異議,匆匆出殿而去。
天色初明,火勢終于蔓延到武英殿,整個紫禁城大火滔天,黑煙彌漫,與赤紅的朝霞連成一片。
大明二百年經營,終于付之一炬……